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富人費率再降,規模和收益也開始回升,是否還值得信任呢

芸希 2024-04-24 07:11:14

隨著股票市場的企穩反彈,公募基金也開始回血,無論是規模還是收益都在回升。于此同時,公募基金還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那就是費率又要下調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公募基金又可以買了呢?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公募基金的表現,實在是不太盡如人意,甚至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連續兩年虧損。

其中表現最差的就是與股市相關性大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雖然這兩類基金占公募基金的規模比例才23%左右,但對公募基金收益的影響卻很大。公募基金之所以會連續兩年虧損,這兩類基金是罪魁禍首。

而在股票市場回升之後,這兩類基金也終于開始了大幅回血。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規模,環比增加了7243億元,其中股票基金增加了4696億元,混合基金增加了2547億元。

除了規模外,二者的單位淨值也出現了回升。其中股票基金的單位淨值大漲了16.8%,混合基金的單位淨值也漲了8.9%,回暖迹象明顯。

在規模和收益都開始反彈時,公募基金又傳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部分費率將有望下調。根據證監會發布的最新規定,從7月1日起,將下調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同時還將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傭金分配比例上限由30%下調至15%。

這兩項費率的下調,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都算是利好。降低基金股票交易傭金費率,可以降低基金投資股票的成本,其實也就是爲基金投資者節省成本。

而下調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傭金分配比例上限,可以防範基金公司與證券公司之間的利益輸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這並非公募基金首次降費,在此之前,公募基金還對管理費、托管費進行了下調。降費之後,每年可以爲投資者節省差不多200億的成本。

那麽,收益回暖、費率下降的公募基金,是否還值得信任呢?

公募基金的繼續降費,雖然是由監管機構主導的,但這也是基金管理人們的一次自救。

由于此前公募基金的收益表現不好,投資者對于公募基金高位接盤、做空自己等質疑得不到合理的解釋,以致對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及職業道德都産生的懷疑,基金在投資者中的信任度大降。就算收益回升,新基金的發行仍然比較困難。

而降費就是給投資者讓利,相信基金管理人肯定希望通過此舉,能讓投資者重拾對基金的信心。

只不過,這樣的讓利,雖然看起來是讓基金管理人做出了很大犧牲,但對于投資者來說,恐怕並不會太在意,因爲費率的下調對基金收益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比如基金的管理費由1.5%下調至1.2%,可爲投資者節省0.3%的成本,對于股票類基金來說,節省下來的成本,可能還沒有股票基金一天的波動幅度大。

所以,想要讓投資者徹底恢複對基金的信心,除了需要基金經理拿出亮眼的績效外,恐怕還需要能有效地規範基金管理人的行爲,確保不能有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出現才行。

0 阅读:2

芸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