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挨批,王必成極力維護老上司,賀老總感歎了9個字

獨家故事 2024-03-24 09:48:40

1958年,是粟裕大將出任總參謀長的第4個年頭,這一年粟裕在任期中的諸多問題集中爆發,時任防長的彭老總對粟裕提出了嚴肅的批評,爲粟裕說話的人寥寥無幾,老部下王必成也被要求站出來揭發粟裕。

當時在會議上對粟裕的批評集中在三個事情上,第一件事是粟裕擅自下令爲攻打馬祖列島做准備,第二件事情是粟裕以總參謀長的名義向蘇聯借資料,借的資料內容是關于區分總參與防長的職權劃分問題,第三件事就是粟裕以總參的名義下令志願軍回國。

這三件事給人造成一種錯覺,那就是總參謀長粟裕越級了,沒有把國防部當回事,自然也沒把防長彭老總當回事,作爲下屬單位,粟裕的所作所爲引起了彭老總的不滿,指責他是“極端個人主義”。

由于彭老總在軍中威信高,在彭老總站出來批評粟裕之後,不少人也跟著站出來批評粟裕,就陳毅也批評了粟裕,對粟裕的批評逐漸擴大化,也逐漸變味了,此時無論粟裕如何說明緣由也被當成是狡辯。

後來粟裕不得不進行檢討,而且是進行了多次的檢討才得以通過,事後粟裕還是被撤去了總參謀長一職,調往軍事科學院擔任副院長,對粟裕的批評以這樣的方式告一段落,粟裕從此被扣了“帽子”。

彭老總晚年在回憶此事主動承認了錯誤,表示當年對粟裕等人的批評太過火了。其實當年在批評被粟裕的時候,也有少數將領爲粟裕說話,王必成就是其中表現比較激烈的一個。

當時衆多將領批評粟裕,有人點名讓王必成也站出來揭發粟裕的問題,因爲他是粟裕的老部下,對粟裕更爲了解,所以他也該出面批評粟裕,沒想到王必成頂住了壓力,沒有說粟裕一句壞話。

王必成不僅沒有批評粟裕,還列舉了粟裕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他的一番話讓台下衆人面面相觑,在會上沉默不語的賀老總把這些看在眼裏,事後感歎:“王必成可深信,可深交。”

雖然後來粟裕被調往科學院任職,一些人對他也是有意無意地避開,但是老部下王必成仍照樣和他來往,絲毫不擔心受牽連,晚年粟裕生病住院,王必成多次醫院看望粟裕,詢問粟裕有什麽未了的遺憾。

粟裕告訴王必成,他有兩個遺憾,一是平反的問題,二是回憶錄的寫作問題,平反問題一時半會難以解決,寫作問題也因身體原因難以全部完成,1984年粟裕去世,王必成忍不住放聲痛哭。

不久後粟裕的夫人楚青遵照粟裕的遺囑,把他的骨灰撒在曾經戰鬥的地方,楚青帶著粟裕骨灰到南京的時候,正在南京任職的王必成親自前往機場迎接楚青和粟裕的骨灰,陪同楚青一起把粟裕的部分骨灰撒在了長江。

楚青離開南京時,考慮到王必成工作繁忙便婉拒了他的送行,沒想到王必成堅持親自送別楚青,足見王必成對老首長粟裕的尊重,即便是老首長去世了,也仍對其夫人禮敬有加。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