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App下線,小程序將是工具類App的未來

三易生活 2024-04-24 20:30:48

自2017年小程序誕生以來,這個比App更輕的産品迅速就成爲了移動互聯網的新物種,並很快成爲超級App的標配,同時更是各大互聯網廠商培育自己軟件生態的關鍵工具。如此成功的小程序如今也開始漸漸侵蝕傳統App的生存空間,以至于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陸續將App遷移到小程序平台上。

日前百度百科App用彈窗發布通知,“百度百科一直致力于爲用戶提供權威專業的知識服務。爲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我們決定于2024年6月30日關閉百度百科App的服務。在此,我們邀請您使用百度App中的【百度百科】小程序,使用更全面的産品功能,享受更高質量的浏覽體驗。”

事實上,百度方面選擇關閉百度百科App的原因或許並不複雜,因爲這款App實在是過于冷門,甚至它在App Store的“參考資料”類目都不在前100之內。

誠然,百科類産品一直是搜索引擎的標配,同時也是完成搜索商業化的必要環節。而搜索引擎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收集與整理信息的工具,用戶在使用時通常會使用關鍵詞來進行搜索,百科所提供的內容就正好對應一個個不同的詞條。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中,百科內容的質量無疑就可以爲搜索引擎所呈現的信息真實性與有效性做出背書。

作爲國內市場知名的百科類産品,百度百科已經收錄了2800余萬個詞條,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數量也超過了780萬人,幾乎涵蓋了目前所有已知的相關領域。百度百科之所以敢號稱自己是“全球領先的中文百科全書”,背後是其16年的水滴石穿功夫。而百科類産品作爲一個許多網友在互聯網上尋找相對嚴謹、正規信息的工具,每天也確實有海量的用戶在使用。

只可惜百度百科也沒能逃脫工具類App的宿命,它往往只是爲了解決用戶某個或某幾個特定需求而生。比如支付寶之于移動支付、墨迹天氣之于天氣、美圖秀秀之于修圖,也就是說用戶只有需要解決相關需求時才會打開。但用戶“即用即走”的結果,就是工具類App的月活躍用戶規模雖然很高,但是用戶粘性卻可以說是低得可怕,因此有用戶卻無流量也是工具類App的命門。

百科類産品與搜索引擎的強綁定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經過了從PC互聯網時代以來長達二十年的熏陶,用戶傾向于在Web端或網頁上使用搜索引擎、順便打開百科。換而言之,百度百科作爲一個獨立App存在的價值其實是有限的。畢竟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大量超級App的崛起,大家在手機裏安裝的App數量不升反降,這就造成了類似百度百科這種冷門App很快變得更門可羅雀。

小程序就天然更適合輕量化的産品,做點簡單的業務、方便傳播分享,App則更加適合承載更完全的功能。所以將百度百科作爲小程序放進百度App,反而是一個更物盡其用的措施。畢竟壯大百度App的競爭力是當下百度對于移動端的需要,這款App本身就是百度試圖在移動生態下爲搜索引擎尋找新定位的結果,“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這樣的廣告正體現了百度由最初的單一搜索向多元化的轉變。

在鏈接人與信息的指導思想下,百度App變成了一個超級大雜燴,其中既有百家號、百度貼吧的圖文,也有好看視頻、愛奇藝、YY的視頻和直播,還有一站式聚合充值繳費、醫療健康、外賣團購、旅遊出行等本地生活服務。借助百度搜索以及百家號的引流,百度App的月活規模也超過了6億,但相比其他同體量的App,百度App卻顯得有些“虛胖”。究其原因,百度App靠著信息流能引來用戶,卻很難留下用戶。

因此吸引打開了App的用戶留下,就成爲了百度App的頭等大事。那麽用戶爲何會在App裏流連忘返,其實抖音、快手、微博都給百度“打了樣”,充足的內容供給是關鍵。例如抖音上有刷不完的視頻、微博上有看不完的熱搜,可以持續滿足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相比友商的內容平台,百度App的問題就在于多而不精,無論是哪一類的需求,都有其他App提供更好的體驗。

問題是在已經失去先機的情況下,即便百度想要專精某一內容領域似乎都已經來不及了。如此一來,繼續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前進,滿足用戶不同類型的內容消費需求就成爲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做不出“專才”還可以成爲“雜家”。事實上,百度在今年春節期間上線短劇,以及如今將百度百科以小程序形式遷移到百度App,都是在拓寬後者的內容廣度。

因此從技術層面來說,百度百科作爲工具類App存在的價值持續下降,而從戰術層面來看,百度百科出現在百度App上顯然更符合百度的利益訴求。

0 阅读:16

三易生活

簡介:專注IT,最快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