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芷》封花芷爲奉天女,不是獎賞,而是皇帝對她的第三次懲罰

小茶評劇 2024-04-28 23:40:15

花家籌齊了修建運河的全部費用,曆時一年,終于將運河修建完成,可在運河完工之時,皇帝下旨了。

皇帝將花芷封爲奉天女,讓她進了宮。皇帝這樣的封官行爲,看似是獎賞,其實是對花芷的懲罰。

第一次懲罰

皇帝對花芷的第一次懲罰是查抄沈家。

花芷和顧晏惜的感情,讓顧晏惜學會了心軟,讓他有了人情,這與皇帝的期望相悖,他想要的只是一把刀,一把沒有感情、高懸于大慶的刀。

于是,他加重了對沈家的懲罰,用這樣的方式折磨著顧晏惜的良心,讓他的內心因皇權的不公而備受折磨,讓他被自己的親人誤解,被自己的朋友誤會。

花芷知道顧晏惜不是一把沒有感情的刀,她知道他痛苦,他不安,可是她也知道他無力改變,他沒有辦法背叛皇帝。

花芷這時候能做的就是自我分割,她選擇了分手,她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全,她不想自己被顧晏惜同化而變得順從。

花芷和顧晏惜分手之後,沈家的罪名由抄家和販賣婦孺變成了關押沈中行父子,這時候花芷才知道沈家的事是皇帝對她的警告,對她的懲罰。

花芷的確被皇帝的舉動嚇到了,可她也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爲了保全自己,保全花家,她不得不和顧晏惜保持距離,終止這段感情。

第二次懲罰

皇帝對花芷的第二次懲罰是讓花芷籌齊修建運河的錢財,並下令花家男人永不赦還。

花芷和顧晏惜在金陽相遇,一顆炸藥讓花芷認清了自己的心,她任由自己的身體沉入湖底,這時的她才明白,原來對她來說失去顧晏惜比死更可怕。

兩人在金陽和好後,便已經做好了要面對一切的准備,這時候的花芷已經知道皇帝會對她有所行動了。

很多人怪花芷沒有沉住氣,明明知道皓月已經被皇帝封爲了天樞使,還要和皓月對著幹,但其實,就算花芷不當面怼皓月,皇帝也會召她進宮。

皇帝和花芷的見面之後,皇帝一直都在激怒花芷,逼她開口,先是用天樞使的處置威脅她,見她不爲所動,便主動出擊激怒她。

皇帝知道花芷在意什麽,他從祖父花屹正說到家裏的婦孺,再從花家的婦孺說到顧晏惜,大有一種你不開口便不罷休的意味。

皇帝句句紮心,字字試探,他在挑戰花芷的忍耐程度,看到花芷終于忍不住開怼了,他反而松了一口氣,徹底放心了。

皇帝在試探,在試探花芷的態度,在試探她有沒有妥協,皇帝想聽真話,可是他又聽不了真話,典型地又菜又愛玩。

很多人說花芷應該順著皇帝說話……皇帝這個人疑心重,你順著他說,他反而覺得你是另有所圖。

反而像花芷開口便怼,字字珠玑,句句戳中皇帝的痛處的行爲,才會讓他覺得是情之所至,真情流露。

下令讓花家男丁永不赦還,讓花家出修建運河的全部費用,是皇帝對花芷的第二次懲罰,懲罰她和顧晏惜舊情複燃,蔑視皇權。

他就是要讓她所有的一切化成泡影,所有的期待全部都落空。

皇帝以爲這一次花芷便會恨上顧晏惜,花芷的確是恨了,但只恨了一秒。

第三次懲罰

皇帝對花芷的第三次懲罰便是封爲奉天女,永居宮中。

之前,花家努力斂財,想通過錢財將花家的男丁贖回,這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顆巨大的石頭壓在她的心頭。

現在贖銅法不管用了,花家男丁贖不回了,她反而松快了,她不需要仰仗“皇權”、畏懼“皇權”了,皇權無法再威脅她了。

顧晏惜說,“等運河修建完成,他們兩個便請太後下令訂婚。”

這是顧晏惜第一次主動反抗皇帝與皇權,他不再是說會有辦法的,他選擇繞過皇帝,讓太後來下旨訂婚。

修建運河這一年,顧晏惜鮮少進宮,他除了彙報公務,沒有再因爲私事進過宮。顧晏惜的刻意疏遠,是皇帝對花芷進行第三次懲罰的原因之一。

運河修建完成後,花芷被皇帝封爲奉天女,這一切看似是因爲皓月在皇帝面前挑撥,但其實是皇帝的刻意爲之。

他以爲將花芷封爲奉天女,養在了宮裏,便可以顧晏惜回到以前,變回那個唯命是從、沒有感情的顧晏惜。

可是這一次,拼命反抗的不是花芷,而是顧晏惜,他以刀背爲刃,以性命爲代價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這一次,顧晏惜沒有與皇權爲伍,而是選擇聽從自己的內心,哪怕是淩遲處死也要走到花芷的身邊。

結語

皇帝對花芷的三次懲罰是在馴服,也是在掌控,第一次花芷選擇分手保全自己,第二次她選擇主動迎上去,第三次的她毫無畏懼,開口便怼。

其實還有第四次,那便是花芷發現天文苑的端倪之後主動告知七宿司,皇帝問她爲什麽救自己,花芷說,自己想救的不是他,而是那些無辜之人。

與皇帝的對抗中,成長的不只是花芷,還有顧晏惜,從一開始的本能服從,到後來的抗拒性服從,到最後的反抗,顧晏惜成功地實現了對皇權的反抗,對人權的支持。

0 阅读: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