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量超4000萬!公募短劇突然火了。短劇情感共鳴與基金品牌營銷的“貌合神離”

安康符一靜兒 2024-05-11 22:48:21

隨著短視頻媒體的崛起,短劇情感視頻(以下簡稱“短劇”)逐漸成爲基金公司新媒體品牌營銷的新潮流。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頭部公募基金通過打造短劇節目,吸引了海量粉絲關注,最高播放量甚至超過4100萬。然而,在這場看似熱鬧的品牌營銷大戰背後,卻隱藏著品牌和營銷之間深層次矛盾的冰山一角。

短劇作爲一種新興的媒介形式,以其接地氣、情感共鳴的特點,成功吸引了衆多粉絲的目光。它通過富有生活化的情景演繹,將投資道理和財經常識以輕松易懂的方式傳達給觀衆。例如,廣發基金的《生活中的經濟學》以日常視角引出投資邏輯,而中歐基金的《動物特長班》則通過動物角色傳遞投資智慧。這些短劇不僅提供了知識點,更通過娛樂化的內容拉近了與觀衆的距離。

然而,盡管短劇的人氣高漲,其背後的成本投入卻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據了解,制作精良的短劇單集成本可高達百萬元,這對于中小公募基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即便是財力雄厚的頭部公募,也面臨著投入産出效果難以評估的問題。這種成本與效果之間的不確定性,使得許多基金公司在參與短劇營銷時持觀望態度。

這背後的深層次問題是品牌與營銷之間的“貌合神離”。在基金行業,品牌建設和營銷活動往往被看作是兩個獨立的領域,前者關注長期影響和形象塑造,後者則側重于短期業績和轉化效果。這種天然的定位不一致導致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基金公司雖然追求品牌建設,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更注重營銷效果,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活動。

要打破這種“貌合神離”的狀態,基金公司需要重新審視品牌與營銷的關系,並探索新的品牌營銷實踐。這不僅意味著要在形式上創新,如短劇或直播等新興媒介的運用,更要在制度和方法論上進行創新。例如,基金公司可以通過內部制度改革,激勵員工從品牌角度出發,進行長期的品牌建設而非僅僅追求短期的銷售業績。

此外,基金公司的“話事人”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情懷和人文審美,以及對金融行業的深刻理解。他們需要有勇氣和決心去推動品牌與營銷的深度融合,創造出既有深度又有吸引力的品牌故事。這樣的品牌故事不僅能夠吸引客戶,更能夠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建立起獨特的品牌形象。

在這個過程中,基金公司可以借鑒其他行業的成功案例,結合金融行業的特點,創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品牌營銷策略。例如,可以通過與文化藝術、體育賽事等領域的合作,提升品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同時,也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營銷活動的精准度和效果。

總之,短劇情感視頻的火爆現象只是基金品牌營銷變革的一個縮影。在這個變革中,基金公司需要深入思考品牌與營銷的真正關系,通過制度和方法論的創新,實現品牌與營銷的深度融合。只有這樣,基金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固自己的地位,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忠誠。而對于投資者來說,也將享受到更加專業、個性化的投資服務,實現財富的持續增長。

0 阅读:1

安康符一靜兒

簡介:分享美好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