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場沙灘酒會,“特而美”的茅台葡萄酒與誰共鳴?

雲酒 2024-04-17 22:01:05

像茅台引領著白酒行業發展,茅台葡萄酒也在葡萄酒領域擔負起了引領、示範的使命。

在過去幾年裏,茅台葡萄酒一直以“奔跑”之姿呈現中國葡萄酒積極向上的力量,以逆勢上揚的能量描繪中國葡萄酒向前發展的希望。

進入2024年,茅台葡萄酒更是動作頻頻。

在“雙節”旺季中拿下銷售額同期增長94%的成績,于2024春季FIWA法國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上斬獲獎項,推出龍年生肖酒持續演繹東方美學,冠名黃河168超級挑戰賽品讀華夏文化根源……

如今,又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再現中國葡萄酒文化與美學盛宴,這就是在4月16日舉辦的茅台葡萄酒之夜沙灘酒會。

█ 一場沙灘酒會,怎樣實現“美的共鳴”?

這場沙灘酒會,可以說是茅台葡萄酒所舉辦的“粉絲嘉年華”。

透過于此,茅台葡萄酒會與粉絲構建起一個有溫度的情感共同體,在傳承茅台匠心、弘揚東方美學之中,展現出中國葡萄酒的文化內涵和品質實力。

而且,茅台葡萄酒還充分呈現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將海南風情與海島文化融入到活動之中。

業內人士認爲,這是一種因地制宜式的葡萄酒文化與美學的傳播,有助于提升葡萄酒在當地消費群體中的認知,進而提振葡萄酒消費。

這一過程,正是通過感受美、體驗美,從而實現走向美。

通過産品展示,消費者可感受茅台葡萄酒的外觀美;通過産品品鑒,消費者可體驗茅台葡萄酒的口感美。當二者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一種“美的統一”,就會促使其真正領悟茅台葡萄酒所帶來的“特而美”。

或許,這就是“美的共鳴”。

産生共鳴的根源,來自消費者對東方文化與美學的認可。茅台葡萄酒所踐行的“特而美”發展之路,就是在展示東方葡萄酒的獨特韻味和品質魅力,上個月發布的龍年生肖酒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龍年生肖酒不僅傳承茅台文化之美、彰顯茅台品質之美、展現茅台價值之美,更反映了茅台葡萄酒的堅持之美。

█ 茅台葡萄酒的長期主義

茅台葡萄酒的堅持,主要體現在其矢志不移地打造“新世界葡萄酒的東方典範”。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葡萄酒行業完成釀酒總産量30萬千升,同比增長3.4%;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0.9億元,同比增長4.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2億元,同比增長2.8%。

數據的平穩上行,使得行業呈現出弱複蘇的態勢。有媒體評價,在行業回暖趨勢明顯的背景下,釀造中國風土和中國風格將是中國葡萄酒産業的發展核心之一。

這恰是茅台葡萄酒一貫的堅持:

産品上,堅持釀造適合國人口感的葡萄酒。茅台葡萄酒以茅台集團“五匠質量觀”爲要求,秉承品質至上的原則,確立“全球選,茅台釀,莊園藏”的産品方針,采用獨有的盤勾釀造工藝以及嚴格的質量把控,釀造符合中國人口味的高品質葡萄酒。

“要不斷探索適合國人口感的葡萄酒。”茅台葡萄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春風如此說道。

品牌上,堅持塑造“東方典範”價值體系。一是推出具有東方特色的葡萄酒産品;二是舉辦具有東方葡萄酒韻味的活動,打造“奔跑的茅台紅”“山海會客廳”等自有IP;三是制定具有東方特色的葡萄酒質量標准。

有行業專家表示,長期主義贏得時間福利的關鍵,在于“從不斷的小勝中積累核心能力”。就比如茅台葡萄酒,在不斷的市場探索中塑造“東方典範”形象。

█ 撬動葡萄酒行業的茅台樣本

無論是塑造“東方典範”,還是傳達“特而美”,都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而這或許是中國葡萄酒尋求增量的一條重要路線。

OIV數據顯示,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有0.6升,遠低于全球人均消費量。

基于此而言,中國葡萄酒的增量空間顯然是極其廣闊的。但是,爲什麽長期以來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沒有明顯增長呢?

有行業資深人士分析,中國葡萄酒的消費場景仍然比較局限,同時也缺乏大衆化的葡萄酒文化普及,因此導致了市場消費的驅動力不足。

如此來說,就需要提升葡萄酒的大衆消費,擴大消費增量。

茅台葡萄酒在塑造“東方典範”、傳達“特而美”的道路上,就采取了多種方式來拓寬中國人的葡萄酒飲用場景與普及葡萄酒文化。

一如茅台葡萄酒推出的“煮酒悅生活”幹紅禮盒裝,佐以社交平台上#煮酒悅生活#的話題互動,就是站在消費者的需求而提出的,在探索中國葡萄酒新品味方式的同時,啓動了一條線上線下聯動的“特而美”傳播路線,最大限度地觸及目標用戶,從情感上建立鏈接;

又如“我是茅台葡萄酒品鑒師”IP的打造,通過宣揚符合中國人飲酒習慣的葡萄酒文化,打破葡萄酒爲消費者限定的“門檻”,糾正葡萄酒與中國人飲酒文化與習慣之間的偏差。

假以時日,中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必然會實現有效增長。屆時,茅台葡萄酒也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4

雲酒

簡介:捕捉酒業動態,觀察酒業趨勢,做酒業思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