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神秘武器」具有強悍遠程打擊能力震懾匈奴重騎兵團

弧度漫談 2024-02-29 23:19:47

古代的遠程投射兵器有弓弩、投槍、投石機、飛斧等,其中以弓弩的應用影響最大。此二者,如果說弓是世界性的,那麽弩便帶有極其濃厚的東方色彩,是一種經典的中國武器。用于戰爭的弩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是中國古代在世界軍事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毫無疑問,中原地區便是使用弩最爲廣泛而持久的地區,弩的技術水平也很早就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談及古代的軍隊,總少不了手持強弩的弩手形象。弩在西漢時便已定型,故稱,的定義爲“裝有筋木角雙彎反曲複合弓,且配有帶刻度望山帶機郭漢式銅弩機的強弩” 。

弩(網絡圖片)

早在戰國時期,作爲戰國七雄的各國都已紛紛發明具有本國特色的弩用于攻堅作戰,而戰國七雄中,弓弩爲韓國和秦國最爲精銳。韓國以精度而聞名,秦國以射程遠而聞名,韓國的弓弩爲防禦而生,實爲尺度較小善于機動性防禦,而秦國弩炮大爲重型,以攻城略地爲主,善于攻堅。《戰國策.韓策一》“天下之,皆自韓出”。時期,弓弩已經廣泛裝備的軍隊中,弩的精確度和射程要遠遠高過于弓。根據戰國策記載能射600步,相當于600米的距離,這個距離應該是弩最高的。

而在時期,屬于遊牧民族,其生産技術實力薄弱,能造出的弓箭一般射程都不會超過300米,並且以騎射爲主進而精度性較差,需要一定距離內填補其缺點。于是在戰場上與弩隊的遭遇,必須通過突擊戰而不是比弓箭精准度和射程。沒有得比,一千弩手沒有3000騎兵是不能近身的,所以當時在戰場上十分懼怕的。以當時軍隊的步兵裝備,5萬步銳可敵10萬,可是主力不會輕易與主力交戰,步兵缺乏機動性,所以漢匈之戰主要是騎兵與騎兵之間的決戰。

強弩機(網絡圖片)

的騎兵每次也是主動出擊,縱橫領土3000裏,尋找戰機。強在騎兵善于遊擊戰,分割圍殲軍隊,其余在面對精銳大軍時都皆是烏合之衆。爲什麽難打,不是難在裝備上和士氣上,是難在糧食補給上,難在善于拖垮軍團上。總而言之,自戰國以來對弩持續不斷的發展,到發展到頂峰的改進成果,從唐朝後便漸漸失傳,最終在明朝回到了原點,因爲此時世界戰爭的主角將是火器。而弩離開了,隨它一同逝去的則是真正的一個鐵馬金戈、頗令人懷念的時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