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承載著生命的希望嗎?

天文在線 2024-05-10 21:18:16

從金星遠古時與地球類似的板塊構造中能尋覓到生命的痕迹嗎?

曾幾何時,作爲太陽系最熱的星球,板塊形成,是否意味著生命存在過?

金星的一張處理後圖像中,這顆地獄般的星球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不禁疑問它曾經有生命嗎?(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新的研究表明,數十億年前金星有類似地球的板塊構造。這一發現建立了一種認知,即太陽的第二顆行星:一個炙熱的世界,與生命存在的可能。

溫度足以融化鉛,太陽系內幾乎沒有生命的迹象,包括最簡單的生命形式。根據最新研究,金星在最初如此與衆不同,研究這項工作幫助我們了解星球的進化曆史,也幫助科學家專注于尋找宇宙中其他地方的生命。

布朗大學研究究小組通過大氣數據收集和計算機建模發現了金星潛在的板塊構造曆史。結果表明,金星目前的大氣環境組成成分和地表面壓力極可能是在大陸板塊相互推動、外力導致拉動和滑動的情況下才形成。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休斯頓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科學家馬特·韋勒在一份聲明中說:“一個重要的結論是,我們很可能在同一個太陽系中有兩顆行星在板塊構造機制下運行——這種構造模式使得我們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生命得以存在。”

在這顆星球上,數十億年中,催生了很多類似地球的地質特征,

地球邪惡的孿生兄弟

在數十億年漫長的曆史中,構造過程刺激了地球上許多地質特征的形成,包括大陸和山脈。地球上的板塊運動同時,化學反應使地球表面的溫度漸漸穩定,生命的出現成爲可能。

行星表面有867華氏度(464攝氏度)的金星與地球區別顯著,被稱爲“地球的孿生兄弟”,距離地球最近,對于不同的進化,普遍認爲是金星表面只有一個板塊,一個幾乎沒有變化的“停滯的蓋子”。可能,它限制了星球運動以及氣體從金星內部泄漏到大氣中。

韋勒和他的同事們則認爲,這顆與地球大小、質量、體積和密度相似的行星,可能在35億到45億年前發生了運動。也解釋了今天在其大氣中看到的豐富的氮和二氧化碳。

當根據停滯蓋假說對金星進行建模時,科學家們發現他們無法得出金星大氣中元素組成的結論。考慮早期形成的演變,研究小組意識到,板塊構造在數量和變化程度上是有限的。僅僅是這些板塊的存在就增加了古代金星與地球的相似性發生根本差異之前已經具備微生物生命的可能性。

從太空看地球。(圖片來源: 歐洲航天局/歐洲氣象衛生組織)

這一發現也爲在宇宙其他地方尋找生命描繪了一幅更爲複雜的前景。與“我們所看到的行星是否支持生命”的二元選擇不同,科學家們可能不得不開始思考一個世界過去地質的細微差別。這將對其他太陽系天體的研究産生影響,比如木星和土星的海洋衛星——尤其是木衛二,因爲類似地球的板塊構造,以及對太陽系外行星或圍繞太陽以外的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研究。

該研究的合著者、布朗大學地球、環境和行星科學助理教授亞曆山大·埃文斯(Alexander Evans)說:“到目前爲止,我們一直在考慮二元結構的構造狀態:對或者錯,在地球的曆史裏,要麽是對的,要麽是錯的。”“這表明行星可能在不同的構造狀態中過渡,這實際上相當普遍。地球是個例外。一些行星在非適居性和適居性之間過渡,而不僅僅是處于宜居穩定狀態。”

帕克太陽探測器發現,金星上的“閃電”可能根本不是閃電

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DAVINCI任務在2031年左右發射探測器穿過金星大氣層時,該團隊的發現可能會得到證實。現在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是什麽導致了金星板塊構造的變化,爲什麽金星的條件與地球的條件如此大相徑庭?

韋勒說:“這將是了解金星、它的演變以及最終地球命運的下一個關鍵步驟。”“什麽樣的條件會迫使我們在類似金星的軌道上移動,什麽樣的條件可以讓地球保持宜居狀態?”

BY:Robert Lea

FY:jan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05-12 05:43

    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理論推測地磁反轉,地球生物大滅絕)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 光是電磁粒子。危險在于,太陽發射更多負光子將導致其正的靜電持續增長(十分緩慢但不可逆轉),地球接受負光子帶負電(靜電自旋産生地磁場),太陽地球間電和磁都是引力,到了一定階段,地球太陽距離處于低谷,地球高溫,太陽內部靜電斥力破壞它的結構穩定。在某些擾動條件下,太陽耀斑大爆發(正電物質)射向地球,熱不可當,伴隨隕石,生物大滅絕。然後地球由帶負電逐漸轉向正電,地磁反轉,地球因電磁力反向遠離太陽,靠近月亮,漫長冰河期,新的造山運動。。。不斷周期循環。下一個滅絕與冰河期已經不遠了,觀測太陽的變化很重要………如果爆發時間不長,就有可能設法躲過滅絕災難(學習老鼠)。迷信騙子悖論斯坦將導致人類無法逃脫第六次地球生物大滅絕。………有趣的是,地磁場有微小的24小時周期變化,且與太陽時辰直接相關。詳見論文“新沂台和馬陵山台地電場日變化及潮汐響應初步分析”

天文在線

簡介:發布與天文相關的一切天文科普知識文章以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