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和史進、鄧元覺都不是魯智深對手,能與魯大俠步戰打成平手的梁山好漢,只有武松等四人而已

半壺老酒半支煙 2024-05-03 18:06:45

魯智深在三拳打死鎮關西之後,下手就極有分寸,能生擒就不打殺,所以在跟其他對手步戰的時候,經常是以平局告終。

跟魯智深打成平手的梁山好漢,有九紋龍史進、青面獸楊志,跟魯智深戰平的敵將,也有一個寶光和尚鄧元覺。

魯智深和史進、楊志的兩場打鬥,看起來是平手,但熟讀水浒原著的讀者諸君都不會認爲史進和楊志有步戰打平魯智深的能力,寶光和尚鄧元覺也是以逸待勞占了很大便宜,才沒被魯智深一禅杖把光頭打碎。

梁山軍征方臘,兵鋒直指杭州城,宋江放著正規作戰經驗極爲豐富的魯智深不用,卻讓原郓城縣捕盜都頭朱仝爲主將,帶著魯智深武松等人和五千馬步軍攻打東門。

“從湯鎮路上村中,奔到菜市門外,那時東路沿江,都是人家村居道店,賽過城中,茫茫蕩蕩,田園地段。”朱仝騎在馬上逍遙自在,可苦了被劃入步軍頭領的花和尚魯智深——大和尚身高八尺腰大十圍的關西大漢,對江南水鄉的氣候原本就不是很適應,扛著六十二斤的水磨渾鐵禅杖長途跋涉而來,又作爲先鋒跟敵軍超一流猛將鄧元覺單挑。

有人說魯智深行軍途中可以騎馬,禅杖也可以讓部下扛著,但是想來想去,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可能發生:梁山還沒有那麽闊綽,給每位步軍頭領都配備戰馬,打仗的時候再丟掉;禅杖作爲魯智深的專屬兵器,睡覺都要放在床邊,更不可能在征途中交給別人——如果遇到敵人伏擊,魯智深就可能找不到禅杖了。

不管怎麽說,魯智深與鄧元覺交手之前,都是在南方濕熱中長途行軍而來,而鄧元覺則是跟方臘的“太子”方天定在宮中納涼,城頭守軍通報,方天定擺開儀仗上城,這又得過去半個時辰。

鄧元覺越磨蹭,魯智深的體力消耗就越大,兩人連鬥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方天定和石寶看得目瞪口呆,武松“恐有疏失,心中焦躁”拔刀相助,鄧元覺見勢不妙掉頭就跑,這場單挑就算平手了。

如果魯智深像鄧元覺一樣精力充沛,可能用不到五十回合,那場打鬥就結束了:鄧元覺拿著沒有標明重量的禅杖與魯智深六十二斤的禅杖硬碰硬,比的就是力氣,但比起力氣,誰能比過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

魯智深打鄧元覺看似平手,實際還是魯智深更勝一籌,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魯智深與史進和楊志的兩場打鬥之中。

九紋龍史進在赤松林“剪徑”,遇到的是已經餓得吃草的魯智深:魯智深在瓦罐寺因爲不忍心搶老和尚的稀粥,餓著肚子跟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大戰一場,已經累得脫力,“行一步,懶一步”來到赤松林,看著松樹都像油條了。

魯智深又累又餓,但還是打得史進“暗暗喝彩”並大叫“少歇”,說明即使僅剩十分之一體力的魯智深,仍然不是史進所能夠打敗的。

史進能從包裹裏拿出幹肉給魯智深吃,說明他餓不著,所以從這場打鬥來看,魯智深無疑是勝過史進不止一籌的。

魯智深跟史進對打的時候已經餓得眼冒金星,跟楊志單挑的時候,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楊志因爲吃霸王餐跟林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不打不相識”,酒足飯飽後來到二龍山下,遇到了坐在松樹下納涼的魯智深。

在遇到楊志之前,魯智深已經打得金眼虎鄧龍“連輸與灑家兩遍”,但魯智深一條禅杖也不能連破二龍山三關,這幾天的日子過得很是艱苦,十成功力能剩下五成就不錯了。

魯智深在占山爲王前一直走背字兒,而且經常是在饑餓困乏的時候與一流高手打鬥,但那些打鬥,他一場都沒輸過,這就足以證明魯智深位列梁山步軍十頭領是實至名歸。

二龍山以原渭州駐軍提轄(不是渭州府地方主管練兵捕盜的提轄,而是小衆經略相公府中的護衛)魯智深爲首,原殿帥府制使楊志心服口服,說明魯智深坐頭把交椅,靠的不是從前的地位,而是過硬的武功和超人的力氣。

