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宋兩位大將軍!

翰林院女大學士 2024-02-14 22:39:06

從趙匡胤建立北宋,陸秀夫與幼帝跳海身亡,南宋最終滅亡,南北宋共曆時319年,這期間出現了太多的將領,他們拱衛疆土,上陣殺敵,爲兩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南北宋出現很多的上將、大將、元帥,他們都是功高蓋世,彪炳千秋的人物。如果要挑選出兩位大將軍,下面兩位首當其沖。

1.狄青:被稱爲“面涅將軍”(北宋)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人,北宋大將。他出身貧寒,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沖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寶元初年(1038年),李元昊發動叛亂,准備入侵保安,狄青率軍前往鎮壓,大敗李元昊,扭轉了整個西北戰局。

在宋夏戰爭中,狄青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沖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他先後參加了25場戰鬥,中箭多達八次。他攻陷了金湯城,奪取了宥州,屠殺了砽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部族,焚燒西夏儲備的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二千三百只,俘虜五千七百余人。他還建橋子谷城,築建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城堡,這些城堡都扼制著敵方要害之地。

皇祐四年(1052年),侬智高叛亂,一度包圍了廣州,他上表請求討伐侬智高,被任命爲宣徽南院使。在上元之夜,他兵分三路出擊,一舉奪得昆侖關。隨後他指揮騎兵分左右兩翼,繞道其後,前後夾攻,一戰而勝,斬殺數千人,侬智高見事情不妙點了一把火後,趁著混亂逃跑了,叛軍四散而逃,侬智高叛亂就此平定,狄青升任爲樞密使。

狄青的戰績十分豐富和卓越,他是一位英勇善戰、智謀出衆的將領。雖然他最後因朝廷的猜忌而郁郁而終,但他的戰績和貢獻將永遠被銘記在曆史的長河中。

2.韓世忠: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爲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南宋)

韓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南宋名將,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銀州解圍: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韓世忠率軍前往銀州,與西夏軍隊展開激戰,得知西夏軍中有位騎士作戰勇猛,而且是監軍驸馬,他親自率領敢死隊,將這個騎士斬殺,大敗西夏軍,成功解圍銀州。

政和七年(1117年),韓世忠多次率軍抵抗西夏軍隊,斬殺數人。

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青溪漆園主方臘發動起義,叛軍接連攻下了幾十座城池,軍隊一度達到了百萬之多,宋徽宗任命韓世忠以偏將身份出征,他用伏兵計擊破數量衆多的叛軍,被人稱萬人敵,他知道叛軍的位置後,率領軍隊一路斬殺,直抵叛軍大營,斬殺數十人,生擒方臘。

宣和七年(1125年),山東、河北盜賊蜂起,韓世忠率軍討滅。

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圍攻開封,韓世忠拼死守衛開封,而後轉戰前往協助王淵,被金軍數萬逼入趙州城內,城中沒有糧草沒法支撐,突然天降大雪,韓世忠率領三百勇士,出其不意攻打金軍大營,金軍大亂,以爲大軍來襲,隨即潰散而去。

靖康二年(1127年),靖康之變發生,開封城陷,宋徽宗、宋欽宗被金軍俘虜,韓世忠擁立趙構,護送趙構前往南京登基。

建炎三年(1129年),金軍元帥完顔宗弼率領號稱十萬的大軍南侵,韓世忠奉命抵抗金軍,金軍隨後連破建康(今江蘇南京)、臨安等地,高宗逃往浙東,隨後韓世忠已屯兵焦山寺,並伏兵金山龍王廟,幾乎擒獲完顔宗弼,經過幾次交戰,金軍不善于水上作戰,好幾次都大敗,活捉了完顔宗弼的女婿龍虎大王,完顔宗弼深知在此是打不過了,隨即命令將軍隊撤到黃天蕩。在黃天蕩之戰中,韓世忠率領八千孤軍,以少勝多,圍困金兵主力達48天之久。這場戰役極大地鼓舞了南宋軍民的士氣,堅定了抗金的決心,也使得金軍從此不敢再渡長江,對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和半壁江山的保全具有重要意義。

紹興四年(1134年),僞齊皇帝劉豫向金國求援,金太宗完顔晟命完顔宗弼率軍五萬前往支援,韓世忠奉命阻擊金軍度過長江,韓世忠立即率精騎馳往大儀鎮,在此設下埋伏,等到金軍進入埋伏圈後,宋軍從四面沖出來斬殺金軍,金軍大亂,死傷慘重,大軍頃刻瓦解。此次在大儀鎮痛擊金軍,有人認爲這是南宋中興武功第一。

他英勇善戰,胸懷韬略,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爲宋朝立下汗馬功勞,爲南宋的抗金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戰績和勇氣成爲了南宋軍民的楷模,也使他成爲了南宋曆史上的一位傑出將領。

南北宋的二位大將,唯此二人

喜歡我,請“點贊”+“評論”哦,我們不見不散,歡迎來我主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呀。

19 阅读:5104
评论列表
  • 2024-02-15 12:26

    嶽飛呢?

