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書架|《大腦環遊記》探究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5-02 20:05:54

202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顱腦創傷中心主任馮軍峰聯合科普漫畫工作室“三折人生”創作的《大腦環遊記:漫畫神經科學的奇妙世界》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在人工智能日漸火熱的當下爲關注腦科學、神經科學的讀者帶來了一段酣暢淋漓的大腦環遊旅程。

該書是一本聚焦神經科學領域的趣味科普漫畫,在漫畫中,神經外科醫生帶兒子“環遊”大腦,穿越不同的大腦“站點”, 通過與孩子對話的生動語言和精彩紛呈的漫畫,深入淺出、通俗幽默地講述大腦的發育、大腦的運行、大腦對全身的影響、神經疾病的治療、腦機接口等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漫”識腦出血》作爲本書的章節之一,在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等組織開展的“健康知識普及行動——2022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賽”中,獲評“科普文章類優秀作品”。另外,《大腦環遊記》一出版就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4年3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4月,該書又受邀在2024阿布紮比國際書展上展出。

以下內容節選自“第5話大禹治水站-腦子進水怎麽辦”(75-98頁):

我們偶爾會聽到人抱怨說腦子進水啦,但腦子真的會進水嗎?

大腦裏確實有“水”,但可不是外面流進去的哦!我們把這種液體叫做腦脊液(CSF),是包繞腦和脊髓的液體。

人體有三個地方存在腦脊液,分別是腦室、脊髓的中央管、蛛網膜下腔。腦脊液可以保護柔軟的中樞神經,緩沖外界沖擊對腦和脊髓造成的損傷。因此,這三個地方的腦脊液就讓整個腦、脊髓組織像是泡在羊水裏的嬰兒一樣,受到全面保護。

腦脊液是通過腦室中的“脈絡叢”結構生成的,是一種源于靜脈血液的體液。腦室裏生産出來的“水”,再流到另外兩個地方,從而使腦脊液覆蓋到整個脊髓和腦表面。

成人每天可以産生400-500毫升的腦脊液。但是,成人僅有130-150毫升容納腦脊液的空間。其實,腦脊液進入到蛛網膜下腔之後,可以被蛛網膜上的蛛網膜顆粒吸收,然後再回到靜脈血液中。

經過這樣的循環和回收,腦脊液像血液一樣沖洗並帶走了神經組織的代謝廢物。

如果腦脊液過多,就會引發“腦積水”,把腦室結構撐大,擠壓腦組織,進而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