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級別寒潮預警繼續,大範圍嚴重偏冷確定!網友:還是暖冬嗎?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24-02-21 18:31:40

你是否感覺到了,今年的冬天,我國的天氣格外的“任性”?一會兒暖得像春天,一會兒冷得像冰箱,一會兒幹燥得像沙漠,一會兒濕潤得像雨林,一會兒晴空萬裏,一會兒陰雨連綿,一會兒風平浪靜,一會兒風雨飄搖,一會兒陰雨纏綿,一會兒冰天雪地,一會兒霧霾籠罩,一會兒沙塵暴襲……這樣的天氣,也讓人心生疑惑:這到底是怎麽了?

一、最高級別寒潮預警繼續

比如2月21日,我國就處在這樣的劇烈變化之中——華南福建雲南和貴州中西部熱浪翻滾。截至目前,海南昌江37.1度刷新今年我國國家站最高溫,雲南元江35.2度、廣西百色34.7度、貴州冊亨34度、福建沙縣33.0度、廣東徐聞32.6度、浙江景甯31.2度爲各自省區今天最高。省會城市中福建福州32.3度一口氣把2月紀錄提升了2.4度!附近的長樂閩侯也打破2月最高紀錄;海南海口33.5度也是今年新高。

但也就在2024年2月21日,中央氣象台連續第四天發布了寒潮橙色預警,這是寒潮預警的最高級別。預計,今天至明天,我國南方大部地區將遭遇劇烈降溫,部分地區的氣溫將下降20度以上,最低溫度0度線將南壓到蘇皖南部至湖南南部、貴州南部一帶。

二、大範圍嚴重偏冷確定!

同時,全國大部地區將有明顯的雨雪天氣,中央氣象台今天也繼續發布了暴雪黃色預警,預計山東半島東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湖北中部和西南部、湖南北部、重慶東部和北部、四川東北部、西藏東部等地有大雪,其中,湖北南部和中部、湖南北部、西藏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雪或大暴雪(20~25毫米)。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3~8厘米,局地可達10~15厘米。此外,凍雨的範圍很大,中央氣象台認爲,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西都可能面臨凍雨的影響。

根據目前的數據,南方多地正從春節期間的溫暖回歸到寒冷,甚至出現“一夜入冬”的現象。比如從2月18日下午到2月21日下午,寒潮中的湖北武漢從26.8度降到-1.9度,72小時降溫28.7度。和年前相比,這次武漢是真的凍透了。

隨著後續雨雪冰凍天氣持續以及冷空氣不斷補充南下,中央氣象台認爲,未來10天(2月21日-3月1日),除江南東南部、華南南部及雲南東部等地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度外,我國其余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3度,其中新疆、陝西、華北南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及廣西北部、貴州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偏低4~7度,部分地區要嚴重偏冷。

三、還是暖冬嗎?

這次寒潮天氣,讓不少網友感歎:這還是暖冬嗎?其實,這次寒潮天氣並不否定暖冬的事實——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雖然這個2月的雨雪天氣非常頻繁,甚至還有寒潮南下,但我國很多地方的氣溫都比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尤其是中東部地區,華北東北和江南西南華南氣溫偏高的趨勢相當顯著,不少地方偏高達到2~4度。

而從12月進入氣候定義的冬季三個月以來,截止2月20日我國整體上仍以偏暖爲主,偏冷的範圍並不大強度也強,接近常年同期和偏暖的區域更多,整體上仍然呈現出偏暖特征。這些數據表明,我國處于全球變暖的背景下,2023年12月-2024年2月的這個冬季,暖冬仍是一個總體趨勢。

那麽,爲什麽在暖冬的背景下,還會出現這樣的寒潮天氣呢?其實,全球變暖並不意味著每個地方都會變暖,也不意味著每個季節都會變暖,更不意味著極端冷事件就不會發生了。全球變暖指的是全球年平均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在這個趨勢下,個別年份、個別地區、個別季節仍然會出現冷暖波動,甚至會出現更加劇烈的極端天氣事件,包括寒潮、高溫、幹旱、洪澇、台風等。

而且氣候變化導致了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加。其中,北極增溫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北極地區的增溫速度是全球的2-3倍,已成爲全球氣候變化響應最敏感的區域。在增溫趨勢下,北極渦旋減弱,極渦內的冷空氣分裂南下,會使得相關地區氣溫明顯降低。在這個冬季裏,北極渦旋出現了多次明顯的減弱和分裂的現象,導致了多股強冷空氣的南下。

可以說,冬季三個月整體呈現暖冬和寒潮強盛的局面並不沖突,今年冬季,我國中東部氣溫大起大落,暖的時候暖到讓人感覺直接開春,冷的時候也冷到讓人直呼受不了,正顯示出了氣候波動增大、不穩定性增加的態勢。因此,未來的極端天氣可能會更加頻繁和強烈,需要大家提高警惕,增強應對極端天氣的准備和防範。

2 阅读:1039

中國氣象愛好者

簡介:天氣信息,台風追擊,寒潮追擊,暴雪追擊,氣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