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女王吳健雄,爲美國造原子彈,墓碑卻刻著: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史海任我行 2024-05-04 13:49:49

1945年8月6日上午,廣島市區一片祥和,雖說日軍在各大戰場已經兵敗如山倒,但國內的居民依然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

突然,防空警報嘶鳴了起來,人們不約而同的朝天上看去。自從硫磺島戰役之後,美軍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便從未停息,人們對防空警報早已免疫。

這次空襲與以往不同,以往都是轟炸機鋪天蓋地,地面一片火海,但這一次,天上只有一個小黑點。廣島市民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悠閑的在公園裏踱步。

這是一架B-29轟炸機,隨著彈倉的艙門緩緩打開,一顆大型航彈被投了下來。這顆航彈隨後在空中爆炸,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沖擊波將汽車吹的到處亂飛,爆點附近的居民瞬間化作一縷青煙。

從空中看去,整個廣島都被耀眼的光芒籠罩,飛行員目瞪口呆,他從未見過威力如此驚人的炸彈。

這便是第一顆被用于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爆炸時的場景,原子彈的應用加速了二戰結束的進程,鮮爲人知的是,這顆爲人類帶來和平的炸彈背後,竟然還有一名中國女子的心血。

亂世中出生的女豪傑

1911年,武昌城內的槍響標志著統治中國近300年的清王朝走向覆滅。次年,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袁世凱手握實力強悍的北洋軍,成爲了中國走向民主社會的最大阻礙。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後,推行帝制,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反袁運動此起彼伏。

面對支離破碎的中國,愛國人士們無比痛心。原同盟會成員們無不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感到憤怒,他們積極參加反袁運動,爲中國的未來抛頭顱灑熱血。吳仲裔就是倒袁大軍的一份子。

這一年,中國革命前途渺茫,但吳家卻有了喜事,5月31日,吳仲裔的二女兒出生,看著可愛的女兒,吳仲裔的內心有了一絲慰藉。

吳家的後代均被“健”字輩,吳仲裔希望他們都能成爲未來中國的棟梁,所以後代的名字按照“英雄豪傑”四個字來排列,長子名爲“吳健英”,所以剛剛出生的女兒取名爲“吳健雄”。這個名字略顯男性化,但卻包含了父親對女兒的期望。

吳仲裔曾就讀于南洋公學,在這所新式學堂裏,他較早的接觸到了西方國家“民主自由”的思想。

1913年,袁世凱當上了臨時大總統,手握大權後開始清除異黨,獨裁專政。吳仲裔與同僚們一起參加了“二次革命”。

但由于北洋軍實力強大,“二次革命”以失敗而告終。從此之後,吳仲裔返回了家鄉浙江,開辦了一所名爲“明德學校”的新式學堂,妻子樊複華協助丈夫處理校務。

由于吳仲裔思想開明,所以吳健雄從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那個時代國民的思想尚未完全開化,很多家長並不支持女孩上學。所以吳健雄從小就被灌輸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在父親創辦的學堂內,吳健雄開朗大方,與班裏的男同學打成一片,絲毫看不出中國傳統女子的保守。除了性格開朗之外,吳健雄樣貌出衆,成績優異,很快便成爲了其他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從明德中學畢業後,吳健雄進入了蘇州的一所小學當老師,以吳健雄的才華,完全能夠勝任這一崗位,而且學校給她的待遇也並不低。

但是,吳健雄的人生目標可不僅僅是當一名小學老師,她向父親表達了希望上大學,繼續學習的願望。

女兒有很高的志向,吳仲裔非常欣慰,他立刻聯系上了自己的故友——胡適。胡適曾經在明德中學當過老師,對吳健雄的印象非常深刻,離開明德中學後,胡適被中國公學聘請爲校長。

胡適建議吳健雄報考中國公學,畢竟這是民國時期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胡適與吳仲裔私交甚厚,但胡適並沒有爲吳健雄“開後門”,吳健雄通過常規的渠道參加了中國公學的入學考試。

