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六清明,老人說“3人上墳辱先人”,哪3人清明節不能上墳?

小談食刻 2024-03-22 16:04:41

導讀:“3人上墳辱先人”,哪3人清明節不能上墳?

“焚紙燒銀冥府用,佳肴美酒慰腸清。”在我國有四大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是其中之一,而關于祭祀的說法民間也頗多,甚至上墳的時間,也有講究,老話就有:“逝去的親人不望年,不望節,只望清明紙一頁”。可見清明節祭祖,這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極其高的,那麽在祭祀的時候,什麽樣的人不適合去祭祀呢?

二月廿六清明,老人說“3人上墳辱先人”,哪3人清明節不能上墳?今年的清明節相對要早一些,但是和祭祀相關的說法,卻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人們提到最多的就是3人不上墳,上墳辱先人,這個三人分別指的是誰?

三人:分別指的女婿、古稀老人、孕婦

我們先說後兩者,古稀老人還有孕婦,爲啥不能去上墳呢?從現實的角度來講,這兩種人,相對來講應該是屬于弱勢群體,畢竟在行動上,可能多有不便,另外從古人的角度來講,孕婦還有老人,相對來講陽氣可能不是很足,清明節祭祀的話,需要陽氣比較充足的。

此外,從老一輩的角度來講,像老人不用去上墳是因爲,他們本身就沒有所求的,只要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便已經知足了,中年人,此時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作爲家裏的頂梁柱,這個時候,都希望可以獲得錢財,改善家庭的一個生活,于是就會去祭祖,希望祖先可以庇佑。

至于孕婦的話,此時只要平安把孩子生下來,這個便是最好的訴求了。自然也不會奢望其它的一些東西。

不管是從目的性,還是從自身安全的角度來講,這兩種確實是不適合去上墳的,如果家裏都有只有這兩種人去上墳的話,那麽顯然,家中人丁不興旺,或者是家道中落了。

女婿爲啥不能上墳?

很多人對此很不屑,認爲這個就是迷信,不需要去了解,正所謂一個女婿半個兒,怎麽上墳就辱先人了呢?這裏筆者不得不說一嘴,這些俗語,在特定的時候,它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社會的發展,從而不適用了而已。

試著想一下,我們往上數一代或者是兩代,父母那一輩,或者是爺爺那一輩,家庭成員肯定是比較多的,兄弟幾個,甚至是十幾個的都有,那家沒有兒子?祭祀的時候,自然由家裏的兒子去祭祀,此時如果是女婿去祭祀的話,那可真是辱兩家的先人,自己的祖先不去祭祀,去祭祀外姓的祖先。

其次,以前的交通可不像現在這麽發達,從A地到B地,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甚至是小半天的時間,去祭祀的時候,本來又是山上,就會更加的不順利,所以女婿自然是不用去上墳。

如今看來,這些也就是在以前適用,現在獨生子女很多,女婿祭祀那也是常有的事情,壓根也不必放在心上,正所謂女兒、兒子,都是兒,都有追思,懷念親人,同時希望祖先庇佑的一個權力,這個也是正常的一個情緒表達。

4 阅读: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