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上台就已出現危機?賴清德用人太窄,民進黨內都在等他出事

邵永靈 2024-04-24 10:34:56

賴清德的團隊人員名單陸續放出,目前島內輿論對賴清德團隊的評價是:小圈子,用人太過狹窄,打破了民進黨傳統的“派系共治”。而曾在台立法機構跑新聞長達20多年的資深媒體人單厚之明確表示:從當前賴清德釋放出的幾波人事任命看仍是“小圈圈用人”,此外,他還刻意打壓自己的潛在對手鄭文燦和林佳龍,這已經引起民進黨內其他派系的不滿,現在大家都在等著賴清德出事。

賴清德用人名單引發台灣島內的強烈不滿,現在大家都在等著賴清德出事

單厚之還稱:賴清德的能量根本無法應對當前的局面,現在他又“小圈圈”用人,將來一定會出事,當賴清德民調掉下來的時候,就是他要更換行政團隊的時候,現在大家都在等待這一刻的到來。

如果從這一點分析的話,看來賴清德的潛在危機並不小,民進黨內的其他派系正在緊盯賴清德今後的動向,現在大家都在等待一個機會。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危機四伏的賴清德。

(一)賴清德用人“小圈圈”,基本上局限在“南流”

隨著賴清德團隊人員名單的陸續公布,再加上已曝出的人員名單,島內輿論對賴清德用人標准正逐漸産生一個認知:這根本就是“小圈圈”用人、狹窄“用人”。

台灣《聯合報》的一篇評論文章很精確地分析了這一點。該文章首先是這麽寫的:賴清德的政治團隊迄今已披露了數波人事名單,他的政治布局大致出爐。除了在非常重要的安全領域使用蔡英文的原班人馬外,其余部門負責人職位的變動不可謂不大。

從當前賴清德公布的人員名單看,其用人圈子比蔡英文還要小。賴清德用人基本上集中在三個層面:自己的輔選功臣、昔日舊識、“新潮流”大佬陳菊的子弟兵。

事實上,這三個層面都能夠找到相關的代表人物,談起賴清德的“輔選功臣”,代表人物自然是卓榮泰和鄭麗君,這二人可是在賴清德選舉中出了大力。“昔日舊識”當然要首推潘孟安,這可是賴清德的“鐵哥們”,2019年賴清德在民進黨內初選挑戰蔡英文時,黨內很多實力派人物都對其避之不及,甚至就連和賴清德同出一個派系的陳菊都搖了搖頭,但在賴清德組織選舉造勢遊行時,潘孟安是第一個出來爲賴清德站台的,而在這次競選中,潘孟安在賴清德競選團隊中又擔任要職,所以在這次的人事任命中,賴清德也給潘孟安安排一個重要職務。至于說陳菊派系,最具代表性的是劉世芳,據稱將執掌台內政機構。

卓榮泰搭配鄭麗君,二人將執掌台行政機構,這二人都是賴清德最親近的人

台灣《聯合報》繼續表示:賴清德當選時曾稱將邀請“跨黨派、跨世代”的人才籌組台行政機構,但從目前浮現的名單看,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民進黨人,而且幾乎全都集中在了賴清德所在的“南流”。

不得不說,賴清德的這波選人操作頗令人詫異。當年陳水扁在任期間,遇到的也是“朝小野大”的格局,在組建行政團隊時,陳水扁也是糾結了很長時間,用過國民黨的唐飛,同時也與民進黨內部派系進行“共治”。蔡英文在任8年,民進黨大權獨攬,但蔡英文在組建行政團隊時依舊采取“派系共治”的理念。

賴清德則不同,在“朝小野大”的背景下,他把用人標准做了一個很大的收縮,從整個民進黨,直接縮小到整個“新潮流”,然後再進一步縮小到“南流”。從這一點看的話,毫無疑問,民進黨過去的“派系共治”已被打破。

台灣《聯合報》繼續表示:陳菊與賴清德都屬于“新潮流”中的“南流”,這次二人的子弟兵、親信大舉進入台行政機構,過去在蔡英文吃香喝辣的“北流”已經完全沉寂。現在“新系南流”崛起,“英系”靠邊。

值得注意的是,在賴清德組建如此平庸的行政團隊,背後卻隱藏著無形的殺機。例如,內定的台法務部門負責人鄭銘謙與賴清德關系密切,去年他還在調查新竹市長高虹安的“涉貪案”。鄭銘謙斷案給人一種“出手淩厲凶狠”的感覺,這頗讓人擔憂未來台當局的“司法將爲政治服務”。

