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出手,商家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電商報 2024-03-12 11:56:09

京東再度升級春曉計劃

發布財報還沒幾天,京東又有新動作了。

今日,京東“春曉計劃”再度升級,商家不僅能0元快速開設網店,更可1分鍾輕松成爲店主。同時,平台還提供豐富的AI工具,助力商家高效生成圖文、視頻及直播內容,從而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最高可達50%。

圖源:京東黑板報

其中,“0元開網店”與“1分鍾當老板”等舉措自去年年初便已開始實施,在當時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數據顯示,2023年,京東第三方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88%,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4.3倍。

而今,隨著春曉計劃的進一步升級,京東在保持以上舉措的同時,似乎開始將重心轉向AI技術的落地應用,以期爲商家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運營支持。

爲什麽這麽做?其中一方面原因便是AI電商時代的來臨。

“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去年11月末,馬雲在阿裏內網的一次罕見發言,讓“AI電商”這一新興概念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隨後,阿裏、京東、抖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投身于AI電商的浪潮之中。京東作爲其中的佼佼者,已經積極采用數字人直播、AI外呼等先進技術,爲衆多商家提供高效的品牌營銷支持。

京東集團副總裁何曉冬在之前的采訪中也透露,京東通過AI技術爲商家生成文案,取得了顯著成效,帶來了千萬級別的收入。

另一方面,自去年起,京東的“自營+POP”模式就已共同承擔起推動低價策略的重任。

尤其在POP領域,京東積極尋求擴大POP商家的供給規模。通過精心策劃並推出“春曉計劃”,京東成功吸引了大批商家入駐,使得2023年第二季度新增商家數量的同比增速高達417%。

結合這兩個方面來看,本次春曉計劃的升級正是爲了充分發揮AI技術的優勢,進一步強化京東的低價策略。

回顧京東在低價策略上的這一年發展曆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2023年,京東都在不遺余力地推行低價戰略。

從上線百億補貼頻道,到高層人事調整,將京東CEO由徐雷換爲許冉,再到公開喊話拼多多直接比價,這一系列舉措無不體現了京東在低價競爭中的決心與態度。

懷著這樣迫切的心情,京東努力奮鬥了一年,終于取得了些許成效。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京東集團四季度收入爲3061億元,同比增長3.6%;全年收入達到10847億元,同比增長3.7%。

圖源:京東

盡管收入增長並不突出,但京東在淨利潤方面的表現卻並相當亮眼。財報顯示,2023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242億元,同比增133%;調整後淨利潤爲352億元,同比增25%。

從長遠角度來看,京東堅持低價策略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如今,隨著AI電商的崛起,京東需要緊抓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才能讓低價策略帶來更大的增長可能性。

藏在低價裏的隱憂

當然,萬事萬物都有其兩面性。

京東采取低價策略一年來,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去年3月,京東效仿拼多多的做法,在首頁上線了“百億補貼”,並特別推出了“買貴雙倍賠”全新規則。

圖源:京東App

那個時候,京東直接向消費者承諾,若在他們平台購買帶有相關標識的商品實付價格高于拼多多百億補貼或天貓等其他平台,消費者則有權在下單當天申請獲得雙倍差價的補償。

但即便京東付出了這樣的努力,每當大家提及百億補貼時,消費者的第一反應仍然是拼多多。

不僅如此,春曉計劃降低了商家的入駐門檻後,京東平台上的商品質量開始出現參差不齊、真假難辨的情況,這與京東長期以來樹立的高品質服務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對京東的品牌聲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根據黑貓投訴平台的信息,有消費者從京東自營旗艦店購買的品牌手機存在明顯瑕疵,然而商家卻以商品已拆封爲由拒絕退換貨。

圖源:黑貓投訴平台

另外,還有消費者反映,在京東購買的迪奧香水經鑒定爲假貨,經過多次溝通,盡管香水被退回,但訂單卻被取消,導致消費者無法再次申請退貨,陷入維權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僅退款”服務逐漸成爲電商平台的標配,京東也積極跟進並加強了相關政策的實施。

京東的“僅退款”服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京東“僅退款”服務因缺乏健全的糾紛調解機制,未嚴格界定適用範圍,易被惡意利用,並導致商家與消費者溝通不暢,影響品牌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同時,過于寬松的退款政策也可能引發濫用和欺詐,損害商家利益並擾亂市場秩序。

綜上來看,京東低價策略實施一年以來,其實際效果與淨利表現相比,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差距。

話雖如此,低價策略並非萬能解藥。對于京東而言,産品質量始終是第一位的,這才是長久發展的關鍵。

這也是爲什麽京東在推行低價策略的同時,還致力于構建一套以倉爲核心,全面滲透到供應鏈各環節的全供應鏈解決方案,持續優化産品質量的根本原因。

總之,京東的低價策略所帶來的隱患不容忽視。要想徹底消除這些隱憂,恐怕恐怕無法在短期內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時間的持續努力。

走出同質化競爭的怪圈

在電商平台的發展征程中,最令人擔憂的並非各種隱憂,而是同質化競爭導致的成長空間受限。

那麽,爲何會如此呢?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低價競爭。

我們都知道,低價競爭往往會使電商平台陷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各大平台爲了爭奪市場份額,一般都會采取降價策略,並通過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但這種競爭方式往往會忽視産品質量和服務的重要性,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不斷下降。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中小商家們如同身處戰場,竭盡全力以求生存。他們不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價格的風吹草動,還要靈活調整自身的供應鏈和成本結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這無疑讓電商平台之間的競爭難度大大增加。

由此可見,當衆多電商平台競相采取低價策略,市場競爭逐漸演變爲同質化競爭時,不僅削弱了電商平台的創新動力,還可能導致産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下降,進而損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長遠來看,電商平台應當摒棄這種短視的競爭方式,轉而注重提升産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差異化競爭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睐和信任。

同理,盡管AI技術的崛起爲電商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電商平台也將面臨同質化競爭的挑戰。

此時,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找到破局之路,就成爲了電商平台最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不管怎麽說,在面臨同質化競爭與差異化競爭的抉擇時,相信任何有遠見的電商平台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而非前者。

作者 | 李響

4 阅读:1032
评论列表
  • 2024-03-13 07:46

    京東向拼夕夕看齊,爭當拼夕第二!可悲!

  • 2024-03-13 02:35

    我覺得這樣的挺好。市場上就應該有多家供應商存在,才能讓市場有序發展,有競爭才能逼迫大家不斷進步。而且各自也主攻自己擅長的,也不影響。追求品質、便捷、效率的中産階層用京東。不那麽講究,追求價廉的下沉市場群體用拼多多。

  • 2024-03-13 06:19

    京東去年下調派費10%,今年又下調10%-15%,能不盈利嘛,都是下面配送員的血汗錢

  • 2024-03-12 19:09

    京東向拼夕夕看齊,爭當拼夕第二!可悲!

電商報

簡介:電商行業信息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