魯智深在巅峰狀態與寶光和尚鄧元覺、九紋龍史進、青面獸楊志單挑,無論是在馬上還是步下,獲勝都沒有問題,所以咱們要說的能在步戰中與魯智深打成平手的英雄好漢,就不包括這三個人了。

鄧元覺、楊志和史進不是魯智深的對手,但魯智深卻似乎並非步戰無敵,比如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拼命三郎石秀,打起架來都有兩下子,尤其是玉麒麟盧俊義,長得比魯智深還高大威猛:魯智深身高八尺腰大十圍,盧俊義“身軀九尺如銀。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慣使一條棍棒,護身龍,絕技無倫。”

盧俊義跟魯智深單挑的時候,用的是一把樸刀,沒有真用杆棒,的原因不詳,但盧俊義的武功確實不容小觑,在玉田縣獨戰耶律四小將,就足以證明他的武功遠在關勝、呼延灼、徐甯、索超之上——關勝等人與耶律小將單挑尚且未能取勝,盧俊義以一敵四槍挑一個打跑三個。

魯智深與盧俊義只打了三個回合,就按照宋江和吳用的安排收手,所以那場打鬥根本就看不出誰的步戰功夫更勝一籌,但是盧俊義僅憑一把樸刀就能對付朱仝雷橫、劉唐穆弘李應,而且是“越鬥越健”,說明即使跟魯智深各展所能大戰一場,輸的可能性也不大。

魯智深在大相國寺菜園子與林沖“切磋”,林沖好像還占了上風,那只是電影和電視劇的藝術加工,在水浒原著中兩人根本就不曾交手,林沖看了魯智深舞禅杖,就當場與之義結金蘭並拜魯智深爲兄——電影和電視劇裏魯智深稱林沖爲“大哥”,顯然是跟原著鬧反了。

林沖雖然不是魯智深的大哥而是兄弟,但這位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武功也確實了得。魯智深外形比較像三國名將許褚,而林沖則是張飛的翻版:“豹頭環眼,燕颔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丈八蛇矛緊挺,霜花駿馬頻嘶。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沖便是。”

林沖跟魯智深一樣,馬上步下功夫都十分了得,二人都跟楊志單挑過,林沖打楊志好像更輕松一些——林沖當時雖然還沒有被白衣秀士接納,但必要的食物,跟隨的小喽啰還是有准備的。

林沖跟魯智深身高相同,體型略有差異,但都可以說是力量型戰將,而且習練的都是軍營武功,真打起來誰勝誰負,確實殊難預料。

盧俊義和林沖的實力,讀者諸君都有比較准確的評價,武松能不能打贏魯智深,那得看什麽時候、什麽場地。疆場搏殺,魯智深無疑是更勝一籌,以命相搏,武松可能略占上風。在征方臘之戰中,武松重傷斷臂,魯智深不但救了武松性命,還奪得了傷害武松的那把混元劍,並不眠不休地追殺了敵將夏侯成。

盧俊義、林沖、武松都有跟魯智深打成平手的可能,至于拼命三郎石秀跟魯智深拼命的結果會怎樣,筆者也不敢妄下結論,因爲筆者只知道石秀力氣不小,勇氣也十分可嘉:大名府石秀只身跳樓劫法場,“手舉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叠的,殺翻十數個,一只手拖住盧俊義,投南便走。原來這石秀不認得北京的路,更兼盧員外驚得呆了,越走不動……城中計點被傷人數。殺死的有七八十個,跌傷頭面,磕損皮膚,撞折腿腳者,不計其數。”

石秀一把鋼刀斬殺七八十個官兵,跟李逵對著百姓排頭砍去完全不同,再加上石秀還拖著一個嚇得走不動的盧俊義,那場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石秀有多威猛霸道。

這樣盤點下來,楊志和史進乃至鄧元覺其實都不是魯智深對手,能與魯大俠步戰打成平手的梁山好漢,似乎只有盧俊義武松等四人而已,這四人跟體力充沛的魯智深以命相搏,誰的勝算會更大一些?

1 阅读:254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9:30

    疆場搏殺是在玩遊戲,不算以命相搏了?

  • 2024-05-24 16:42

    魯大師打史進確實是體力不支,頭暈眼花的狀態下和他纏鬥了一二十回合,由此可見,史進的武力值如果在85,那麽魯大師就是95,差距蠻大。但是對付青面獸楊志可就沒有打史進這麽輕松了,原著中說到:如兩條龍竟寶,一對虎爭餐,禅杖起如虎尾龍筋,樸刀飛似龍筋虎爪,惡狠狠,雄赳赳,殺氣內金光閃爍……雖然最後以平局收場,但是楊志心裏清楚,在打下去估計就要敗下陣來。鄧元覺就更不說了,這貨確實是魯大師的勁敵,勝負都在五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