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能參演“應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風演習

中國基建報 2024-05-10 22:42:01

中國基建報訊(徐迎華、曾明洋、牛志鵬、莊良智 報道)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于5月10日在浙江省金華市等地開展超強台風防範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代號“應急使命·2024”。

此次演習堅持問題導向、實戰牽引,汲取借鑒近年來重特大災害應對處置經驗教訓,突出台風防範及流域洪水、城市內澇、山洪地質等災害應對,真實構設演習環境和確立演習科目,聚焦流域和區域特點統籌抗洪搶險救援行動,檢驗體系應急、精銳應急、基層應急能力,推動應急准備落實,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水平,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創造良好安全環境。

中國安能(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中心)共投入人員489人,裝備243台套,在金華主演習場承擔了堰塞湖搶險、堤防決口封堵、損毀道路搶通、電力應急搶修、城鎮內澇應急救援、“孤島”被困人員救援、堤防巡查排險、水庫險情處置等多個科目演習任務。

演習模擬超強台風正面登陸浙江,貫穿浙江全境,錢塘江流域發生超曆史特大洪水,多地多災並發,海上船只遇險,發生嚴重城市內澇、山洪地質災害,多個村鎮受淹,大量人員被困孤島,堤防決口,水庫出險,鐵路停運,廠房爆燃,部分地區道路、電力、通信中斷。啓動應急響應後,各應急隊伍迅速集結、機動到處置地後隨即展開作業。

損毀道路搶通現場,中國安能搶險隊員利用大功率吸淤車清理淤積體,柔性路面機在通往災區損毀地段,鋪設臨時活動路面,同時快速架設目前國內單體跨度最長51米應急機械化橋,保障各種輪式和履帶式裝備,通過損毀路段,全面打通通往災區的生命之路。

在“孤島”救援處置現場,中國安能救援隊員操作水面無人測繪船和沖鋒舟實時探測航行通道、水位、流速等信息,實時報告水量數據,並快速建模,經過專家會商,結合水域偵測信息,救援隊立即派遣被網友譽爲“救援航母”的動力舟橋前往轉移被困人員。動力舟橋面積大、浮力大、動力大、載重大,集浮橋渡運于一體,能夠快速搭建起一條長50余米,寬10米的下水平台,一次性可運載400余人,在曆次重特大抗洪搶險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水上救援重器。

在堰塞湖險情處置現場,中國安能救援隊員攜帶三維激光掃描儀、邊坡雷達,在堰塞體右岸安全位置設置觀測點,對滑坡體進行動態監測。同時,測量組操作全站儀進行施工放樣,測出泄洪槽開挖的位置、長度、寬度、深度等相關數據;重型工程救援裝備按照“明渠引流、分層開槽、接力翻挖、深挖控高、護坡鎮腳”的戰法,開挖泄洪槽。經過鏖戰,泄洪槽順利開挖完成,堰塞湖水位迅速下降,實現了引流入槽、排水泄洪的目標。

在決口封堵處置現場,經專家技術組研究,采用“水陸空協同作戰、機械化雙向立堵”方式,按照“空中定點抛投、搶築裹頭保護、打樁固基攔截、石渣戗堤進占、塊石突擊合龍、黏土抛填閉氣、加高加固複堤”的戰法展開搶堵。中國安能救援隊員操作水上作業平台配合植樁機在決口外側開展植樁作業,形成鋼板樁水面戗堤,攔截洪流,降低流速。水上作業平台爲水上作業的鋼質浮箱組合平台,可模塊化運輸,可現場組合成水上打樁作業平台,實現裝備快速到達封堵現場進行打樁作業封堵。該裝備具有機動性強、拼裝速度快、自帶驅動系統等特點,可滿足大型裝備在水上搶險作業。在水上作業平台指揮員的有序指揮下,植樁機操作手將一根根鋼板樁植入江底,快速形成一道鋼鐵堤防,龍口流速得到有效控制。堤壩平台,工程機械輪番上陣,鋼鐵長龍,雙向進占,封堵決口。決口上空,直升機吊運石籠,精准抛投,直擊龍口,勇鬥洪魔。水上植樁搶堵、地面機械立堵、空中抛投封堵,決口成功實現合龍。水上作業平台的亮相,展露了中國安能“水陸一體化”的搶險作戰能力,推動搶險能力向全方位、立體化作戰模式發展。

在電力搶修處置現場,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精准抓取故障信息,無人機抵近輔助勘察,智能生成處置方案。中國安能電力基地新一代伸縮臂履帶起重機進行主網搶修,配網機械化施工一體機實施倒杆更換。緊接著,搶修人員登高作業,在30米高空快速修複鐵塔,載重無人機配合高速絞磨機提升導線、金具,遠距離搭接塔頭挂點,采用自行走弧垂測量儀校正導線,搶修人員搭乘“小飛人”直達作業面修補導線,災區電力成功搶通。

在水庫險情處置現場,救援隊采用全自動沙袋裝袋機快速將沙袋裝運至指定位置,同時挖掘機清理管湧口部位及周邊雜物後,作業人員采用“反濾壓滲、蓄水反壓”戰法,使用浮力式和裝配式反濾圍井,有效處置了險情。

科技賦能應急救援新質戰鬥力,此次演習以展現信息化條件下的人才、技術以及多種裝備的合成救援效能爲演練重點。從無人機偵測到水域搶險救援,從水文地質監測到防汛檢測預警,從圩堤險情處置、電力通訊搶修到決口堰塞湖處置, 新型無人機巡堤查險智能裝備、應急搶險水空兩棲無人機、無人遙控機械化橋、無人智控挖掘機、無人智控推土機、無人測繪艇、水下機器人、水陸兩用全地形車、動力舟橋、水上作業平台、三維激光掃描儀等科技搶險“利器”廣泛應用,救援隊伍如虎添翼。通過演練,人與裝備之間的結合更加熟稔,應急救援的反應速度和效率明顯提高,各方協同遂行救援任務能力大幅提升。

轉企以來,中國安能集團圓滿完成搶險救災任務180余次,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切實履行了國資央企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

下一步,中國安能將持續發揮軍轉央企獨特優勢和專長,著眼國家安全所需、主動融入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做好企業條件下應急救援工作,爲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保駕護航,爲國家應急救援事業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0 阅读:17

中國基建報

簡介:中國基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