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高適能成功,李白卻總是在官場上不盡人意?

軍情阿宇 2024-02-18 13:37:29

爲什麽高適能成功,李白卻總是在官場上不盡人意?原來這才是才華與命運的關系

在唐朝這個詩歌璀璨的時代,高適與李白無疑是兩顆最爲耀眼的星。然而,他們的人生軌迹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高適以其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優秀的政治才能成功地在官場中馳騁,而李白,則是以其不羁的性格和超凡的詩才,在文壇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卻終其一生多在失意中度過。爲什麽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兩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會有如此不同的命運?

高適出生于一個官宦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家族的社會地位爲他日後的仕途提供了不小的幫助。這種穩定而優越的家庭背景,不僅讓高適從小就接觸到了豐富的文化知識,也使他在進入官場時有了更多的人脈和資源。在唐代那個重視門第和人脈的時代,這無疑是他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唐代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所言:“家世顯赫,往往易于獲得仕途的成功。”

而李白的家庭背景則與高適大相徑庭。雖然李白自稱是“太白山下”,暗示自己擁有隱約的貴族血統,但實際上他出生在一個邊遠地區的寒門之家,缺乏高適那樣的家族背景和資源。盡管李白天資聰穎,自幼酷愛詩歌,但他的家庭環境並未爲他提供足夠的物質和社會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發展空間。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其詩中所述:“才高八鬥,命薄一錢”,形象地描繪了李白才華與命運之間的反差。

高適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才華和努力的結果,也得益于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會資源;而李白雖然才華橫溢,卻因爲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和適宜的成長環境,而在官場上屢受挫折。這也印證了唐代思想家韓愈的觀點:“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表明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從個性來看,高適性格堅毅,擅長權謀,善于處理複雜的社會關系,這使得他在官場中如魚得水。他能夠根據時代的需求,調整自己的行爲和策略,以適應官場的規則和遊戲。而李白,則是一位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他崇尚自由,追求理想,鄙視權謀,不願意屈服于世俗的約束,這種性格使得他在官場上屢遭挫折。

高適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前,社會相對穩定,官場較爲清明,這爲他的政治生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相反,李白的一生,恰逢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政治黑暗,官場腐敗,這對于渴望通過官途實現抱負的李白來說,無疑增加了許多外部阻力。

再者,高適與李白對于個人成就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適雖然才華橫溢,但他更注重實際的政治成就,其詩歌多描繪邊塞生活和軍旅經曆,表達了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慮及個人功名的追求。而李白,雖然也有報國之志,但他更加重視詩歌藝術本身和個人精神的自由發揮,他的詩作充滿了超凡脫俗的想象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這種精神追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難以爲官場所接納。

高適與李白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取向,也是他們命運不同的重要原因。高適能夠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而李白則始終堅持自己的詩歌理想和人生信念,即使這意味著要面對更多的挫折和失意。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個人的才華和努力,更與時代背景、社會環境以及個人的價值取向和生活選擇密切相關。在追求個人理想和抱負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理解和適應社會的規則,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0 阅读:66
评论列表
  • 2024-02-19 13:28

    在怎麽也沒有李白出名,不看你這文章高士是誰我都不知道

  • 2024-03-12 00:09

    三大邊塞詩人之一,只要上過初中的都知道。

  • 2024-02-18 17:50

    渤海高氏不但是世家,還是皇親!是李白這個自稱的隴西李氏沒法比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