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貧窮可能會加速大腦衰老

知新了了 2024-03-26 10:43:05

科學家發現,家庭收入低與大腦白質的快速衰變之間存在聯系。雖然這種白質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生活在貧困中似乎會加速這一過程。

來自瑞士洛桑大學和日內瓦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對751名年齡在50歲至91歲之間的人進行了分析,得出了這一發現。

在考慮了年齡、性別和一些關鍵的健康問題等因素後,研究發現,在核磁共振掃描中,貧困家庭的人大腦白質老化的迹象更多,在認知測試中的得分也低于富裕家庭的人。

研究人員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寫道:“這項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社會經濟暴露(家庭收入、最後已知的職業位置和生命曆程社會經濟軌迹)與成年中後期大腦微觀結構和認知表現之間的聯系。”

當涉及到在大腦中傳遞信息和信號時,白質是非常重要的,可用白質的數量對認知能力有影響。長期以來,生活在貧困中(或者如研究人員所說,處于“長期的社會經濟劣勢”)一直與健康狀況不佳和認知能力下降更快有關。

在這裏,研究小組想要仔細研究一下這可能是爲什麽,他們發現從每個神經元分支出來的纖維的數量(神經突密度)和這些纖維上的保護塗層的程度(髓鞘形成)似乎有助于白質更快地分解。

之前對大腦和社會經濟水平的研究主要考慮的是整體腦容量。現在已經確定了更精細的結構關聯,可以進一步研究它們背後的可能機制。

這項工作檢測了分子(主要是水)在大腦中移動的自由程度(平均擴散率),這似乎取決于髓磷脂的數量和神經元分支的密度,表明它們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家庭收入較高的人群中,這些白質腦老化的標志對認知表現沒有那麽大的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寫道:“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個體,即使具有更高的平均擴散率、更低的髓鞘形成或更低的神經突密度,也能保持認知能力。”

盡管觀察到身體上的變化,但似乎擁有更多的錢對認知能力下降起到了某種緩沖作用,這表明除了目前所看到的變化之外,還有另一種機制在起作用。

以前的研究還沒有仔細研究過大腦微觀結構和收入水平之間的關系,現在這種聯系已經被確定,可以進一步研究 —— 在更大、更多樣化的群體中,在更大的經濟差距中。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小組沒有檢查所有可能影響白質的各種社會和環境因素,例如抑郁症。總的來說,他們的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經濟狀況越好也意味著生活越健康。

研究人員寫道:“這些發現爲大腦解剖學和相關認知表現的社會經濟差異提供了詳細的神經生物學理解。”

這項研究發表在《神經科學》雜志上。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1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03-26 10:54

    研究表明 富裕可能會加速大腦衰老

  • 2024-03-26 10:55

    長壽老人都不是有錢人。

知新了了

簡介:專注于新知、科普及趣聞的傳播,日耕不辍,天天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