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鄉有禮一路"黔"行校企聯動助力鄉村振興公益行在貴州丹寨舉行

中國網三農 2024-05-13 10:17:39

中國網訊(記者 王靜)5月11-12日,“浙”鄉有禮,一路“黔”行——校企聯動助力鄉村振興公益行(以下簡稱“公益行”)活動在貴州丹寨縣舉辦,來自浙江傳媒學院“小浪花”直播間的青春主播帶領線上觀衆開展沉浸式體驗開展一場名爲“莓”“媒”與共的藍莓溯源旅播。

丹寨縣素有“雲上丹寨”之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藍莓生産的黃金地帶,孕育出口味及營養極其豐富的藍莓品種。青春主播們在藍莓生態産區架起了“長槍短炮”,帶著線上網友開展沉浸式體驗,與農民們唠唠小漿果産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富經”,在藍莓生産加工車間與工作人員探討小漿果何以成爲鄉村振興的“幸福果”。線上評論區不停有網友在線發問,熱烈互動,全網在線觀看人數近300萬人。

藍莓基地

在藍莓種植基地,8位身著傳統服飾的苗族進行國家級非遺芒筒蘆笙表演,青春主播在農戶的介紹下現場采摘藍莓並品嘗,感受藍莓産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成果和當地農民走向美好生活的鮮活圖景。

在貴州茅台(集團)生態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藍莓生産加工車間,工作人員講述了公司與丹寨因藍莓“結緣”的故事。公司始終堅持以産業富農、助力鄉村振興爲目標,以藍莓産業爲核心,實施重點培育一個“悠蜜”品牌和藍莓酒品、藍莓果品兩個品類的“1+2”品牌發展戰略,以“年輕化”賦予新動能,做強藍莓精釀、做新藍莓潮飲、做大藍莓果品,在丹寨建立235畝生産園區、配套5500噸的冷鏈和3000噸的自動化立體倉庫,讓優質藍莓開啓從田間到舌尖的美好“旅程”,打通了從農戶到消費者的産業鏈條,形成良性的藍莓加工、銷售産業鏈。從2015年成立至今,公司已帶動丹寨本地及周邊就業累計1380人次,直接解決丹寨本地就業累計1250人次,采購丹寨縣內(扶貧公司、合作社、農戶)藍莓凍果累計3817噸,營業收入累計達15.84億元,上繳稅收累計2.44億元。

在國家級非遺“苗族蠟染”體驗館,青春主播與蠟娘共同繪制⼀幅作品的過程中真實感受國家級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感悟甯航蠟染“⼀群人⼀件事⼀輩子”理念,共同探討如何爲非遺傳承創新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期間,貴州茅台(集團)生態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茅台浙江省經銷商聯誼會和浙江傳媒學院還爲丹寨縣燒茶小學帶去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傳媒公益課堂。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紅·傳”青年宣講團的宣講員們爲學生講授“唐讀吟誦賞析課”,他們充分發揮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優勢,通過生動的講述和互動式學習,讓學生們掌握了詩詞知識,體會唐詩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美學韻味。主辦方還精心准備了學習用品、藍莓果汁等“大禮包”,爲孩子們送上鼓勵和祝福。

貴州茅台浙江省經銷商聯誼會會長董克俊表示,“此次策劃發起這項公益行活動,是我們與高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投身公益事業的一次雙向奔赴,未來我們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還會持續做下去。”

貴州茅台(集團)生態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邝英說,“年輕化”與“悠蜜”品牌的基因是非常契合的,這次青春力量助力品牌文化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藍莓了解産業,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我們將始終秉持“産業富農,帶動地方鄉村振興”初心,將企業打造成爲實施産業扶貧、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平台。

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陳永斌介紹,學校作爲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的、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傳媒類高等院校,始終堅持走教學、科研、創作、社會服務四輪驅動發展之路,此次學校與名企聯動共同推動産學研實踐項目,是充分發揮學科專業人才優勢、以傳媒手段賦能丹寨農文旅新活力作出的有益嘗試。未來,學校將進一步積極探索傳媒支撐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傳媒+産業”“傳媒+文旅”賦能鄉村振興新案例新範式,積極服務鄉村振興。

本次公益行由貴州茅台(集團)生態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茅台浙江省經銷商聯誼會和浙江傳媒學院共同策劃發起,以校企聯動、産學合作的方式,推動教育、傳播、公益深度融合,以實際行動響應時代號召、踐行青春擔當,共同做好“土特産”文章,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