考試的科目以策論爲主,即對目前時政發表自身的看法。考試時間爲三個小時,但吳健雄才思泉湧,只用了兩個小時便交卷。

閱卷一律采取匿名的形式,當胡適看到吳健雄的文章後,深深的被其吸引,此文章觀點獨特,邏輯嚴密,筆迹工工整整,胡適直接爲這篇文章打了滿分,同時吩咐秘書:“查清楚寫這篇文章的考生是誰,我要見見他。”

胡適以爲,如此磅礴大氣的文章,應該是出自一個男生之手,但當曾經的學生站在自己面前時,胡適大吃一驚:“我真沒想到這篇文章是你寫的。”

見吳健雄的寫作能力如此出色,胡適以爲她會和自己一樣,成爲一個國學大師。然而,吳健雄卻說:“我想學習物理專業。”

從此之後,男生紮堆的物理系便多了一個留著短發的女學生,在中國公學讀書的日子裏,她把實驗室當成了自己的家,她用成績證明,理科方面,女生不比男生差。

除了在學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之外,吳健雄還是個有血性的愛國人士。九一八事變後,她不懼軍警的威脅,與同學們走上街頭,高喊抗日口號。

大學畢業後,吳健雄成爲了浙江大學物理系的一名助教。但是,彼時的中國兵荒馬亂,現有條件已經不能支持她在學術上取得更高的成就了,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原子彈之母

1936年,吳健雄獲得了赴美留學的機會,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並成爲了物理學泰鬥勞倫斯的門生。

1939年,納粹德國閃擊波蘭,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歐洲,兩年之後,美國也被卷入了二戰。

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指導下,美國物理學家認爲,原子核內存在著巨大能量,如果有一種武器能夠將原子核內的能量釋放,那麽這款武器必將改變如今戰場的形勢。

就這樣,曼哈頓計劃應運而生,作爲曼哈頓計劃的牽頭人,奧本海默網羅各大高校的人才,由于吳健雄曾經發表過的一篇論文,嚴密的論證了核裂變的發生條件,奧本海默認爲該女子潛力無窮,並把她召入麾下。

作爲曼哈頓計劃中的唯一華人女性,奧本海默分配給了她一個艱巨的任務——研究濃縮鈾的提取。吳健雄在實驗室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終于找到了提取濃縮鈾的有效方法。

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同時,吳健雄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1942年,她與一名叫作袁家骝的學者結爲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袁家骝的爺爺正是當年被萬人唾罵的袁世凱,當年吳仲裔可是“反袁運動”的堅定擁護者,按理說袁家與吳家應該不共戴天,他們兩個是怎麽走到一起去的呢?

其實袁家骝與袁世凱有著本質的不同,袁家骝是個崇尚民主的學者,他來美國學習,也是爲了將來用知識改變中國。

美國學習期間,沉穩踏實的吳健雄一直吸引著袁家骝,起初吳健雄對袁家骝的身份心存芥蒂,但隨著兩人的交往日益密切,她發現袁家骝不僅能夠非常理性的看待爺爺的錯誤,在學術方面也與自己不相上下,于是兩人墜入愛河。

由于曼哈頓計劃是個秘密項目,新婚之際,吳健雄很少回家,與丈夫的溝通也非常少。袁家骝對此非常理解,從來不去打擾妻子的研究。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墨西哥試爆成功,奧本海默十分興奮的說道:“如果沒有她(吳健雄)的付出,曼哈頓計劃不可能這麽快就取得成功。”很快,吳健雄便在美國學術圈聲名遠揚。

二戰結束後,吳健雄繼續在美國從事科研工作,由于學術上的較高成就,吳健雄被獲得了諸多稱號,比如物理學第一夫人、東方居裏夫人、原子彈之母等等。

1956年,楊振甯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理論”,該理論一經提出,二人便成爲了衆矢之的,許多物理學專家稱他們是嘩衆取寵,在某些物理學的學術會議上,甚至不願與二人同席。

