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一頓火鍋》吃完假期紅利撤檔,遭群嘲:隔夜火鍋誰還吃啊?

柴叔帶你看電影 2024-05-10 16:51:57

作者|茼蒿

責編|向晚晚

五一發生的熱搜事件很多。

《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憑借平平無奇的5000萬票房,撤檔沖上了熱搜榜首。

人家“憑實力”單身,這電影“憑實力”挨罵。

五一檔的總票房超過15億,成績不算亮眼。

但相較于前三名《維和防暴隊》、《末路狂花錢》、《九龍城寨之圍城》。

對比下來,《一頓火鍋》還是顯得弱爆了,上映5天後,宣布撤檔擇日再見。

打不過就跑,貌似是在保護自己,但也反應了自身條件不好,沒有能力去與別人抗衡。

所以撤檔並不見得是明智的選擇,難道下一個檔期就能拉高票房嗎?

一頓操作猛如虎,但是大家真的很反感這樣的行爲,吃相確實太難看。

所以網友說:

隔夜的火鍋誰還要吃啊?

電影也開始流行7天無理由退貨了?

爛片就是爛片,撤十次都是爛片......

其實電影的評分不算低,在去年還入圍了海南電影節。片方對于作品,也是信心滿滿。

那《一頓火鍋》何至于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呢,我們一起走近看看。

01、故事定位不行

一部好電影,故事的定位很重要。

《一頓火鍋》是由丁晟導演作品,講述了四個互不相識的人在戲院後台庫房分贓,意外牽扯出一樁命案。

一頓火鍋不停翻滾著懸疑,其中有貪婪、也有欺瞞,並不停發生反轉,四位主人公的身份也隨之浮出水面,真相也逐漸顯現。

故事的立意和內核是讓人看得懂的,但是定位卻沒看懂。

《一頓火鍋》如果定位是喜劇,但它卻無法把影院裏的觀衆給逗笑。

其中的笑點還被網友稱爲稍低俗的笑點。

如果是作爲無腦喜劇,可以理解,但電影的定位是高概念的喜劇,這就沒有達到標准。

喜劇沒有定位成功,那它還有懸疑劇的基因。

可看完發現這只是套用了近幾年比較火的劇本殺模式,影片是想制造黑色幽默感,但很可惜,其情境和人物都缺乏說服力。

在電影的後半段做了人物解謎的部分時,比較冗長,想表達的懸疑感也很少,讓人覺得是在故弄玄虛。

整個電影的過程就是在一個故事框架下,把人物動機塞得極其不自然,種種行爲就是爲了扣住主題,用著自以爲很好笑的話來填補笑點。

兩個都想抓住,實際上一個也沒有抓住。

02、主創和後期不行

演員們的演技大家各有不同的見解,但對于楊冪,很多網友並不買賬。

就這還是請了老師現場指導的結果,很多動作眼神戲都太浮誇,看不出她的情緒,讓人容易出戲。

楊冪近期熱播劇《哈爾濱一九四四》也被網友诟病演技不行,紛紛勸她還是回到古偶的舒適圈裏待著。

但楊冪的粉絲卻一意孤行,《一頓火鍋》2023年在海南電影節中亮相後,粉絲們還指望楊冪可以通過這部電影跻身百億票房行列。

如今票房低迷撲街,他們還在努力找補中,將大部分的原因歸結于宣發。

除了演技,後期的制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配樂部分,爲了營造緊張感,電影喜歡加入密集的鼓聲,但是觀衆只覺得很吵,並沒有感受到緊張的氛圍。

電影還加入了很多川劇的情節,川劇的戲調本身就很吵,而電影展現川劇的元素時,大部分是在吃飯的時候,就顯得更吵了。

再配上導演360°旋轉跳躍的鏡頭,令觀衆有眩暈感,體驗感非常不好。

鏡頭跳躍,但電影場景不多,來來去去就那幾個地方。

所以拍攝耗時也就比較短,解放了拍攝時長,故事立意和後期制作就應該立起來,但他們依然沒有達到預期。

這就不難理解,走進影院的觀衆爲什麽那麽生氣,甚至心疼那一張電影票。

03、宣發不行

楊冪的粉絲爲了給楊冪更好的台階,一直怪罪于《一頓火鍋》的宣發,但從粉絲給出的證據來看,宣發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第一、片方的宣傳沒有到點,還毫無邏輯。

正面的劇情宣傳的很少,在官方抖音的關注點局限于演員的造型,微博的宣傳也沒有跳脫演員本人。

在出現黑熱搜時沒有處理能力,看電影送海底撈優惠券,看著是與海底撈聯動了,但沒有收到實際效果。

第二、雖然是在五一黃金周上映,但點映卻不是在黃金檔。

很多城市的排片都在早上9點或者晚上22點,這個時間段除了粉絲確實很難有觀衆走進影院。

另有粉絲反應很多影院連海報立牌都沒有,走進影院的觀衆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樣一部電影上映了。

在電影的宣傳上,楊冪的粉絲可能做的比官方還多,在各個平台宣傳,重金投屏,還氪金雲包場送票。

結果突然撤檔,難怪楊冪的粉絲爲此憤憤不平。

但反觀楊冪本人,她自己似乎也並不是非常上心,作爲女主角,路演就跑了北京幾場重要的媒體場,宣傳微博只發了兩條。

其他上了年紀的演員,跑的都比楊冪多得多。

在5月3日,導演丁晟還開了直播,因爲票房成績不佳,在直播中是聲淚俱下。

連線的主創團隊人員心情也都十分低落,可楊冪的心情卻是十分暢快,還被網友看到她在王者峽谷與好友厮殺呢。

寫在最後:

《一頓火鍋》不管從哪個方面看,失敗的原因都是有道理的。

畢竟收獲多少,與付出有著太大的關系,可不管成績如何,動不動就撤檔,這是對觀衆的不尊重。

早前的電影撤檔可能存在著不可抗力的因素,但如今的撤檔卻成爲了片方票房不好的遮羞布。

票房沒有達到預期,片方第一個想到的方案就是撤檔,可撤檔就能改變票房不好的結局嗎?

根據以往撤檔重映的電影來看,希望渺茫。

前有《搖太陽》、《紅毯先生》的撤檔重映,可最終的票房成績也並不理想,還被觀衆灌上了“爛片”的標簽。

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在影片的質量上,而不是玩一些損招,去擾亂市場,讓觀衆對電影失去信心,也讓熱愛電影的電影人寒心。

0 阅读:62

柴叔帶你看電影

簡介:從影視管中窺豹,從娛樂見微知著。冷眼看世界熱腸對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