賴清德日前曾高調表示:要洗滌每一個台灣人的內心,用人標准如此狹隘,組建的行政團隊如此平庸,未來4年,大家恐怕要過得非常膽戰心驚。

賴清德曾高調表示要“洗滌人心”,這一點很令人警惕:這是要大搞“去中國化”

事實上,這次賴清德高調展示的“洗滌人心”很值得警惕。一般提到“人心”時,估計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精神、文化層面,從“台獨”分子口中說出所謂的“精神、文化”會指什麽呢?毫無疑問,那就是過去數十年的“去中國化”運動。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現在的蔡英文,台灣島內進行了所謂的“去中國化”運動,這一運動深刻影響了台灣社會的各個方面,隨著島內的“世代交替”,在“台獨”思想的毒害下,島內的社會氛圍已經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

作爲一個相當激進的“台獨”分子,賴清德上台後會放棄“去中國化”運動嗎?當然不會,他的“去中國化”只怕會更加深入,很有可能會直接拓展到軍隊。總之,這次賴清德高調宣布的“洗滌人心”恐怕就是未來加速“去中國化”的一大信號。

回到賴清德行政團隊的問題,這次他把自己的行政團隊局限到如此窄的小圈,看起來做到了大權獨攬,但這同樣也預示著賴清德行政團隊的基礎力量很薄弱。

(二)現在民進黨內的其他派系都在等著賴清德出事

島內資深媒體人單厚之明確表示:賴清德用人“小圈圈”,民進黨內部派系非常不滿,現在大家都在等著賴清德出事。像鄭文燦、林佳龍等被“打入冷宮”的實力派尤其盼著這一天,一旦賴清德團隊出事的話,他們將有機會上位。

在這次的行政團隊組建中,鄭文燦、林佳龍均被打入“冷宮”,賴清德在提防二人

根據香港《中評社》的介紹,單厚之是島內資深媒體人,曾擔任台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多家媒體的記者。過去他在台立法機構跑了20多年的新聞,此外還曾擔任台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的幕僚。

過去台立法機構可是一個“大醬缸”,各個黨派的鬥爭非常激烈,單厚之在台立法機構跑新聞跑了20多年,自然會對台灣政壇以及各黨派之間的政治鬥爭有很大的敏感性。

他在接受香港《中評社》采訪時表示:賴清德用人至少有三個問題:一個是“小圈圈”太嚴重;一個是個人職位與專業很不對口;最後一個則是權力不平衡,賴清德一系幾乎“獨占資源”,民進黨內其他派系怨聲載道,不少人都在等著賴清德出事。

單厚之坦言:這裏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鄭文燦和林佳龍,作爲民進黨“中生代”兩個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這二人一直都是賴清德的“心腹大患”。這次賴清德讓鄭文燦去海基會做董事長,這個職位看起來很風光,甚至和桌榮泰、韓國瑜、陳菊等人同級;但從民進黨上台後,兩岸交流中斷,海基會完全成了一個“冷宮”。而且在當下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很難想象鄭文燦未來能夠在海基會做出什麽樣的成績。所以這次鄭文燦去海基會任職基本上可以說是“看天吃飯”,他能做的事非常少。

林佳龍擔任台外事機構負責人,看起來比鄭文燦的實權更大,不像鄭文燦坐的是一個“冷板凳”,但現實並非如此。過去8年,台當局經曆了很大的“斷交潮”,而且隨著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未來台當局還會再經曆“斷交”,在這種大環境下,林佳龍能夠做出什麽樣的成績呢?難道他還比吳钊燮更強?

林佳龍是民進黨“中生代”的代表,賴清德對他很有防備

所以最初賴清德提出讓林佳龍擔任台外事部門負責人時,後者直接拒絕,最後還是蔡英文出馬,以“在朝野中先保住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爲由最終說服了林佳龍。

單厚之表示:賴清德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讓這兩個人不要觸碰內政,甚至連經營地方事務的機會也不留。

根據單厚之這段分析看的話,賴清德是在提防二人。從實力層面分析的話,事實上,這二人的政治潛力確實讓賴清德不容小觑。賴清德爲何會在2019年民進黨內初選中突然挑戰蔡英文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鄭文燦、林佳龍爲首的民進黨“中生代”崛起,這讓賴清德感受到了巨大威脅。所以他先在2019年參與民進黨初選,即使敗了,也可以爲下次選舉打下一個基礎。

