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國:曹操爲什麽不搞封建迷信

貪吃的駱駝 2024-05-13 09:15:32

公元184年,曹操因爲平定黃巾軍的軍功,而被朝廷任命爲濟南相。

曹操到任濟南相之後,史書對曹操的這段工作評價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也就是說當年曹操在任濟南相時做了很多實事,而據相關資料顯示,曹操當時幹的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廢除了當地流傳了好幾百年的淫祀。

那麽曹操當年爲什麽要這麽做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來解釋一下什麽叫“淫祀”,這裏的淫祀不是泛濫的紅燈區,或者極度開放的邪教信仰,而是指當地的封建迷信搞得很過度。

聰明人都知道,一個地方的封建迷信之所以會過度,一定不是封建迷信本身很靈很好,因爲俗話說的好:如果拜佛真的能有用,普通人怕是連廟門都進不去。

濟南地區的封建迷信之所以會過度,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當地的上層人物,可以通過舉辦泛濫的迷信活動圈錢。

那麽當地的百姓不知道真實情況嗎?

人家當然知道,要不然這塊地方爲什麽會是黃巾軍的重要兵源,但是老百姓知道了又有什麽用,胳膊你能擰過大腿嗎?

曹操當時要背景有背景,要激情有激情,所以他這才在任上掃清了當地危害了好幾百年的淫祀,不過當時的曹操不會想到,他當年的“沖動”行爲,會給他帶來一直讓他在亂世立足的精兵。

此外,根據傳世的資料顯示,曹操終其一生也沒怎麽搞過封建迷信,這在今天看來是有點奇怪的,因爲古代的上位者似乎都有搞封建迷信的習慣,有些人甚至是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那麽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麽呢?

華夏曾經流行過的三大主流宗教,分別是儒、釋、道。

儒家因爲和大一統的皇權結合的比較好,所以自漢武帝時期,儒家成了漢朝的“國教”。

因爲儒家對于封建統治下的皇權,有很好的維護作用,所以在儒家的幫助下,漢朝的統治延續了好幾百年。

儒家對于已經上位的劉家來說是有利的惡,那麽它自然對想挑戰劉漢皇權的人就不利了,曹操是有意取代劉漢統治的人,所以他自然不會推崇儒家學說,他在世時,甚至還搞出了一個“求賢令”。

而求賢令的核心觀點,就是和儒家的那套理論相沖突的。

佛教傳入華夏也很早,但是因爲儒家崛起之後,其它各教的生存空間都被壓縮,所以佛教東漢末年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影響力。

那麽這種相對“新”的宗教,曹操爲什麽不拿來用呢,要知道佛教雖然當時還沒崛起,它在後世可是能和儒家並列的宗教之一。

佛教的核心和儒家學說不同,它最核心的東西,是勸說信徒相信因果,這對于特定階段的統治者來說,是很好用的。

比如統治者打下了一塊新地盤以後,可以勸導當地人信奉佛教,讓他們相信,他們此後所受的壓迫,所吃的苦,都是上一輩子造的孽,如果他們想要來世過的好,那麽現在就要老老實實的認命贖罪。

統治者還可以利用佛教來削弱新地盤的實力(利用大量建設寺廟,削弱當地經濟,利用大量招募僧人,削弱當地人口),但這種損人利己的方式,不太適合自己要長久統治的根據地,而當時的曹操還沒有完整的“收複”華夏故地,所以佛教這種手段,他實在是用不上。

熟悉當時曆史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東漢時期除了儒家之外,信奉黃老之學的道教也比較流行,黃巾軍自不用提,就在曹操爲了自家的事業而拼搏時,同時代的漢中地區,就有一段時間是被張魯這個道家教主所有的,而且當年張魯管理漢中的時候,也在漢中大力推廣了道教。

那麽因爲青州黃巾軍而完成蛻變,張魯手上搶走漢中的曹操,爲什麽沒有好好利用道教呢?

據史書記載,漢朝建立之初,用的就是道家的核心黃老之學,那麽什麽是黃老之學呢?

簡單來說,就是順其自然,不過度幹預,很多初創的王朝剛開國的時候,都會明裏暗裏用這個理念,來讓新生的國家慢慢發育長大,但是這種思想相對比較保守,因此急于開拓進取的漢武帝就把他給停了,換成了更懂事的儒家。

曹操當年正在創業,需要的是積極進取,所以他當時不可能去推崇道家的那套學說,但是曹操去世以後,曹魏政權徹底建立起來時,曹魏集團的上層,就開始有了道教的相關記載。

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三大教的每一個,基本都只適合政權建立以後使用,而在前期的創業階段,三大教都是叢林法則的弟弟。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