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學習兩不誤在鄭州考古工地過“五一”火了

中原網 2024-05-05 16:30:27

“我是重慶來鄭州旅遊的,看到有這個‘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就趕緊預約報名了,這是我第一次走進考古工地!”“兒子今年高三,他堅持要報考考古專業,我就想來看看考古工地到底是什麽樣的。”……5月1日至3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辦的“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吸引近萬名省內外觀衆走進鞏義雙槐樹遺址、荥陽青台遺址和大河村遺址,參觀考古現場、親手觸摸文物、享受露營和文創咖啡——在鄭州考古工地,觀衆在學習曆史文化的同時,也享受了一份假日的放松與驚喜。“在鄭州考古工地以最潮的方式過五一”“考古工地一不小心潮成度假勝地”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

各具特色,三大考古工地同時開放

“去年國慶節我看到媒體報道過‘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當時就很好奇考古工地到底是什麽樣的,很想來看看。”市民李先生表示,今年五一前看到活動預告,馬上進行了預約:“大河村遺址是‘星空下的村落’,雙槐樹遺址是‘河洛古國’,青台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絲綢,這三個考古工地各有特色,讓我的‘選擇困難症’都犯了。”

據了解,在“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准備之初,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就廣泛聽取了市民的意見,結合工地實際情況進行了選擇:鞏義雙槐樹遺址在黃河中遊仰韶文化中晚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國都享有盛名,開放雙槐樹遺址,對全國觀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絲綢、絲路文化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荥陽青台遺址曾發現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彩色絲綢遺物,爲中華文明探源提供了新資料,有很多人都在關注;大河村遺址作爲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的典型,樹立了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的考古學類型標尺,高度代表了黃河流域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文化風貌……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用心良苦”,觀衆也“明察秋毫”,對活動舉辦連連點贊:“現場圖文介紹展板、文創紀念品、專業講解、互動活動都准備得很豐富,休息區域的飲品、防曬設施齊全,各項准備工作很完善,工作人員在五一期間堅守崗位,很感謝這次活動的主辦!”

別有新意,在考古工地度假也很“潮”

“以前覺得考古工地很神秘,覺得肯定是很偏僻甚至荒涼的感覺,這次到雙槐樹遺址一看,放風筝、紮帳篷、喝咖啡,休息區人流如織,太讓我意外了。”市民王女士的看法,說出了不少觀衆的心聲。

除了場地布置新潮,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准備的體驗活動也老少鹹宜、雅俗共賞:出土文物展示、考古專家現場講解、體驗考古發掘、動手繪制彩陶……內涵深厚的文化信息,在遊戲互動中不知不覺中入腦入心。

從福建來的吳先生帶著女兒過了一把“考古瘾”:5月1號上午逛大河村遺址,5月2號下午又出現在了雙槐樹遺址。“這比去某個景點遊玩好多了!”吳先生坦言,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長最爲關心的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引導,孩子的課余時間很容易被網絡遊戲或其他因素影響,帶孩子參觀考古工地,既能近距離感受幾千年前的曆史文明,又能帶孩子動手體驗彩繪、開考古盲盒,同時增進了親情,簡直是“一舉多得”,“我們把在考古工地參加活動的消息發了朋友圈,得到了衆多親朋友好的點贊、關注,這次過了一個不一樣的五一假期,感覺收獲真是太多了!”

積極探索,讓社會公衆共享考古成果

“考古成果可以展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形成發展過程,揭示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談及舉辦“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的初衷,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鄭州是一座被考古發現證實的古都,讓社會公衆走近考古工地認識考古、了解鄭州考古工作,是增進市民對家鄉的認知、增強文化自豪感的有益嘗試。

鄭州曆史文化愛好者王先生發現,今年的“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在環境布置、活動設計等方面均有提升,這正彰顯了鄭州文博人精益求精、不斷探索完善的“開放”誠意:“通過這次活動,我看到了鄭州考古人主動走近公衆的開放態度、看到了他們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爲鄭州文博點贊!”

可喜的是,假期三天的“考古工地公衆開放日”活動,受到了觀衆的一致認可和好評,中央及省市媒體高度關注,多次報道。

“作爲文博工作者,我們一方面承擔著考古發掘、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也肩負著加強社會公衆傳播、讓大衆共享鄭州考古成果的重任。”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社會大衆的認可和期待,是他們進一步做好考古發掘、展示工作的動力:“今後我們會繼續努力探索讓考古走近社會公衆的新方式,讓鄭州、河南乃至全國觀衆,了解鄭州這座由考古發現的‘創世王都’,讓我們深厚的曆史文化通過現代化的表達方式,進入社會公衆的視野、走進他們的心靈!”

鄭報全媒體記者 左麗慧 文/圖

wjz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