林佳龍與賴清德並不屬于一個派系,他屬于遊錫堃的“正國會”。過去林佳龍曾在黨內選舉的關鍵選區台中做了4年市長,2018年選敗後開始進入蔡英文當局任職。不過作爲“正國會”一系的領軍人物,林佳龍的政治能量,賴清德無法小觑。不過最讓他擔憂的則是同屬“新潮流”的鄭文燦,他的政治能量可要比林佳龍要強多了。

一直以來,北台灣一直被認爲是國民黨的天下,桃園更是非常“藍”。在曆屆桃園地方領導人中,除了在1997年—2001年,呂秀蓮帶著民進黨贏得一次選舉後,下一次民進黨在桃園上台就是2014年的鄭文燦,而且一做8年。在外人眼中,鄭文燦的選舉能力要比賴清德強,賴清德所在的台南本身就是民進黨的老巢,可以這麽說,只要民進黨派人選,最終基本上都會成功。

從2016年蔡英文上台之後,鄭文燦政治前景也隨之水漲船高,按照蔡英文本人的設想,如果鄭文燦能夠在2022年成功交棒的話,他將有望和賴清德爭奪2024年選舉的黨內提名。但事與願違。也由此賴清德對同屬“新潮流”的鄭文燦存有很大的戒心。如果給鄭文燦一個非常好的職位,然後他再做得風生水起的話,賴清德可就更麻煩了,不排除2019年民進黨黨內初選的場景會重現在2027年。

鄭文燦雖然與賴清德同屬“新潮流”,但他的政治勢力讓賴清德感到很忌憚

單厚之繼續分析稱:賴清德的“小圈圈”用人已經搞得除“南流”以外的其他派系怨聲載道,因爲過去無論是陳水扁,還是蔡英文,都會給其他派系“分一杯羹”。賴清德的政治能量有限,而且他的“小圈圈”用人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政治基礎,未來他一定會出事。而當賴清德民調下降的時候,就是他重組台行政機構的時候。就像蔡英文當初不得不用賴清德組建台行政機構一樣,未來賴清德恐怕也不得不倚重其他派系一起來共撐危局。屆時林佳龍、鄭文燦就會迎來一個政治機會。所以當前大家其實都在等,看賴清德什麽時候出事。

如果從這一點看的話,不得不說,賴清德還未上台,自己的行政團隊就已經埋下了很深的危機。或許正如單厚之所分析的那樣:現在大家都在等。蔡英文剛剛上台的時候並沒有用民進黨人執掌台行政機構,而是任用了林全。此外,像李大維這樣的藍營人士也進入蔡英文當局任職,這也曾引起民進黨內一些派系尤其是“新潮流”的不滿。很快1年後,蔡英文民調下滑,考慮到要應對“九合一”選舉,她開始調整行政團隊,並讓賴清德擔任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而賴清德也由此開啓了從台南到台北的政治生涯。

不排除林佳龍、鄭文燦都在等這一機會,畢竟台行政機構負責人的更換是常態,只要一出問題,台行政機構必然調整。而且進入21世紀後,幾乎曆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在上台1年後都會遭遇民調下滑的窘境。

如果鄭文燦、林佳龍真得到這一機會的話,這可是提升自身政治影響力的一個機會,甚至不排除在這一過程中,自己有望在數年後的黨內初選中挑戰賴清德。

單厚之繼續分析稱:賴清德在這次的選舉中僅僅拿到了40%左右的選票,現在他公布的幾波人事,恐怕又讓他的政治基礎壓縮到了20%的民意,相信問題很快就會出來。賴清德還未上台,民進黨內就有如此大的不滿,等著看他出事,未來賴清德的4年之路可想而知。

用人太窄,現在大家都在等賴清德出事,然後獲得政治資源再分配的機會

單厚之還表示:5月之後,蔡英文雖然看起來會下台走人,但影響力猶在,像顧立雄、吳钊燮等人依舊任職。未來如果賴清德團隊出問題的話,蔡英文還會繼續發揮所謂的“斡旋者”的角色。所以蔡英文的影響力很有可能會伴隨賴清德多年,而從賴清德個人性格而言,他也絕無法忍受這一點,所以“蔡賴角力”依舊存在。

0 阅读:52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