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核導彈試射失敗,英媒甩鍋:這不是英國的錯,是美國之恥

邵永靈 2024-02-21 18:47:12

距離英軍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出海未果“身先死”還沒過去一個月,英國海軍又日常丟人了。

據環球網報道,20日多家英媒爆料稱,今年1月英國海軍“先鋒”號核潛艇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海域進行導彈試射演習時,一枚非武裝狀態的“三叉戟”導彈因第一級推進器點燃失敗,導致發射任務未能成功,最終導彈在離開潛艇後墜入海中。

在一衆爆料的英媒中,“海軍瞭望”網站給出了更爲詳細的報道:“先鋒”號是英國海軍維持核威懾力的四艘先鋒級核潛艇之一,可搭載16枚“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去年10月“先鋒”號前往美國進行演示和試航訓練,以便爲今年1月底的導彈試射任務做准備。

今年年初,“先鋒”號在美國港口停靠

報道稱,正常情況下,導彈在發射管的高壓蒸汽作用下離開水面後,第一級火箭助推器就應該迅速點燃,將導彈加速到18馬赫,然後飛向6000公裏外大西洋中部落點——這對于“三叉戟”來說,應該算是一次非常簡短的飛行,因爲該導彈的實際射程至少是這個距離的2倍。

但當天的真實情況正如上文所說,導彈的第一級火箭助推器未能成功點燃,發射任務剛開始就失敗了,用英媒的話說,導彈“撲通”一聲落入了水中。

現在的“先鋒”號鏽迹斑斑

不過比起導彈試射失敗,更讓英國海軍丟人的是,當天英國國防大臣沙普斯、海軍參謀長本·基等官員都在那艘“先鋒”號上。這次任務失敗也讓英國軍方顔面蕩然無存——英媒報道被曝光後,工黨立刻向保守黨政府發難,要求英國國防部確保這次失敗不會影響英國核威懾能力的有效性。

當然,更有意思的是,雖然目前導彈發射失敗的原因仍未查明,但英國媒體已經開始“甩鍋”。

“海軍瞭望”網站聲稱,這次試射任務未能成功不是英國的問題,而是美國的失敗,因爲“先鋒”號是在美國完成的升級,而“三叉戟”導彈雖然由英美共享,但主要生産廠家是洛克希德等美國軍工巨頭,此次試射任務的時間和地點也是五角大樓挑選的。

導彈發射失敗怪別人?

總之,“海軍瞭望”網站翻來覆去就一個意思:“三叉戟”導彈發射失敗既不是“專業的”英國海軍水兵操作失誤,也不是“先鋒”號核潛艇的問題,而是美國工業的失敗,因爲這枚導彈就來自于美國海軍的軍火庫。

但說實話,英國媒體找的這個借口實在太過蹩腳了。

“三叉戟”導彈是美軍海基核威懾力量中技術最成熟的産品,自上世紀90年代服役以來僅出現過10次發射失敗記錄,去年美國海軍成功完成了第191次試射。

爲啥美國海軍能成功呢?

而近些年“三叉戟”僅有的兩次試射失敗記錄,全是由英國海軍造成的,2016年甚至有一枚導彈脫離了預定航線,向美國本土飛去,也是得虧英軍操作人員及時啓動了自毀程序,否則英國就解釋不清楚了。

所以說,英媒忙著到處“甩鍋”前,其實應該回答一個問題:同樣一款導彈,爲什麽美國海軍就能發射成功,而英國海軍反而出現兩次失敗呢?難道導彈也會“看人下菜”嗎?

英國海軍出一次差錯還可以用一句“偶發情況”掩蓋過去,但隔三差五地不是航母出故障,就是導彈試射失敗,這就不能用“意外”來解釋英國海軍現在的狀態了。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