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克羅地亞修了1座橋,結果修的太好了,改變2個國家命運

甄客百曉生 2024-05-15 02:52:01
前言

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號在國際上可是響當當的,不管是歐盟標准還是各種天險,都被我們的工程隊斬于馬下,在2022年時更是靠著一座橋改變了兩個國家的命運。

這座橋就是2022年7月26日正式通車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橋。

可從地圖上來看這就是在克羅地亞境內修的一座大橋而已啊,就算修的再好,怎麽能說是改變了兩個國家的命運呢?

兩國的恩怨

事實上,這件事還得從克羅地亞和波黑之間的曆史淵源說起。

南斯拉夫曾經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大國,但由于國內局勢的分化和外部因素的影響,它最終被分割成6個獨立的國家。

這六個國家中,除了黑山和斯洛文尼亞各有293公裏和47公裏的海岸線,克羅地亞占據了前南斯拉夫90%的海岸線,包括小島在內,全長5835公裏,其余的都成了內陸國家。

從地圖上來看,波黑的大片區域都被周邊的鄰國包圍著,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內陸國度,不過波黑卻算是沿海國家,南邊還有一片靠近亞得裏亞海的土地。

可是這段海岸線相當短,大概只有二十四公裏,而就這二十四公裏的長度,卻還是克羅地亞送給波黑的。

波黑的前身是奧斯曼帝國的波斯尼亞省,奧斯曼土耳其一度將24公裏長的沿海地區劃歸該省管轄。

克羅地亞並不認爲這片土地有什麽利用價值,留在自己手上也不會有太大的用處。

波黑的船舶一旦從涅姆港出發,就會遇到諸如佩列茨半島這樣仍然屬于克裏米亞的島嶼。

隨著海上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涅姆港就在克羅地亞的其它島的後面,就好像雞肋一樣,克羅地亞完全可以輕易的將它封閉起來。

只要克羅地亞不想讓波黑進入海洋,波黑就只能是個內陸國家。

和那些大國的港口相比,涅姆港根本不值一提,海岸線太短導致只能容納很少的船只,這給貨物運輸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所以從經濟層面上考慮,這塊土地對于克羅地亞而言並沒有什麽價值,不如用它來換取波黑的友誼。

各種麻煩

當然,涅姆港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它關系到克羅地亞的南北運輸,因此波黑抓住了這個機會,反正你都送我了,直接就坐地開始收費。

從那以後,佩列沙茨半島和克羅地亞的土地就被分割成了兩部分,克羅地亞人想要到達佩列沙茨半島就變的異常麻煩了。

以前他們只要穿過波黑就能夠到達佩列沙茨半島,而現在,他們只有兩條道路可以走。

要不就選擇在港口等一兩個小時乘船前往,要不就選擇前往波黑,然後從波黑出發,來回要經過兩國的關卡檢查,如果人數多的話,至少要三到四個小時,而且還要同時辦理兩國的護照,很是繁瑣。

克羅地亞的政府就想到了用一座連接半島的橋梁,那該多好?不過這個克羅地亞垂涎已久的項目,卻讓在它的旁邊波黑相當反對。

如果橋梁完工,波黑只有20公裏長的海岸線就會被完全切斷,徹底成爲內陸國家。

由于波黑長期拒絕克羅地亞建橋,這項目就只能一直拖下去了。

克羅地亞和波黑的人都很頭疼,克羅地亞不能處理他們的運輸問題,而波黑人更是堅決不同意,不過在多次交涉之後,波黑最終妥協了。

不過有一個條件,克羅地亞修建的這座橋梁不能對涅姆海港産生任何的幹擾,而橋梁的建設也要符合歐盟的標准。

大橋總算是能開修了,但克羅地亞人卻意識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根本搞不定這條大橋。

中國承建

克羅地亞南部亞得裏亞海小斯通灣的佩列沙茨大橋,全長2440米,22.5米寬,將克羅地亞的一部分與佩列沙茨半島相連。

按照波黑的要求,這座橋起碼得有55米高,光是這個高度,就讓工程變得非常艱難。

而佩列沙茨半島附近海域,更是一片非常淺的海域,這裏的平均深度只有27米。

四周是喀斯特地貌,水下則是千奇百怪的“山峰”,想要把橋梁的地基打到這種地方,光是探索海床都要費一番手腳。

在2017的投標中,奧地利出價3.51億歐元,意大利和土耳其出價3.41億,中國出價2.78億。

最後,克羅地亞政府選擇了中國的承建隊。

中國承包隊表示,建造這樣一座大橋並不困難,之前之所以沒有關注克羅地亞,也是因爲中國沒有過多了解過歐盟標准,所以也就沒有重點照顧歐洲市場。

現在克羅地亞主動找上門來,中國當然會給出一個讓所有人滿意的答案。

中克雙方迅速簽署協議,克羅地亞方面提供資金,中國方面負責橋梁、道路和供水等方面的建設。

佩列沙茨大橋工程是中國和克羅地亞之間的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大工程,也是中國公司首次借助歐盟資金參與中東歐各國的基建工程。