    順心如意 回覆: 翰林院女大學士
    韓世忠不也是帥才麽‼️‼️‼️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嶽飛乃帥才吧
  • 2024-05-11 19:54

    雖然小編將狄青的地位擺得很高,吹噓成“天上絕無,地上唯二”的超絕軍事人才,但實際上,狄青真的沒有什麽拿得岀手的戰績,唯一的南征,其實戰果也很難看:侬智高跑了,跟著狄青南下的禁軍死傷大半,北宋元氣大傷!別說整個華夏曆史,就算放在北宋時期,這樣的戰果也不夠看的!不過,狄青南征後,做了一件事:括丁爲民!!!此了此事的狄青,燦若星辰,光芒萬丈,放在整個華夏曆史,也可以算是最爲耀眼的極少數!自此,廣南西路才真正成爲了中國一部分,永不分離、不可分割!!!狄青此戰之功,不亞于開疆拓土!!!(解釋下什麽是“括丁爲民”:公元991年,馮拯被貶端州,在端州提岀了有名的“括丁法”,但廣南西路在狄青南征之後才得以實行“括丁法”,括丁之後,土司治下的洞丁、農奴才從真正意義上成爲華夏人,而不是“化外之民”,更不是土司可以隨意宰殺的牲口!有民方有土,從此,這片土地才真正成爲中國的一部分!)

    肖白浪 回覆:
    戰爭不只是看軍隊作戰死傷人數這麽簡單!確實狄青率北方騎兵2萬南下,戰死的沒多少人,甚至沒有非戰鬥減員死的多,但馬卻死了個七七八八,這對于北宋,是一大損失!在當時,廣西本地無法自給(産岀養不活本地官員,所以瓊崖,甚至廣西沿海都一度被放棄),軍隊所需由周邊幾路,甚至是從江南供給,民力爲之一空。廣西乃至周邊幾路數十年才恢複元氣!難道這不算元氣大傷?
    戒酒了 回覆:
    宋史列傳四十九原文,青行常爲先鋒。凡四年,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破金湯城,略宥州,屠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族,燔積聚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橋子谷,築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賊要害。我才知道原來狄青沒有拿的出手的成績。侬智高這件事狄青本人打的也不錯啊?姑且不說哪裏記載的死亡大半,就算遭受的損失與狄青本人有多大的關系?[笑著哭]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學識淵博,受教啦
  • 2024-04-15 12:11

    北宋最強是李繼隆,南宋最強是嶽飛,狄青在北宋連前三都排不進去。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 2024-03-28 22:41

    若不是重文輕武太嚴重,北宋不至于亡那麽快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是的
  • 2024-04-08 21:32

    我就想問問:你這樣將嶽飛、吳階、孟珙和虞允文置于何地?[得瑟][好生氣][好生氣]

    簡單快樂 回覆: 翰林院女大學士
    那虞允文也是元帥嗎?[得瑟]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嶽大元帥,嘿嘿
  • 2024-04-22 23:42

    覺得北宋的名將還是集中在,北宋末南宋初那段時間較多。韓世忠,劉琦,吳氏兄弟,嶽飛等等,而且就國勢反差而言,他們的戰績含金量還高些

    土輝 回覆:
    南宋末年也多,大多都是猜忌
  • 2024-04-16 13:51

    兩宋前三是李繼隆,韓世忠,嶽飛。只有這三人是忠武的谥號。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受教啦
  • 2024-05-11 11:54

    若吾爲鵬舉,定封趙構爲安逸王[呲牙笑]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哈哈
  • Xhli 3
    2024-05-11 17:00

    嶽飛

  • 2024-04-11 23:12

    韓世忠還生擒了方臘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 2024-04-22 17:06

    不論開國的那幾位,李繼隆,嶽飛兩位是無論敵人什麽樣什麽環境都能戰,敢戰並戰出水准之上的水平。兩宋不是沒有能打勝仗的武將,面對少數民族的騎兵優勢,勝是小勝,敗就是潰敗的太多太多了。

  • 2024-04-20 16:44

    難道嶽不算嗎?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統帥
  • 2024-02-15 14:24

    人樣子

    翰林院女大學士 回覆:
    [點贊]
  • 2024-05-24 15:23

    好像沒嶽元帥啥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