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安基因2023年財報,看業績高台跳水

苕國土魚 2024-05-08 13:06:29

可能很多朋友有興趣,在疫情下風生水起的那些醫藥和生物制品公司,2023年的表現如何?其實我也挺關心這方面的內容,于就想通過幾期來把這類公司都簡單看一看。

廣州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達安基因)是以分子診斷技術爲主導,集臨床檢驗試劑、儀器和配套耗材的研發、生産、銷售爲一體的生物醫藥企業。在疫情下,達安基因的業績爆發,日進鬥金;在疫情後的首年又會是什麽表現呢?

2023年的營收暴跌九成,連2022年的零頭都不到了,甚至還明顯低于疫情前的各個年度。很多人可能預測到了他們的營收暴跌,但能跌得如此之徹底,還是多少有點出乎意料的。

達安基因沒有把其商品分成更細的類別,其實主要就是包括各種檢測試劑盒和分析系統在內的銷售收入下降了。爲了不至于讓主業的下跌顯得太過孤單,勞務和金融服務等業務也跟著下跌來“陪跑”。

淨利潤暴跌了98.1%,剩下1.1億元,和疫情前的水平差不多。三年的疫情紅利期結束了,似乎一切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但很多事情是回不去的,不信我們就接著看。

不同于疫情前的情況隨處可見,比如,2023年的淨利潤雖然還高于2019年,但扣非淨利潤卻是虧損3.6億元,這就大大低于2019年了。

如果分季度來看,從2023年起,每個季度的營收都是同比九成左右的下跌;淨利潤則進入了大幅波動期,最近三個季度都是虧損的狀態。按理說,2023年一季度的數據就是已經下跌過了的,2024年一季度就應該能基本穩定下來了,但實際情況是2024年一季度的營收仍然同比下跌了四成多,虧損進一步擴大。

毛利率大幅下滑,但還高于疫情前各年的水平,只是高的不是太多。銷售淨利率也跟隨著大幅下滑,由于規模效應的副作用,與毛利率之間的距離重新被拉大。

淨資産收益率降到1.1%,已經不及定期存款的水平了,也大大低于疫情前的水平。這可能就是回不到原點的重要原因,時過境遷,現在的淨資産比疫情前高得多,理應取得更多的收入和淨利潤,否則清算了吃利息就行了,用不著辛苦經營了。

主力産品系列的毛利率都在下跌,只有占比不高,也不太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務的毛利率有所提升。難道生物制品公司要轉行做金融嗎?顯然,投資者不會認可,畢竟要選擇做金融的投資對象,市場中現存的就有很多。

疫情前的2019年,達安基因的主營業務空間是十個百分點出頭;疫情下高達營收的一半,甚至還要更高;疫情後的2023年只有4.1個百分點,僅從主營業務的情況看,經營形式還不如疫情前。

其他收益方面,最近幾年也比較熱鬧,由于2022年就計提了大額的“資産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2023年雖然也有相關損失,金額分別爲2.6億元和1.5億元,2022年還是有明顯下降的。

由于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增長,其他收益方面各項相抵,還略有盈余。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是什麽內容呢?除少量“交易性金融資産”産生的收益外,主要是“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産”所産生的收益,具體原因主要是參股公司安傑思上市公允價值增加了。這種收益顯然也不太可能經常有,甚至也會隨著目標公司股價的漲跌而有賺有賠。

分季度來看,以2023年初爲界的圖表,給人的沖擊感非常強。在這之前,可謂是欣欣向榮;在這之後,就是一片蕭條,甚至是壓力山大。2023年的各個季度營收暴跌,毛利率在波動中持續下跌,主營業務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在最近五個季度中,包括2024年一季度在內的兩個季度,都出現了主營業務虧損的情況。

我比較好奇的是,達安基因的反應速度如此之快,竟然能在2023年一季度,馬上就把期間費用從7億多,立馬降至不到2億元。這要靠什麽雷霆手段,才能達到這樣平滑的切換效果呢?

現金流量的表現還不錯,2023年“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明顯好于淨利潤,只是金額不能和疫情下的那三年相比了。這幾年賺錢了,也搞了一些固定資産類的投入,我們後面再看詳細情況。

疫情期內,經常傳出這些與核酸檢測相關的公司應收賬款很高,2023年就是靠回收大量的應收款,然後又減少了大量應付款,才導致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表現較好。

2022年末高達40多億元的應收類業務款項,已經降至20多億元了,除了淨收回的17.7億元,還有壞賬損失1.4億元。很多朋友在疫情下我所寫文章下評價說,這些公司有實力把産品賣出去,就有實力把款收回來的。現在看來,這些朋友說對了,達安基因雖然也有一定比例的壞賬損失,但九成多的款項還是收回來了,現在的應收款雖然也還比較高,但已經不是影響其資産質量的核心因素了。

達安基因的償債能力當然是極好的,2023年通過大額分紅和降低供應鏈和銷售端的相互欠款來“縮表”(總資産下降),2024年一季度末,縮表的節奏仍然維持著。這就導致其從數據上看的償債能力進一下提升,而實際的償債能力其實産2022年末差別不大。

達安基因在2022年以後,固定資産的增長並不明顯,經營性長期資産的投入主要增長到了在建工程、無形資産和開發支出之中。研發費用資本化比例高達42.9%,這些研發成果的未來效益如何,當然是其後續業績表現的重要影響因素。主要的在建工程有兩項,“知識城産業園”和”生産4號樓“的期末余額分別爲5.9億元和1.1億元。

疫情下的三年,賺了大錢的達安基因,當然要想辦法把這些資金拿來搞預計效益良好的項目和研發投入。這當然也是現在與疫情前的條件重大不同,因爲,項目和研發投入的風險都是比較高的。如果這些投入的産出較好的話,整個經營規模和公司價值就能上一個大台階;也有可能,因爲時間緊,錢太多,投入容易産出難,搞個大包來吊起。

有人做過統計,中了彩票的那些人,往往結局都不太好。雖然不能把這些疫情下賺了大錢的公司等同于中彩票,但我估計,可能有近半的公司也會掉落“彩票中獎人結局”這個俗套中,希望達安基因不在其列吧!

聲明:以上爲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0 阅读:0

苕國土魚

簡介: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高級會計師、曆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