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是國家戰略資源,如今業績下滑7倍,國産CPU未來之路在哪裏?

科技銘程 2024-03-30 11:54:51

2月29日,龍芯中科發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全年營收5.08億元,同比下滑31.18%;虧損3.29億元,同比下滑736.35%。

這樣的業績只能用“慘”來形容,業績虧損的原因除了受宏觀經濟影響、電子産品需求下滑外,公司自身的問題似乎更加嚴重。

龍芯是國産CPU的典型代表,也是國家的戰略資源。

CPU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計算機的“大腦”,控制計算機的運算和決策。CPU的性能越強,就能夠更快的打開程序,更快的處理數據,更快的進行多任務處理。

但是,長期以來先進的CPU被英特爾、AMD所把控,資料顯示,在全球PC及服務器CPU市場上,英特爾擁有70%的市場份額,AMD的份額約爲20%,剩下的近10%被蘋果拿走。

也就是說,國産CPU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發生特殊情況,比如戰爭,英特爾、AMD的CPU可能就拿不到了。

俄羅斯就遭遇到了這種問題,俄烏戰爭打了三個月,美國的媒體就爆料,俄羅斯芯片出現了嚴重的芯片短缺,連主戰坦克都缺少芯片了,最後只能去拆洗碗機冰箱的芯片。

由此可見,平時名不見經傳的國産CPU,一旦到了關鍵時刻就會發生大作用,甚至改變戰局,這也是爲什麽我國要大力發展國産CPU的原因。

目前,我們有6大國産CPU分別是:龍芯、兆芯、海光、鲲鵬、飛騰和申威。

這6大CPU廠商各有不同,但是只有龍芯的自主性是最高的,也只有龍芯做到了完全自主。

海光、兆芯都是基于X86架構研發的,X86架構的專利和技術基本都掌握在英特爾和AMD手中,這種情況下,我們基本很難做到完全自主性。

鲲鵬和飛騰是基于ARM架構設計的,ARM起源于英國劍橋,現在被日本軟銀收購,這樣的架構你用起來會放心嗎?肯定不會,關鍵時候一定會出幺蛾子。

申威使用的海外的Alpha架構,最初由DEC公司研發,幾經輾轉後,仍然掌握在海外企業手中,顯然也算不上完全自主。

只有龍芯,在課題成立之初就立志打造一款純國産CPU,無論是頂層設計、功能定義,還是指令編碼,含義名稱等等都是我們自主設計的。

爲了擺脫外界對龍芯自主性的質疑,2020年,龍芯委托第三機構進行産權評估,將 LoongArch架構與X86、ARM、RISC-V、等主流架構進行對比,結果如下:

1、LoongArch的指令系統、指令編碼、指令格式、尋址模式是自主設計;

2、LoongArch的指令手冊、指令說明、內容表達上與國際主要指令區別明顯;

3、LoongArch未對國際主要指令系統構成侵權風險。

龍芯在架構方面做到了純國産化,並且是自主研發設計的。它不會受到英特爾、AMD、ARM的任何限制。

退一步講,如果海外的EDA、制造、封測廠商想要封殺龍芯,也是無法做到的。因爲龍芯可以使用華大九天的EDA、中芯國際代工、長電科技封裝測試。

正是因爲龍芯的高度國産化、完全自主性,龍芯成爲了戰略資源。

早在2015年,龍芯就使用在了北鬥衛星上,之後更是廣泛的使用在軍用計算機、服務器、地面接收設備上,爲我國的國防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海外廠商也看到了快速發展的龍芯,開始對龍芯進行了相關測試,准備在特殊情況下取代英特爾、AMD的芯片,其中就包括俄羅斯的芯片廠商。

但事實上,龍芯廣泛應用在黨、政、軍領域,並且開始向央企、教育、民用領域滲透,需求量快速增加,我們自己都不夠用,哪有多余的去出口呢?

在國際局勢混亂的情況下,確保自身的需求更爲重要,于是我國政府就宣布,龍芯不再向海外出口,也包括俄羅斯。

龍芯性能快速提升,但民用領域使用不足

龍芯背後有中科院技術的支持,加上胡偉武團隊的日夜拼搏,所以在性能方面提升速度非常快。

2002年,“龍芯一號”誕生,性能只相當于英特爾1993年的奔騰586,落後19年。

2006年,龍芯2E誕生,性能相當于英特爾奔騰5系列的水平,落後7年。

2020年,龍芯推出 3A5000/3B5000,主頻最高提升至2.5GHz,與英特爾差距縮短至5年;

如今龍芯研發出了3A6000,相當于英特爾10代酷睿i3或AMD Zen3水平,與英特爾差距縮短至4年左右。

參數方面:龍芯3A6000 采用了12nm制造工藝,主頻達到了2.5GHz,采用四核、雙 DDR4-3200 內存通道設計。

跑分方面:單線程定點 base 分值超過40分,浮點分值超過50分,多線程定點分值超過140分,浮點分值超過130分。

可以看出,龍芯在性能方面進步非常快,我們甚至開始憧憬未來龍芯性能會媲美英特爾,甚至實現逆襲超越。

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看到誰買搭載龍芯的電腦,而售貨員去介紹電腦時候,都會介紹搭載了英特爾芯片,Windows操作系統的産品。雖然很尴尬、心裏也很不平,但這就是事實。

