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套餐用戶數合計近16億戶三大運營商加碼AI及算力布局

證券時報e公司 2024-04-25 07:50:43

近日,三大運營商一季度成績單均已出齊,營收、淨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實現增長。其中,中國移動淨利潤規模依舊遙遙領先,而中國聯通淨利潤增速最快。用戶數方面,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合計達到15.94億戶,各家5G套餐滲透率均接近或者超過80%。

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都著力推動戰略新興業務規模拓展,特別是在政企和産業數字化領域,均實現了穩步增長。三大運營商還在加碼布局人工智能業務並加大算力投入,在市場研究機構Omdia看來,人工智能將在電信運營商向科技公司轉型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5G套餐滲透率邁向80%

今年一季度,中國移動主營業務收入爲2193億元,同比增長4.5%;其他業務收入爲444億元,同比增長8.6%。同期,淨利潤爲296億元,同比增長5.5%,淨利潤率爲11.2%;EBITDA爲780億元,同比下降2.3%;EBITDA占主營業務收入比爲35.6%。

中國電信一季度實現營收1344.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其中服務收入爲1243.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淨利潤爲85.9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7%。加權平均淨資産收益率爲1.92%,較去年同期增長0.09個百分點。

中國聯通一季度營收達到994.96億元,同比增長2.3%,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90.43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聯網通信業務實現收入623.04億元;算網數智業務實現收入232.1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6.1%。利潤總額達到71.69億元,同比增長10.0%,保持雙位數增速。淨利潤達到24.47億元,同比增長8.0%。

用戶數方面,截至一季度末,中國移動的移動客戶總數9.96億戶,其中5G套餐客戶數達到7.99億戶,5G網絡客戶數達到4.88億戶;移動ARPU爲47.9元。有線寬帶客戶總數達到3.05億戶,季度淨增683萬戶,其中,家庭寬帶客戶達到2.69億戶,季度淨增528萬戶;一季度,家庭客戶綜合ARPU爲39.9元,同比增長1.8%。

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達到4.12億戶,5G套餐用戶達到3.29億戶,滲透率達到79.9%,移動用戶ARPU爲45.8元,較去年提升0.9%。有線寬帶用戶達到1.92億戶,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長10.4%,拉動寬帶綜合ARPU達48.6元,較去年提升2.1%,智慧家庭價值貢獻持續提升。

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戶規模達到3.37億戶,其中5G套餐用戶2.69億戶,5G套餐滲透率提升至80%。物聯網連接數達到5.29億個,淨增3460萬個;固網寬帶用戶達到1.15億戶,其中千兆用戶淨增211萬戶,千兆寬帶滲透率提升至23%,用戶結構顯著改善。

綜合以上數據,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合計達到15.94億戶,各家5G套餐滲透率均接近或者超過80%。

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嶽此前表示,2024年中國聯通公衆市場5G發展策略是“全面5G化”。一是全面實現套餐5G化,新增和存量用戶全面導向5G;不斷豐富5G流量産品,滿足存量用戶多種場景需求。二是加快5G換機登網,提升登網用戶體驗。三是加速推進5G創新産品發展。

陳忠嶽表示,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技術的成熟,5G發展紅利將從用戶規模增長的“上半場”轉向用戶價值提升的“下半場”,5G應用産品日益豐富,5G價值創新紅利將不斷被釋放。“在産業鏈共同努力下,未來有信心推動基礎通信業務迎來繼流量紅利之後的新一輪發展,推動行業價值進一步提升。”

中國電信在一季報中也提到,通過不斷提升5G網絡質量,加快推進5G應用智能化升級,圍繞不同場景下用戶的數字化需求,持續拓展5G手機直連衛星、5G量子密話等特色應用,促進移動用戶規模和價值持續提升。

創新業務貢獻新引擎

除了傳統通信業務,三大運營商均在創業業務領域持續發力。

中國聯通算網數智業務加快發展轉型、模式轉變,著力發揮算網一體差異化能力,聯通雲收入達到167億元,同比增長30.3%;著力夯實算網數智能力底座,數據中心收入達到66億元,同比提升4.1%;著力賦能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5G行業虛擬專網累計服務客戶數達到10030戶;著力發揮雲網和數據資源協同優勢,網信安全收入實現70%增長。

