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太空出差,神舟十七號返航,爲啥天舟飛船沒伴隨發射?

鋤禾園 2024-05-10 23:31:50

大夥有沒有一點怪怪的?這一次的神州十八號上天和神州十七號返回地球之間,並沒有伴隨發射天舟貨運飛船的新聞報道。

那麽剛剛進入太空出差的神州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三人組,在太空豈不是要餓肚子了?他們在太空的營養補給咋辦?吃點啥?

或許您會想,我們的航天站上已經可以種菜了啊。可能已經不需要地面補給,在太空中已經自給自足了吧?

的確,前幾期圈叔的文章和視頻裏,也的確提到過太空種菜。那還是在神州十一號進入天宮的時候,航天員就開始了在太空艙栽培綠葉植物的實驗了。到了2022年中秋節,神州十四號乘務組就已經能吃到自己種植的生菜了。當時種植的還有小麥和矮杆番茄等。

這問題就來了,難不成我們的神州十八號航天員,就在太空天天吃生菜、番茄?那小麥咋吃呢?這顯然是不正確的。能吃的蔬菜和糧食,肯定都是實驗目的而種植的。

那麽問題就又繞回來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軌執行任務期間的飲食如何解決?畢竟,太空中的生活與地面截然不同,物資補給尤爲重要。

當圈叔深入了解後,發現這個問題早已有了答案。

事實上,在神舟十七號航天員返回之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就已經通過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爲空間站進行了充分的物資補給。這次補給不僅滿足了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在軌期間的需求,也確保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軌執行任務期間的物資供應。這意味著,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軌期間,不僅不用擔心食物短缺的問題,還能享受到豐富多樣的太空食品。

數據顯示,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長10.6米,重達13.5噸。整體分兩層,下層是推進艙,上層是貨運艙。貨運艙的最大載貨量爲7.4噸。這可是世界現役貨物運輸能力最大、貨運效率最高、在軌支持能力最全的改進型全密封貨運飛船了。

2024年1月18日,早在神州十八號升空一百多天之前,天舟七號就把包括各種食品、水、氧氣以及實驗設備等送上了太空。在發射之初,天舟七號的這些物資就將支持神舟十七號、十八號兩個航天員乘組在軌執行任務。因此,神舟十八號發射之後,我們並沒有看到“送餐”的天舟飛船升空,原來是早就提前到位了。航天員在軌期間,完全不用擔心物資短缺的問題。也就不必再發送一艘新的貨運飛船。

除了物資補給之外,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在軌執行任務期間還將面臨一系列重要任務。他們將按計劃管理、照料空間站與應用載荷,進行空間站維護維修與狀態巡檢,保障空間站安全可靠高效運行。同時,他們還將利用艙內科學實驗機櫃和艙外載荷,在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開展90余項實驗。

其中,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爲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我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此外,神舟十八號航天員還將實施國際上首次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揭示植物進化對重力的適應機制,爲後續定向設計適應太空環境的空間作物提供理論支撐。這一研究的成果將爲我們在太空環境中種植作物提供重要參考,爲實現太空食品自給自足提供可能。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太空出差可能真的不再需要“快遞”食物了。

除科研任務外,神舟十八號航天員還將進行多次出艙活動,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碎片防護加固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這些出艙活動將是對航天員體力和技能的考驗,也將爲我們提供更多關于太空環境的寶貴數據。

2024年空間站還將迎來兩次重要發射任務,分別是天舟八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讓我們繼續期待空間站的新驚喜吧!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