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殺娃哈哈,诋毀理想:危害有多大?

正解局 2024-03-09 13:39:35

最近這段時間,有兩家企業一直在聚光燈下。

一家是娃哈哈,一家是理想。

同樣備受關注,境遇卻大不相同,可謂冰火兩重天。

先說娃哈哈。

娃哈哈上熱搜,是因爲創始人宗慶後逝世。

很多人開始關注到宗慶後身上的企業家精神,並通過爆買的方式緬懷。

宗慶後正派、低調、務實的爲人令人欽佩,中國民衆“你好,我買”的樸實消費觀讓人感動。

正解局注意到,網上流傳著一個說法:

娃哈哈水一直用紙箱包裝,而不是用塑料紙包裝一提。員工說宗老不讓,因爲這樣會斷了基層靠撿紙箱維持生計的人收入來源。

網上的說法

上了熱搜後,娃哈哈客服回應稱,飲用水的包裝是根據數量的多少來區分的,12瓶裝的純淨水是裹膜包裝,24瓶裝的是紙箱包裝,産品品質都一樣,只是規格不同。

顯然,網上流傳的那個說法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再說理想。

理想上熱搜,是因爲發布了一款新車——MEGA。

理想MEGA

這款MPV(多用途汽車)外觀設計比較前衛,消費者褒貶不一。

本來是仁者見仁的事情,有些人卻惡意P圖,將“奠”和“新能源殡儀車”等字樣貼于車身,並在網絡上傳播。

這就過分了。

正解局爲什麽要將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說,是因爲這兩件事都屬于外界對企業和企業家的評價,都不利于企業的正常成長。

有人會說,關于娃哈哈的段子,只是一種“善意的謊言”,是爲了娃哈哈好。

當然,我們不排除編排者、傳播者出于這樣的好意。

但是,善意的謊言,可能帶來惡劣的後果。

僅就“紙箱包裝”這個事來說,如果有人信以爲真,對娃哈哈心存敬意,後又發現娃哈哈也用塑料包裝,難免會對娃哈哈失望。

這樣一來,普通消費者一開始對娃哈哈的印象是中性的,受這個“善意的謊言”的影響,最終會對娃哈哈産生負面印象。

正如有些網友所言,宗慶後是值得尊敬的企業家,但不應被“捧殺”。

網友的評論

捧殺,何嘗又不是一種傷害?

關于理想MEGA的外觀,純屬個人喜好,每個人當然有權作出自己的評價。

網民隨意玩梗、調侃可以,P圖並在互聯網上傳播就屬于“惡意”了。

這本質上與“善意的謊言”一樣,都屬于謠言,都會對企業造成傷害。

千萬不要低估謠言的危害。

今天被捧上高台的娃哈哈,曾經就是謠言的受害者。

2005年,娃哈哈推出了一款備受歡迎的産品——營養快線。

剛上市,營養快線就大受歡迎,謠言也如影隨形。

彼時,網上有消息稱,營養快線風幹後會變成一種膠狀物質,頓時引發消費者的恐慌。

雖然娃哈哈及時辟謠,但是企業信譽仍然遭受了極大的損害。

受謠言影響,營養快線的銷量從每年4億箱下滑至1.5億箱,大幅下滑了62.5%。

好在娃哈哈家底殷實、産品線多,挺了過來。

還有企業因爲謠言而一蹶不振、險些倒閉的。

2000年,網上突然流傳起味精致癌的謠言,例如“味精吃多了會變笨”、“味精會致癌”,一時間人人談味精色變。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完全是謠言。

“味精大王”蓮花,卻因此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

巅峰時期,蓮花味精年産量12萬噸,位居世界第一,國內市占率高達43.3%,遠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蓮花味精上市

受謠言影響,蓮花2002年的淨利潤直線下滑86.71%,2003年直接轉盈爲虧。

2006年至2015年,深陷困境的蓮花,提出了四次重組計劃,均以失敗告終。

要知道,蓮花及其帶動的味精産業是河南項城市的經濟支柱,上世紀90年代,一度有1/3的項城人在蓮花味精工作。

謠言不僅擊潰了一個企業,還砸了上萬人的飯碗。

謠言之危害,可見一斑。

“善意的謊言”上熱搜後,娃哈哈及時辟謠,影響不大。

惡意P圖,對理想的傷害就有點大了。

在MEGA發布前,理想汽車的預期是全年銷量8萬輛,月平均銷量近7000輛。

據媒體報道,MEGA的市場表現不及預期。

MEGA的大定訂單未破萬,小定轉大定的數量有限,上市72小時該款車型的大定約3218輛,而退訂量是10297輛。

MEGA訂單量未達預期,除了售價過高的因素,也受到了惡意P圖的影響。

當然,MEGA最終賣得怎麽樣,還要看産品本身,還要看消費者是否買單。

這應該是消費者基于理性的自主選擇,而非惡意P圖誤導下的跟風之舉。

再想到最近深陷風波之中的農夫山泉,正解局想表達的是,現在互聯網的影響力太大,一行文字、一張圖片、一段視頻都有可能掀起一陣風暴,將企業裹挾其中。

企業成長,産業發展,需要清朗、包容的網絡環境,莫讓“編故事”、“扣帽子”傷了企業的信心與恒心。

1 阅读:170
评论列表
  • 2024-03-09 13:56

    理想憑什麽和娃哈哈相提並論?配嗎?

  • 2024-03-10 19:40

    醒醒吧,理想是外資控股的外企!那車不像殡儀車嗎?棺材一樣!

正解局

簡介:洞察産業/城市/企業,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