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科技創新不是"單打獨鬥"|“外眼”看兩會

國際金融報 2024-03-06 23:15:09

“與往年一樣,我們高度關注政府在擴大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經濟發展與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策舉措,尤其是與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各項議題。這些議題不僅直接關系民生,與中國醫療改革進程息息相關,同時也是西門子醫療未來在中國深耕發展的新機遇。”兩會期間,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作爲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企業,西門子醫療已經在華深耕三十多年。2024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西門子醫療進一步在華“深化布局”的一年。

王皓表示,“過去三十多年我們深耕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中國不斷擴大改革開放力度,以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我們會始終把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布局放在重要位置,抓住‘中國增長機遇’,以‘中國速度’加速推進‘中國式創新’,以期實現在華高質量發展。”

受訪者供圖

進一步在華“深化布局”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到,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王皓表示,近期政府發布的一系列新政策表明了中國政府持續加大對外開放,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的堅定態度,爲西門子醫療等外資企業繼續深耕在華市場提供了重要信心。“我們期待著這些爲外商投資提供優質服務及權益保障機制的相關政策能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和完善,讓更多外資企業更好地參與到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之中”。

“我們對中國的投資,除了進一步建設研發與生産基地之外,還在不斷推進和拓展在中國的創新,全面參與供應鏈生態圈、創新生態圈和數字化生態圈的建設與完善。”王皓說。

去年5月,西門子醫療宣布追加投資總計超過10億人民幣,在深圳建設全新高端醫療設備研發制造基地,再次彰顯了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王皓表示,2024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響應政策與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拓展國産化的廣度和深度。與此同時,我們還將不斷推進在中國的創新實踐,構建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創新與合作生態,讓創新成果不僅造福中國的醫療體系,還能對全球醫療體系産生積極影響。我們將推進與中國頂級醫院的全方位價值合作,助力打造國際一流學科,促進醫學中心建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通過一系列人才培養項目,助力中國醫學人才能力建設;構建高級別國際交流平台,促進中外醫療領域交流合作。展望未來,在“國智創新”戰略指引下,我們將繼續深度融入中國經濟發展,持續推動醫工轉化、助力醫療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構建“有意義”的合作生態

目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貿易和投資環境正在發生改變。但王皓表示,盡管全球化面臨一些阻力和挑戰,我們仍堅信合作是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取得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巨大成果離不開高質量對外開放,西門子醫療對與中國合作夥伴的合作空間持有非常積極和樂觀的看法”。

王皓認爲,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之一,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尤其是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爲西門子醫療與中國合作夥伴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以‘共克重疾’爲目標,我們可以共同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醫療創新解決方案,滿足患者的需求”。

另外,王皓指出,中國擁有衆多優秀的醫療科研機構和人才,具備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在紮根中國的30多年間,西門子醫療始終堅持與中國合作夥伴在科學研究、臨床應用、數字化與遠程醫療、醫工轉化等不同方面緊密合作,推動醫療技術的突破和創新,爲全球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爲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企業,創新是西門子醫療百余年來基業長青的秘訣,已經深深刻入基因當中。今天,不論是全球首款、唯一一款光子計數CT NAEOTOM Alpha,還是業界最高178皮秒TOF PET/CT Biograph Vision.X等在內的衆多革命性産品,都足以證明西門子醫療的創新實力。

王皓認爲,保持科技創新能力就是企業在競爭中保持領先的法寶。創新不是“單打獨鬥”,只有以價值爲指引,構建“有意義”的創新與合作生態,才能推動産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讓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真正落實到醫療實踐當中,從而造福中國民衆,乃至全球的醫療體系。

0 阅读:14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