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繼續“求變”,下一步或從會員服務擴圈著手

三易生活 2024-05-11 19:09:46

隨著抖音、快手、騰訊等大廠陸續進入本地生活服務賽道,近年來美團的壓力可謂是逐日劇增。爲應對這樣的沖擊,美團一方面嘗試讓利商家、降低抽傭比例,另一方面則投入資金和流量培育內容生態、並引入直播帶貨,試圖在競爭對手擅長的賽道以攻代守。

但這些似乎還不夠,美團仍在“求變”。

自今年以來,美團方面開始頻繁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早在2月,美團創始人、CEO王興就宣布S-team成員王莆中將統管家事業群、到店事業群、美團平台、基礎研發等事業群,國際化與科技兩個方向的探索性業務直接向其彙報。緊接著在3月,美團到家、到店事業群開啓新一輪業務負責人的輪崗任命計劃。

隨後到了4月初,美團外賣啓動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新成立城市經營業務部、連鎖業務部等多個部門。4月中旬,作爲2月調整的收尾,美團方面正式整合到店事業群、到家事業群、美團平台和基礎研發平台爲核心本地商業板塊,由王莆中擔任CEO。

由此不難發現,美團這番調整的核心之一,就在于推動到家與到店業務的整合。更進一步來說,美團此舉或是希望以到家業務帶動到店業務,來抵禦競爭對手的攻勢。畢竟得益于由數百萬外賣小哥組成的配送網絡,以外賣爲代表的美團到家業務在護城河上不可謂不寬。

相較之下,美團到店業務如今所面臨的壓力顯然更大。憑借著對供需兩端的高額補貼,以及不斷增長的到店視頻內容生態,近年來抖音到店業務增長迅速。雖然美團方面見招拆招,同樣也開啓了補貼、並培育內容生態,但從整體來看,這一系列跟進舉措效果並沒有那麽理想,反而可能還帶來了不小的成本負擔。

此前在今年1月初,時任美團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就曾在內部信中坦言,這塊業務身處“一場殘酷並且煎熬的塹壕戰”。同時海通國際的研報中也顯示,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TV達2000億元、已達美團的1/3,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到店業務完成。

在經過此次的整合後,這兩塊業務就有了更多互相拉動的機會。其中對于美團的到店業務而言,它可以更方便地從到家場景導流,從而降低經營成本。但如何讓到家與到店業務更好的協同,除了組織架構上的打通,美團顯然還需要更多抓手。如今看來,會員服務或許便是美團給出的答案之一。

日前有消息源透露,美團方面或將于近期對會員體系進行全面升級,即以往只覆蓋外賣業務的“神會員”,將會開始逐步擴展到到店業務。同時該消息源還表示,美團方面對會員服務的目標不只是覆蓋到家和到店業務,“如果順利,未來這一會員體系將逐漸覆蓋美團旗下各個子業務”。

據稱這一計劃在美團內部被定爲“S級”項目,由王莆中發起,美團平台用戶增長與運營部負責人周默負責,並已抽調各業務線的精兵強將加入,目標是在2-3月內完成到店和到家的會員打通。

而且有消息稱,目前美團方面針對到店商家的招商工作已全面開啓,前期主要集中在到餐商家,“因爲相比到綜和酒旅,到餐和外賣商家的重合度高,協同性也更強,有利于前期會員的盡快打通”。據相關報道援引美團BD的消息顯示,頭部連鎖商家的參與意願較強,因爲“很多商家也渴望盡快實現到餐和到家業務的聯動”。

事實上,如今在互聯網行業中,嘗試用會員服務串聯起旗下各個業務線的遠不只有美團,諸如亞馬遜的Prime會員、淘寶的88VIP等均是如此。究其原因,無非是此舉能夠帶來更強的用戶粘性,還有助于各業務線之間的導流、協作,爲競爭力不太強的業務提供助力,以更好地抵禦市場競爭。

36氪就曾在相關報道中援引部分餓了麽用戶觀點的稱,他們之所以選擇用餓了麽而不是美團外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88VIP每月發放的抵扣券足夠多,“可以不斷的薅羊毛”。

當熱,硬幣的另一面,是美團方面想要通過會員服務加強到家與到店,乃至其他業務的協同,同樣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

其實美團此前就曾嘗試過推出這類全渠道會員服務,但由于多個業務彼時還沒有完全盈利、到店和到家業務彼此獨立且各有目標,以及用戶粘性不強等原因,並未能成行。雖然如今伴隨著核心本地商業板塊的成立,到店和到家事業群分而治之已成爲曆史,打通了業務系統和數據,並掃清了組織架構層面的障礙,但即便美團自己內部的數據和系統能夠打通,又要如何說服商家將會員數據“貢獻”出來呢?

另一方面,如何平衡B端和C端的利益,顯然也是美團推進會員服務擴圈的難點所在。如果優惠力度太小,會難以俘獲用戶,可優惠力度太大,商家的成本也會隨之上漲。

更進一步來說,參考亞馬遜Prime會員、淘寶88VIP就不難發現,這類全渠道會員服務的本質其實是在“放長線釣大魚”,甚至如果僅僅是從直接收益這個角度來看,極有可能還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而這也就意味著這注定了是一項長期計劃,並且很難在短期帶來回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4

三易生活

簡介:專注IT,最快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