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一個人在家怎麽泡茶?用什麽茶具比較好?手把手教會你

小陳茶事 2024-05-03 16:15:42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五一小長假,已經過去一半了。

在朋友圈裏看到,動車站、旅遊景區、網紅打卡點,個個都“淪陷”了。

人滿爲患,摩肩接踵。

馬路上,車堵得跟糖葫蘆串兒似的,人群擠得像餃子下鍋,一個挨一個,想找個縫隙都難。

旅遊,本來是件美事。

但如果到了這地步,就變成“遭罪”了。

那些原本懷揣著美好憧憬的遊客,現如今,恐怕都悔得腸子都青了。

所以啊,依我看,五一小長假的最佳打開方式,還是在家待著。

家裏有吃有喝,還有那一畝三分地,可以隨便轉悠,多自在~

泡一碗茶,讀一本閑書,在茶香四溢的角落,把手機扔到一邊。

或者,邀請三兩好友,去茶館裏,暢所欲言。

如此,才是讓心靈得到真正的舒展和滿足。

《2》

五一在家,該怎麽喝茶呢?

想必有些茶友家裏的書架上,早就被各種茶葉罐子,各種茶葉包裝給占據了。

那麽,當選擇太多時,選擇困難症就要犯了。

這種季節,喝白茶怎麽樣?

挺好的,五一後新茶就要登場了,趁此機會,感受一下不同年份、不同品類的白茶滋味。

不過現在的天氣,喝岩茶似乎也不錯。

雨水多,潮濕悶熱,焙過火的岩茶,自帶“祛濕”的效果。

紅茶呢?自然也是極好的。

鮮甜濃醇,在家品嘗,別有一番風味。

其實,喝什麽,怎麽喝,並不需要太糾結。

總之,按照自己平時的口味,或者當下的心情,來決定喝什麽茶即可。

又或者,看家裏人多還是人少。

如果五一假期,全家團聚,人數比較多,有十來個人,那就幹脆煮茶吧。

一把壺,大概是500-600毫升的容量。

爲了避免茶湯煮開以後,沸騰時,會從壺嘴溢出,注水量不宜太滿,控制在300-400毫升即可。

等水燒開,就可以投茶了。

按理來說,老白茶、岩茶、紅茶等,都適合煮著喝。

投茶量只需要2-2.5克,配合上文提到的水量,茶水比例適中。

煮出來的茶湯,不會太濃,也不會太淡,濃淡適宜,也能滿足大部分人的口味。

整個煮茶的流程,大概就是,先煮水,後投茶。

投入茶葉後,等個幾十秒,待茶水已經泛出顔色,就可以關火了。

然後,先別急著將壺提起來,讓它繼續待在爐子上,借助爐面的余溫,再沸一會兒,刺激茶葉繼續釋放物質。

直到茶湯完全平靜,溫度也降低了,便可以提壺出湯了。

這等待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大約一兩分鍾。

比起長時間地煮茶,這樣的水溫變化,更有利于浸潤茶葉香氣滋味釋放的同時,又不會析出過量的苦澀物質。

一壺茶,若是用平時喝茶的品茗杯,足夠七八個人來喝。

所以,在人多的大家庭裏,假期煮茶喝,省心又省事。

況且,現在的天氣還不算太熱,氣溫波動大,喝一壺暖和的茶湯,更加爽快!

《3》

當然,有些茶友還是更偏愛泡茶的。

煮茶勝在方便,但想要品出一款茶的原汁原味,每一沖茶湯的香氣滋味變化,還是要用蓋碗。

若是喝茶人數比較少,兩三個人,或者自己喝。

此時,就可以用蓋碗泡茶了。

不必擔心一碗泡出來,茶湯數量有限,不夠分。

另外,在茶類的選擇上,也更加豐富了,除了白茶、岩茶和紅茶,綠茶以及其他烏龍茶,都可以。

其中,綠茶的茶多酚比較豐富。

假如五一期間,有很多聚會,葷腥油膩攝入較多,腸胃負擔大。

那麽,可以用蓋碗給自己泡一杯明前的龍井綠茶。

用清雅的蘭花香,以及極致的鮮味,清新口氣,清理腸胃。

另外,白茶裏的白牡丹《鵲橋仙》和春壽眉《花弄影》,也是極好的選擇。

李麻花就喜歡在吃過火鍋烤肉之後,喝白牡丹。

壓一壓油膩的不適感,讓整個身體,都更加舒服。

喝老白茶也是可以的,老茶醇和,相對柔和,更適合身體較弱者。

比如《鎖清秋》,2019年的白露餅,喝起來綿柔,還自帶清冽的甜感。

這種有年份的白茶,就非常適合在吃過牛羊肉湯後,喝一杯。

那甜美的棗香,溫柔的花香,解膩效果一流。

倘若用蓋碗泡過後,還覺得不盡興,還可以繼續煮茶。

高山的老白茶,先泡後煮,內勁綿長,才是常態。

還可以喝武夷岩茶,特別是中足火的、足火的水仙和肉桂,味濃而醇。

或者喝一些以香氣取勝的小品種,如半天妖、黃觀音等等,在這個不打算出門人擠人的五一假期,喝一杯香湯,別提多滿足了。

《4》

蓋碗泡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麻煩和困難。

甚至,個人覺得它是最適合宅家時,一個人喝茶時的簡易方法。

需要准備的茶具,也非常之精簡。

一只蓋碗,一只公道杯,一只茶杯,一罐茶葉,一個茶盤,足矣。

有些時候,連公道杯都可以省了。

直接用一只容量大一些的主人杯,能容納下100毫升茶湯的那種,代替公道杯。

如此一來,在洗茶具的時候,便能少洗一只。

像這種簡易版的喝茶,適合那些心素如簡的茶友。

但是對于村姑陳來說,還是更喜歡花花綠綠。

一只青花的蓋碗,一只玻璃的公道杯,方便觀察湯色,最好主人杯也是能和蓋碗配套的。

茶席的選擇,也要和整體風格協調起來。

就像出門前要考慮,今天穿什麽上衣,配什麽褲子/裙子,再穿哪雙鞋子。

茶桌的搭配,也是這般有趣,耐人琢磨。

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主人審美的投射,不是嗎?

邀請朋友來喝茶,不僅是味蕾的碰撞,更是精神的交流。

《5》

五一節,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平時工作忙,終于可以有時間,出去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熱鬧非凡,人聲鼎沸。

也有一部分人,傾向于待在家裏,陪伴家人。

同時,也避免了“人擠人”。

雖然大家選擇不同,但不約而同地,都想有一杯香茗,陪伴身邊。

出門在外的朋友,通常是用簡易的杯泡法。

保溫杯、隨行杯,抓一小撮茶葉,注滿開水就好。

而在家裏,喝茶的選擇,喝茶的方式,喝茶的心境,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

希望各位看官,都能度過一個美好的五一。

從身到心,得到放松!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1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