爲了證明這一理論,楊振甯與李政道找到了吳健雄,吳健雄進行了無數次試驗,最終證明了這一理論。後來,楊振甯和李政道憑借“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吳健雄作爲證明這一理論的關鍵人物,卻在頒獎典禮上未被提及。吳健雄對此毫不在意,她說:“我研究科學是因爲我喜歡,不是爲了獲得什麽獎項。”

心系祖國

即便如此淡泊名利,吳健雄依然遭到了許多人的謾罵,主要原因是她加入了美國國籍,其實這些人一直對這個偉大的女人心存誤會。

自從來到美國那天起,吳健雄便始終心系祖國。在留學生的圈子裏,吳健雄是個異類,其他留學生都在試圖融入美國社會,但吳健雄從未在這方面耗費精力,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學術研究上。

飲食方面,吳健雄一直都是吃中餐,並不是因爲接受不了西餐,而是因爲中餐更能勾起她對中國的回憶。

交流方面,許多留學生在與同胞交流時都會時不時的賣弄學問,一句中國話裏,夾雜著幾個英文單詞。

吳健雄對此嗤之以鼻,她認爲,中文就是中文,英文就是英文,這種說話方式令人作嘔,是對中華文化的亵渎。

最能體現的吳健雄中國心的便是穿著方面了,她在美國最常穿的就是代表中國女性的旗袍。

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吳健雄曾受到了杜魯門的接見,按理說出入白宮這種場合應該身著比較正式的西服,但吳健雄穿著的依然是旗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吳健雄多次想要返回中國,支援祖國抗戰。

多虧袁家骝苦口婆心的勸說,她才留在了美國:“我們是科研人員,科研人員也有報效國家的方式。我們現在回國,不僅不能給國家帶來貢獻,反而會成爲政府的累贅,而且一旦回國,學術道路也就中斷了。”

正如袁家骝所言,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炸碎了日本侵略者“一億人玉碎本土”的決心,或許這就是科研人員報效國家的方式。

隨著吳健雄在科研領域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多,她也進入了國家級研究機構工作,美國有很多實驗室有一個硬性條件,必須是美國國籍,爲了在學術領域更上一層樓,吳健雄加入了美國國籍。

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吳健雄終于回到了故土,她先後與周恩來、鄧小平、鄧穎超等國家領導人見面,出席各種宴會時,她依然穿著那件熟悉的旗袍。

之後的幾年裏,吳健雄回國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她擔任的中國多所高校的名譽教授,促進了中美兩國學術交流,推動了中國物理學的發展。

爲了紀念她的貢獻,中國物理學會設立了“吳健雄物理獎”,用于獎勵40歲以下具有較高學術成就的物理學研究者。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發現的第2752號小行星命名爲“吳健雄星”。

結語

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在美國紐約病逝,享年85歲。臨終前,她留下了唯一的遺願:“我死後,一定要把我的骨灰葬在中國。”

經過國家的批准,一年後吳健雄的遺願得以實現,她的骨灰被埋葬在了明德學校的墓園中,她再次回到了學術生涯開始的地方。她的墓碑上刻著:“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個永遠的中國人。”

吳健雄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她始終都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她是物理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星。同時,她也是中國的驕傲,博大的愛國情懷爲中國的科研人員樹立了榜樣。

1 阅读:282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0:19

    偉大的女士!所有女性的榜樣!

  • 2024-05-04 18:26

    向吳健雄致敬,中國有你們前輩才有我們今天[點贊]。不贊大款,不贊明星只贊中國軍人和向中國做出貢獻的科學家。

  • 2024-05-04 20:52

    致敬偉大的女士,國士無雙。原子彈之母,吳健雄女士!![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4 18:10

    真正有中國心的中國人[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4 19:34

    聰明的中國女性,成功了還不忘祖國[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鼓掌][鼓掌][鼓掌]

  • 2024-05-04 15:49

    吳健雄是袁家骝夫人吧。

  • 2024-05-04 19:14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女士!國士無雙,致敬先輩![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