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江蘇物理春季學術會議在蘇州舉辦

揚眼 2024-05-13 15:16:10

5月10日至12日,由江蘇省物理學會主辦、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的第七屆江蘇物理春季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本屆會議設有一個主會場和十二個分會場,近500名物理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和企業代表圍繞物理學熱點領域話題開展學術交流。會議還通過“寇享學術”平台在全國範圍內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3萬人次。

5月11日上午,會議開幕式在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存菊堂舉行,複旦大學、北京大學謝心澄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封東來院士,南京大學馬余強院士,江蘇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方勝昔,蘇州大學黨委書記張曉宏,江蘇省物理學會理事長李建新等出席開幕式。

會上進行了“江蘇省物理學會獎”之傑出青年獎、教育貢獻獎、科學技術獎等獎項的頒獎儀式和首批江蘇省物理學會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

主會場上,謝心澄、封東來、馬余強三位院士分別作大會邀請報告。謝心澄以《探索拓撲材料:無能耗電子器件的設計》爲題,通過講解宇宙與粒子的標准模型與其間的相互作用,介紹了通過在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之中收獲的成果與相應的應用。封東來作了題爲《鎳基超導材料的電子結構和磁激發》的報告,簡要介紹了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合肥先進光源的基本情況和在物理領域的應用。馬余強通過活性物質的定義簡單介紹了活性凝聚態物理學,以及如何借用統計物理學方法和圖像研究活性凝聚態物質的相行爲,通過結合具體研究例子,分別從細胞的不同層次來聚焦生命科學中的活性凝聚態物理重要問題。

5月11日下午,十二個分會場分別圍繞光學與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生長與結構表征、量子材料與物理、電磁材料與器件物理、凝聚態理論與計算物理、電介質物理與材料、新能源材料與物理、生物與軟物質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電子顯微分析技術以及引力與宇宙學,瞄准科學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立足高水平科技創新和高端行業技術引領,爲物理學科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獨具特色的解決方案。

據悉,江蘇物理春季學術會議創辦于2017年,是江蘇省物理學會重點打造的一個綜合性品牌學術活動,面向全省、輻射全國,旨在增進江蘇物理學界內以及與兄弟省區物理學界的學術交流,對于增進江蘇省物理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起到重要作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校對 王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