困難就是用來克服的

這次的工程是進軍歐洲的標志,工程中標後,將面對工程臨建設施、深海鋼管樁等基礎設施的准備工作。

按照歐盟的建築規範與標准,短時間內需要跨國調配人力、船機、鋼結構等衆多的人力、物力、鋼結構等,這是相當大的困難與挑戰。

位于一線的佩列沙茨大橋工程健康監測項目組經理冷俊,率領團隊,搭建了國際上第一座“施工期+運營期”集成式的大型橋梁實時監控體系。

該項目以其實時、准確、可靠的特點,爲我國的大橋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在佩列沙茨大橋上,曾全程參加過“前店”、“後廠”等多方聯系、回饋的國際二部總工程師裴銘海,不禁感歎:“雖然建設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是這座橋建成之後,看著川流不息的車流,身處異國他鄉的我們心裏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該橋位于暴風雨和波浪頻繁襲擊的區域,爲了保證橋梁的穩定,需要進行特別的設計。

該研究小組運用了高科技的防風、防震科技,並建立了准確的數值模式,用以預估與處理上述自然力量。

在建造期間,施工組還要在嚴酷的氣候環境下持續工作。

爲了確保項目的成功實施,項目采取了特殊的漂浮式平台、高效率的施工機械等。

中國派出了“雄程一號”打樁船,以確保佩列沙茨大橋的建設能夠成功。

考慮到佩列沙茨半島的地勢和水位,要建造一座橋梁,至少要有130.6米的深度,而“雄程一號”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打樁船,可以一次性打入140多米長的樁基,滿足佩列沙茨大橋的建造要求。

中國企業爲達到歐洲聯盟環境保護標准,采用靜壓環振植鑽機、全封閉式鑽井泥漿再循環系統等技術,降低鑽井噪聲及泥漿汙染。

由于中國項目團隊的共同工作,該橋于2018年六月開工,2022年7月已接近竣工。

伊沃·約西波維奇,克羅地亞前任總統這樣評價道: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項目。它可能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項目。它將資金和其他資源集中用于各國非常重要的項目。這個項目基于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即共贏原則。每個人都是贏家,中國是贏家,克羅地亞是贏家,其他許多參與項目的國家也是贏家。因此,它正在開啓經濟關系的新時代,這非常重要。

解決國際問題

2022年7月26日晚,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舉行了正式的通車儀式。

克羅地亞總統米拉諾維奇、總理普連科維奇、議長揚德羅科維奇,中國駐克大使齊進以及中國企業代表等出席了通車儀式。

此外,上千名克羅地亞人出席了落成典禮,共同慶賀這一偉大的工程。

許多本地人乘船在大橋旁的海域上,爲這座橋的落成而歡呼,樂聲與歌聲回蕩在這座橋上,然後是煙花爆竹,將整個活動的氛圍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佩列沙茨跨海大橋的修建,爲克羅地亞的長期運輸問題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這座橋梁將克羅地亞兩個重要區域直接相連,極大地改善了該國境內運輸的效率與便利程度。

這不但可以縮短行程,而且可以讓遊客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在糟糕的氣候情況下,出行選擇更多了。

另外,修建這座橋梁也間接影響到了波黑。

盡管波黑的部分過境運輸受阻,對一些邊界區域的經濟産生了潛在的影響,但是從長期而言,這座橋梁具有推動巴爾幹運輸系統最優化的潛力,並爲波黑提供新的經濟機會。

中國工程解決了兩國之間的問題,波克之間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中國的建設隊伍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緩解了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

結語

佩列沙茨大橋既是一座橋梁,也是中克友好關系的標志。

這座橋梁的修建與啓用,不但將克羅地亞北部與南部的土地聯系起來,也讓中克之間的心靈更加貼近。

在施工期間,中國建設者和克羅地亞民衆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攜手合作,最終建成了這個宏偉的工程。

這座跨海大橋也是雙邊關系的一個範例,更是兩國進一步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石。

參考:

新華社客戶端2022年《全球連線|中企承建的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舉行通車儀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498448098383780&wfr=spider&for=pc

鳳凰衛視《克羅地亞前總統:我用音樂表達政治立場風雲對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044398840491953&wfr=spider&for=pc

光明日報《天塹變通途 友好新橋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617228647437099&wfr=spider&for=pc

0 阅读:0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