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農商行換帥後首份年報:總資産突破5500億,助萬億之城再出發

先利深水 2024-05-15 18:30:35

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在大名鼎鼎的江蘇“十三太保”之中,常州不論是人口還是面積均處下風。可誰也沒想到,一度被調侃爲“蘇南小透明”的常州,卻在2024年伊始驚豔全國——新晉全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

“萬億之城”離不開本土地方法人機構的鼎力支持,而區域經濟的快速擴張,也爲江南農商行提供了絕佳發展機遇。

今年2月18日,江南農商行獲得常州市委市政府頒發的“特別重大貢獻獎企業”“現代服務業五星級企業”“納稅百強企業”,該行黨委書記莊廣強獲評“現代服務業明星企業家”。

近日,該行迎來莊廣強上任後首份年報:2023年,總資産突破5500億元,繼續問鼎江蘇最大農商行,營收與淨利潤均居江蘇農商行之首。

傾囊相助“萬億之城”,本地貸款投放大增37%

總部位于常州的江南農商行,成立于2009年12月31日,是全國首家地市級股份制農商行;2015年6月,控股子公司江南金融租賃開業,填補了常州金融租賃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空白。

截至2023年末,該行下轄197家網點(本地173家、異地24家),實現了常州本土全覆蓋,同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省內淮安、蘇州、宜興、靖江等7個地、縣級市。

從資産規模來看,江蘇最大農商行去年又長大了。繼2022年首次突破5000億大關,2023年該行總資産再上台階達到5535.86億元,同比增長8.33%。

其中,該行存款余額達到4096.51億元,同比增長11.09%;貸款余額3458.43億元,同比增長12.84%。存貸款總量持續保持全省農商行和常州銀行同業市場第一。

在信貸投放區域方面,江南農商行爲助力“萬億之城”幾乎拼盡全力。2023年,“大本營”常州地區貸款金額同比增長37.23%至3417.73億元,占總貸款比重同比大增17.56個百分點,達到98.82%,占常州銀行同業市場份額約1/5。

來源:江南農商行2023年報

對于今年的計劃,江南農商行在年報中,2024年總資産目標增速在6%左右,各項存款、貸款增速在10%左右。這意味著,早則年底遲則明年上半年,該行總資産有望突破6000億大關。

綠色貸增近1.6倍,本地制造業貸款領跑同業

每一次産業風口,都是城市洗牌的機遇,常州就是一座被新能源成就的萬億之城。

數據顯示,2023年,常州新能源産業産值超7680億元,動力電池領域産業鏈完整度達97%、居全國首位。2023胡潤中國新能源産業集聚度城市榜顯示,常州新能源投資熱度集聚指數位居全國第一。

“新能源之都”常州自然是綠色金融的“沃土”。江南農商行抓住産業爆發商機,搭建全方位綠色金融組織架構體系,將更多目光投向城市低碳産業高質量發展及實體經濟綠色轉型賽道,不斷加大綠色産業信貸投放。

截至2023年末,綠色貸款余額125.7億元,同比大增157.1%,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46.2個百分點;落地碳減排支持工具再貸款資金3.3億元。

圍繞常州市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戰略,該行持續加大先進制造業、民營企業、專精特新、戰略新興産業等領域支持力度,爲建設“萬億之城”貢獻“江南力量”。

截至2023年末,該行本地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3%至642.2億元,居常州同業首位,完成市政府年度目標的121%。科技貸款余額289.2 億元,同比增長20.6%;專精特新及智改數轉貸款余額77.5億元,支持企業316戶。

普惠産品升級提檔,力促涉農小微做大做優

近幾年來,國有大行普惠業務持續下沉,“掐尖”與“掘根”同步推進,普惠金融的縣域市場環境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面對挑戰和變局,江南農商行尋找不同于大行的打法,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他們的基本打法就是堅持做小做散,深度聚焦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等,産品升級、營銷助力、效益補償等多措並舉,客群覆蓋面持續擴大。截至2023年末,該行信貸戶數27.4萬戶,同比增加1.3萬戶。

針對農戶、個體工商戶、企業職工等個人客戶,該行持續叠代升級拳頭産品“陽光信貸”,打造服務鄉村振興“一號工程”,以整村授信、整場授信、整圈授信爲切入口,“批發式”打造信用體系,助力老百姓實現從“抵押擔保才能貸”到“誠實守信就能貸”的轉變。

截至2023年末,“陽光貸”余額143.1億元,已覆蓋常州521個行政村,預授信495.8億元,戶均授信16.3萬元;用信體驗戶新增37.6萬戶,有貸戶7.9萬戶153.7億元,同比增加2.7萬戶67.6億元。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2023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0.3萬戶,其中私營企業3.0萬戶、個體工商戶6.9萬戶。

相比蘇州外資企業多、無錫部屬企業較多,常州則以民企爲主。常州擁有80多萬家市場主體、6萬多家工業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中小企業。

根據本地企業特點,江南農商行創新發展“兩鏈金融”,以“融E鏈”産品爲抓手,認真打磨服務中小企業的“利器”。

“融E鏈”以核心企業爲基點,實現1+N供應鏈鏈上企業全覆蓋,生態圈衍生不再局限于貨物貿易鏈上供應商,而是向供應鏈、資金鏈、服務鏈的全生態圈發散營銷。截至2023年末,“融E鏈”貸款余額127.5億元,同比增幅242.3%。

截至2023年末,該行涉農及小微貸款余額2520.9億元,同比增長18.85%,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5.94個百分點;貸款占比73.55%,同比提升3.67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28.42億元,同比增幅11.93%,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19個百分點。

對于今年涉農小微貸款增速,江南農商行在年報中表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速超過各項貸款增速,戶數高于上年末數;涉農貸款余額逐年增長,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超過各項貸款增速。

營收淨利江蘇農商行居首,不良“雙降”

在力促區域經濟實現曆史性突破的同時,江南農商行的自身業績也在不斷創新高。

2023年,該行實現營收同比增長0.92%至126.47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2.73%至37.36億元,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均居江蘇農商行之首。

從人均産出來看,截至2023年末,該行人均資産1.5億元、人均存款1.2億元、人均貸款0.9億元、網均存款21.5億元、網均貸款17億元,均高于省聯社系統平均水平。彰顯江南農商行高效的經營管理能力。

對于今年收益指標,江南農商行在年報中透露,2024年營業收入增幅達到2%,淨利潤增速達到12%。

一家銀行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風控能力的高低。“控風險”是江南農商行2023年的工作重點,在年報中“風險”一詞出現了480次,比上年多了189次,足見該行的重視程度。

面對近年的市場環境的波動,江南農商行持續加大風險化解及不良處置力度,不良貸款率、不良資産率實現“雙降”。

截至202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02%,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不良資産率0.80%,同比大幅下降0.15個百分點。

而“資産安全墊”撥備覆蓋率爲302.90%,同比上升21.37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保持較好水平。

來源:江南農商行2023年報

憑借穩增的規模效益和紮實的風控,江南農商行影響力和行業地位顯著提升。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23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該行位列第257位,成立以來上榜13年,排名大幅提升311名。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0 阅读:36

先利深水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