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發起大規模空襲,35人身亡,美國或與以色列“做買賣”

志宏教授 2024-05-16 10:27:01

巴以沖突不斷升溫,緊張局勢再次迎來了新變數。

尤其是日前,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決議,確認巴勒斯坦具備加入聯合國資格,以及同意賦予巴勒斯坦更多聯合國權利,令以色列倍感憤怒,更加劇了巴以局勢緊張。

11日,以軍便突然對約旦河西岸城市傑甯一處巴勒斯坦人聚集地發動了突襲,逮捕了2名巴勒斯坦青年,期間還與巴勒斯坦武裝發生了沖突。而以軍突然的舉動,也被視作向巴勒斯坦施壓或展開報複的體現之一。

這還沒完,隨著以色列面臨的國際壓力與日俱增,與哈馬斯之間的談判又陷入僵局,以軍再次加大了對加沙最南部城市拉法的進攻。

12日,巴勒斯坦通訊社報道稱,以軍當天對加沙發起了無差別、密集轟炸,造成至少13人身亡。

同樣在12日,以軍還在加沙中部代爾拜拉赫等地和加沙北部加沙城發起了無差別轟炸,分別造成至少12人和至少10人身亡。

也就是說,12日一天之內,以軍同時對加沙北部、中部和南部多地發動了密集空襲,造成至少35人身亡。

12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表示,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持續空襲,已經造成了超過3.5萬名巴勒斯坦人身亡,其中多少是婦女、老人和兒童。

但即便如此,從目前以軍的行動來看,還是打算進一步推動在加沙、尤其是拉法的軍事行動。

日前,以色列國防軍已經發布聲明,要求拉法地區的巴勒斯坦人立即撤離到所謂的“人道主義安全區”,此舉旨在爲接下來對拉法發起地面進攻做准備。

但沖突持續至今,加沙地區早已沒有所謂的“安全地區”,一旦以軍對拉法發起地面行動,加沙地區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將進一步惡化。屆時,以色列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與輿論壓力。

此外,爲了阻止以色列進攻拉法,美國也多次向內塔尼亞胡政府發出警告,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國的警告並沒能勸住以色列,以軍該襲擊還是襲擊。

如今,眼看以色列摩拳擦掌,准備對拉法發動地面攻勢,美國再次出招了。

1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拜登政府正打算向以色列提供與哈馬斯有關的“機密情報”,包括協助以軍精准定位哈馬斯領導人和隧道的位置,從而換取以色列暫停全面進攻拉法。

言下之意,爲了阻止以色列進攻拉法,白宮准備與內塔尼亞胡政府“做交易”。

不過,從白宮准備的“籌碼”來看,美國似乎早就掌握了與哈馬斯有關的機密情報,但卻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以色列,這很可能會引發內塔尼亞胡政府的不滿。

因此,美以之間的這筆“買賣”究竟能否達成,目前還是未知數,並且不排除美以關系再生間隙的可能。

別忘了,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結果中,只有美國和以色列等9個國家投下了反對票,作爲美國盟友的英法德日韓等國,不是投棄權票,就是投下贊成票,這已經足以表明——西方內部對于巴以問題是存在明顯分歧的,英法德日韓等美盟友已經不再站在美國這一邊了。

因此,美國若繼續一意孤行、極力偏袒以色列,不僅將很難得到盟友的支持和認可,還可能因此被“拖下水”,讓美國卷入新一輪中東沖突,這顯然是拜登不想看到的。

尤其是,美國大選已拉開序幕,而拜登因爲在巴以問題的政策引發民衆不滿,支持率已經大幅下降了,若再不做出改變,那拜登接下來的參選將面臨更多阻礙和變數。

至于以色列,在面對聯合國大會的壓倒性投票結果後,估計也能意識到,目前除了美國,願意繼續支持以色列對加沙采取行動的國家已經所剩無幾了,若連美國都停止支持,那以色列的處境會更加糟糕且被動。

尤其是,美國日前已經暫停了一部分對以色列的軍援,令以色列大爲擔憂。在此基礎上,內塔尼亞胡政府或許不得不更加慎重地考慮,如今與美國的這筆“交易”。

總之,當前局勢仍存在諸多變數,接下來,且看美以兩國會如何出招吧。

0 阅读:133

志宏教授

簡介: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