龍芯在民用領域市場份額差距太大,這也是國産CPU的普遍現象,也是國産CPU遇到的最大的發展瓶頸。

如今,龍芯發布2023年業績暴跌7倍,打醒了我們的國産CPU替代夢,讓我們重新認識自身與英特爾的差距。

不過有專家給龍芯指了一條“康莊大道”,說龍芯應該主攻GPU,畢竟這是AI的底座,發展前景更加廣泛。

實際上CPU是計算機的大腦,可以執行所有的任務,GPU主要用于處理圖形和視頻,龐大的數據以及遊戲渲染。它們是不同的,是不能替代的。

一家CPU企業,放棄主業轉攻GPU,真的合適嗎?這個領域也有非常強悍的對手,包括英偉達、AMD、英特爾、華爲,這些企業都不是吃素的。

所以我認爲,龍芯應該向華爲學習,用10倍的資金、10倍的人力向著CPU領域猛轟,撕開一條口子,打破英特爾、AMD的壟斷,依靠龐大的14億人口的市場,把國産CPU做起來。

短暫的虧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灰意冷、戰略搖擺,沒有堅定的意志,未來龍芯能否擔起國産CPU發展的重任,還需要堅定信心,努力研發,當然也需要你我的支持。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13 阅读:1799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9:39

    國家隊必須出面力挺,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公立學校都應該無條件采購應用。

  • 2024-03-30 21:29

    國企是搞不出名堂的

  • 2024-03-30 19:01

    完全靠機關單位采購,數量始終有限,是沒辦法養活自己的生産線的,必須與國內軟硬件廠商聊合作,利潤少都無所謂,先把市場做起來。性能可以低一點,但要做到:開放姿態,沒有過多限制,沒有個人數據回傳,沒有後門監聽,等等小動作。芯片即使沒有集成國家級物理安防功能,那些私企還是非常願意使用的,畢竟一般公司的數據僅僅提防商業對手使壞,簡單的軟件安防就夠了,不會需要防控像老黴那種軍隊級別的黑客軍團。

  • 2024-03-30 22:42

    龍芯只能解決有無的基礎使用問題,不過這也就足夠了!其最主要使命也就是解決基礎的使用問題!也正是其純國産就意味著就現有條件而言,其是不可能有良好的商用成績的!與當前市場脫節,生態上是最致命的!市場化的商用可能還得要看華爲!華爲現在在手機CPU上慢慢實現了架構和指令集的自主化,這也是可以移植到電腦芯片上的。。。。

  • 金輝 11
    2024-03-30 13:22

    應該把國産芯片整合成兩個集團

  • 2024-03-30 20:47

    龍芯如果是民企有可能成爲第二個華爲

    lhj_1972 回覆:
    建議華爲收購龍芯,也許龍芯會有更好的發展
    亦鴻風 回覆: lhj_1972
    不可能
  • 2024-03-30 19:58

    我出八千塊支持龍芯

  • 2024-03-31 02:57

    錢花的不少 ,拿不出好的産品!爲啥他們去外國就能研發出高端産品呢?

  • 2024-03-31 17:45

    還差一個自己的操作系統,還有,不應該考慮他們的兼容性,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主要作用還是娛樂,他們玩的元宇宙虛擬現實化,說實話這個技術突破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呢?其實我們可以先走條曲線,現實虛擬化。不過還有一個基礎,先把農業搞起來再,時間,給足普通人已經的時間,你才能更好的發展。

  • 2024-03-30 18:49

    政府部門全用龍芯吧

  • 2024-03-30 14:09

    便宜點,多出貨量

    憤怒的彬彬 回覆:
    已經是賠錢在賣了,現在流片成本實在太高了
    怦然心動 回覆:
    再便宜也很難提高出貨量。現實中免費送的都有人不願意用,這是我經手過的真事。某市送了十幾台給我這一個單位,這單位開了一台用了下發現好多工作業務辦不了,轉手送給某校,某校老師用了幾天發現很難習慣,也不能打印,轉手又送給某鄉鎮校,兩年多了還有八九台沒拆封
  • 2024-03-30 20:41

    國家單位采購,公務員必須用,發現用微軟因特爾處理器受處分不就行了

  • 2024-03-30 20:13

    20年前推出過學生筆記本,可惜了,當時應用生態都跟不上

  • DDN 2
    2024-03-31 11:56

    本來成本30,國企來搞,成本能漲到3000!

  • 2024-03-31 08:43

    真正商業化運作的國産處理器是不是只有華爲麒麟系列

  • 2024-04-01 09:05

    現在國家單位好像都是強制用國産的,但是好多都不是龍心

  • 2024-04-01 06:35

    全在中國人嘴裏

  • 2024-03-31 07:39

    支持龍芯。華辦只會遙遙領先。

  • 2024-03-31 07:48

    所有涉單位必須使用

科技銘程

簡介:喜歡科技,喜歡聊科技,更喜歡分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