十強企業領跑光伏行業氣候行動

消費日報 2024-05-16 14:39:26

圖爲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屋頂光伏。

在日前召開的2024光伏綠色供應鏈論壇上,公衆環境研究中心(IPE)和綠色江南(PECC)發布首期光伏上市公司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評價結果,隆基綠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十家光伏上市公司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領跑氣候行動排行榜,但光伏行業總體氣候表現仍待提升。

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由IPE編制,得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技術支持。爲量化評估光伏企業低碳轉型進展,促進光伏企業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IPE和綠色江南于2024年初成立課題組,啓動光伏企業CATI指數評價,首期共覆蓋42家相關上市公司。

首期光伏上市公司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評價結果顯示,隆基綠能、晶科能源、阿特斯分列前三名,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TCL中環、陽光電源、協鑫科技和信義光能進入前十。

作爲唯一獲評A級的企業,隆基綠能不僅積極開展企業層級範圍1、2、3排放量的披露,以及産品碳足迹測算和披露,同時在行業中率先開展供應商碳排放核算與披露,還在此基礎上設定並追蹤供應鏈減排目標,並通過發起“供應鏈綠色夥伴賦能計劃”,嘗試與主要供應商夥伴合作減排。

獲評BB級的晶科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已開始制定綠色采購要求,逐步落實供應鏈減排行動。其中,阿特斯回應法國碳足迹等海外出口要求,發布産品碳足迹減排路線圖,並逐漸推進産品碳足迹的降低。

CATI指數從治理機制、測算披露、碳目標設定、碳目標績效、減排行動五個維度,對企業氣候行動表現進行量化評價。本期評價顯示,在治理和管理方面,33家光伏企業開始制定和發布氣候政策,17家企業將氣候相關議題納入董事會最高決策層監督職責。在測算披露方面,18家企業核算並披露了範圍1&2排放量,6家企業已經開展了範圍3排放量的核算和披露,10家企業核算並披露了産品碳足迹信息。

本期評價顯示,29家光伏企業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利用。企業通過在廠區自建光伏項目、與供應商直接簽署綠電采購協議、能源屬性證書采購等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綠色江南對部分參評光伏企業共61家子公司開展的現場調研顯示,七成光伏企業廠區自建屋頂光伏項目,其中多數企業屋頂光伏覆蓋率超過50%。28家企業開展能效提升、先進工藝替代或針對移動源排放等開展減排行動,18家企業開展系統的能源管理進行節能降碳。

在推動低碳供應鏈建設方面,6家光伏企業公開披露推動供應商開展企業碳核算或能源管理項目,其中隆基綠能、晶澳科技、TCL中環3家企業進一步披露了其與産品生産和物流供應商合作開展的減排項目。

盡管如此,多數光伏企業得分仍顯著偏低,得分偏低的C級光伏上市公司多達26家,其平均分僅爲3.38分。除排名靠前的幾家領先企業外,多數光伏企業當前仍主要關注範圍1&2的測算和減排,尚待明確以供應鏈排放爲主的範圍3的低碳轉型路徑;80%光伏企業尚待有效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少數已經承諾範圍3氣候目標的光伏企業,還有待落實供應鏈減排行動。在價值鏈下遊,廢舊光伏産品回收的減排潛力尚待有效發掘,規範化處理和回收體系亟待加速建立。

企業的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分爲三個“範圍”:範圍1排放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産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2排放指企業使用外購電力、供熱/制冷,或蒸汽産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3排放是企業價值鏈中的所有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在行業內卷和海外市場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課題組提示中國光伏企業關注當前國際和中國對企業氣候披露提出的要求,包括歐盟通過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等一系列文件、國際可持續發展准則理事會(ISSB)發布的氣候相關披露准則、港交所和滬深北交易所制訂的氣候信息披露和可持續披露框架,以及主管部委相關機構牽頭編制中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披露指引》和一系列核算披露標准,提升自身及供應鏈氣候信息披露水平。

2024光伏綠色供應鏈論壇由阿拉善SEE東吳項目中心、綠色江南公衆環境關注中心、公衆環境研究中心主辦,江蘇省光伏産業協會、蘇州市光伏産業協會協辦。來自相關部委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地方政府和國際機構代表,行業協會和光伏企業代表以及NGO和第三方機構代表等中外嘉賓共180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上,由阿拉善SEE東吳項目中心、綠色江南、江蘇省光伏産業協會、阿特斯陽光、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邁爲股份代表共同啓動了光伏行業綠色供應鏈行動倡議,希望國內光伏行業領軍品牌能夠做好綠色供應鏈表率,率先進行綠色供應鏈管理,講好中國光伏綠色供應鏈故事。

文|記者 張麗娜

0 阅读:289
评论列表

消費日報

簡介:立足消費領域,依托輕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