中國移動一體推進“網+雲+DICT”規模拓展,加大商客市場拓展力度,推進政企解決方案標准化、産品化、平台化,深耕行業數智化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一季度,公司DICT業務收入保持良好增長。

浙商證券認爲,中國移動構建“全千兆+雲生活”智慧家庭生態,推動HDICT價值貢獻提升,預計後續家庭市場業務價值繼續提升。政企市場:DICT業務保持良好增長。公司深耕行業數智化服務,基于自身資源禀賦優勢推進“雲、網、DICT”一體化服務,同時推動業務的高質量增長,未來政企市場發展有望繼續提質增效貢獻增收動能。

中國電信著重提到其産業數字化業務進展。公司通過緊抓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持續深耕重點行業,不斷拓展生態合作,以“網+雲+AI+應用”滿足千家萬戶、千行百業的數字化需求,推動戰略新興業務快速發展,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産業數字化業務收入達到386.79億元,同比增長10.6%。

事實上,創新業務也在交叉滲透。例如,中國電信堅持“5G+千兆寬帶+千兆WiFi”融合發展,加快基礎連接、智家應用等産品與雲、AI、安全等新要素深度融合,有力推動智慧社區和數字鄉村平台融通互促,不斷填充高品質的數字化産品與場景化服務。

陳忠嶽也提到,中國聯通視頻彩鈴將推出數字人彩鈴、彩鈴看家功能;聯通助理將進一步強化特色功能;聯通雲盤持續增強場景化服務;還將豐富雲基座産品供給,擴充雲電腦、雲手機、AI應用等雲基座産品,提升聯通雲市場份額。

加碼人工智能及算力布局

市場研究機構Omdia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多數電信運營商在數字化運營、生態建設、數字基建等方面表現良好,但要想成爲科技公司,電信運營商還需培養正確的技能、組織和工作文化。Omdia還強調,人工智能將在電信運營商向科技公司轉型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多數領先電信運營商都在加強人工智能的能力建設,並把其融入對內運營和對外服務。

記者注意到,2023年,中國電信智算算力新增8.1EFLOPS,2024年預計上海單池萬卡液冷智算中心投産,預計智算新增大于10EFLOPS。資本開支方面,2024年公司預計在雲/算力領域投資180億元。2023年天翼雲保持政務公有雲基礎設施第一和全球運營商雲第一的頭部地位,市場份額在國內公有雲IaaS和IaaS+PaaS前三中實現持續提升,2024年天翼雲將向智能雲升級。

4月13日,北京聯通自主創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點亮儀式在北京門頭溝區舉辦,作爲全國首個“政府+運營商”智算中心和北京唯一的全國産化自主創新算力中心,北京聯通自主創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可提供全國産化AI基礎軟硬件的300P公共算力能力,增建後京西智谷累計算力已達到500P,可服務200余家中小企業和單位。

民生證券指出,未來,中國電信將推動雲網融合,聚焦雲、網、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技術方向,重點布局雲計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數字平台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至于中國聯通,則是在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同時將聯通雲與智算中心結合,聯通雲主要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了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

中國聯通高級副總裁梁寶俊此前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中國聯通積極擁抱人工智能,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科技服務型企業,重點建設智算服務和大模型方面。

具體而言,中國聯通在提供專業化智算基礎設施服務方面,布局了“1+N+X”智算能力體系,包括了1個超大規模的單體智算中心、N個智算訓推一體樞紐和屬地化的X個智算推理節點。在大模型體系方面,構建了元景“1+1+M”大模型體系,包括1套基礎大模型、1個大模型平台和超過10個重點行業大模型。其中語言大模型有10億/70億/130億/340億/700億參數級規模,並具備多模態能力。

此外,2024年4月,在國家網信辦公布的已備案大模型清單中,“九天自然語言交互大模型”名列其中,標志著中國移動九天AI大模型成爲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和“境內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雙備案的首個央企研發的大模型,可正式對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中國銀河證券指出,AI賦能産業煥新持續推進,新一批智能算力中心集群有望加快建設,國産算力供給有望增強。與此同時,中國移動CAPEX結構優化保障“AI+”新動能,智能算力供給側有望持續增強。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