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劉志丹犧牲,妻子同桂榮當場昏厥,清醒後:其實我早有准備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5-13 09:18:28
前言:

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第一次來到了陝甘蘇區。對于即將進入的陌生的地區,斯諾感到既興奮又緊張。這時,一聲聲高昂悠揚的歌聲從山澗中傳出:“正月裏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志丹,劉志丹來是清官,他帶上隊伍上橫山……”

劉志丹

斯諾雖然不太懂歌詞意思,但歌詞中反複提到的“劉志丹”讓他印象深刻。後來,斯諾在深入了解劉志丹後,不禁用“現代俠盜羅漢賓”來贊美他。

在陝北大地上,劉志丹的美名永久流傳,但在黨內,劉志丹的妻子也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敬重。

紅軍中頗受敬重的“劉嫂子”

劉志丹的妻子名叫同桂榮,1905年出生在陝西保安縣金鼎鎮的一個窮苦人家中。她的父親是一位勤勞質樸的農民,雖沒有念過書,卻深明大義,對窮人深感同情。

劉志丹

同桂榮之所以後來嫁給劉志丹,是來自祖父們的情分。

當時陝北農村曆來有長輩爲兒女定下婚約的習俗,恰好劉志丹的祖父和同桂榮的祖父是好友,在劉志丹10歲那年,祖父便到同家相親。

同桂榮的祖父將她和幾個姐妹叫到跟前,站成一排。劉志丹的祖父一眼就看到了年齡最小的同桂榮,對好友說:“我看她就很好,機靈,屬相也與我孫子相合。”就這樣,劉志丹和同桂榮就在祖父們的安排下定下了婚約。

同桂榮

15歲那年,劉志丹在縣立高等小學讀書,特意到未來嶽父家送禮,第一次見到了同桂榮。兩人雖未多交談,但都給對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21年,劉志丹和同桂榮完婚,婚後夫妻二人琴瑟和鳴,閑暇時候劉志丹還教妻子認字,共同進步。

劉志丹在上中學時接觸了進步書籍,並于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規模屠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衆,劉志丹受到通緝杳無音信,家人擔心不已,同桂榮也懸著一顆心,每天站在院牆內不斷向外張望,祈求丈夫平安。

同桂榮

一日,劉志丹突然回到家裏,衣衫褴褛,面容消瘦,在家人的追問下,他才向家人吐露出這段時間在外面所遭遇的事情。

原來,在被通緝後劉志丹一路逃到了漢口,找到了中共中央。由于他之前在東路軍工作,就被組織上派回原部隊組織武裝起義,以配合南昌行動。但剛一動手,就被反動派發覺,起義失敗後,他只好又回到西北。

聽到丈夫的遭遇,同桂榮雖知道丈夫做的是正義的事,但難免覺得心驚肉跳。不過,這既然是丈夫的選擇,她也極力支持。

劉志丹畫像

劉志丹回到西北後,擔任中共陝甘區委軍委負責人,同桂榮作爲他的伴侶,義不容辭地幫助丈夫傳送文件,站崗放哨,有時還接待革命同志。

有一次,劉志丹問妻子:“要是因爲我的連累,敵人抓走你怎麽辦?”同桂榮脫口而出:“願殺就殺吧,問啥我就說不知道。”劉志丹聽後贊許地點點頭。

除了幫助黨組織傳送文件,同桂榮還在紅軍被服廠當工人,爲部隊做軍裝和軍旗、向群衆宣講革命道理、動員婦女送子送郎殘軍入伍,她還掩護紅軍指揮員和戰士治病療傷。由于她待人和善,又爲人熱情,大家不論年齡大小,都尊稱她爲“劉嫂子”。

1934年初,31歲的劉志丹擔任轟四十二師師長,他剛帶著軍隊轉移,國民黨反動派便貼出了懸賞他以及他的家人的告示。

窮凶極惡的敵人抄家、燒房、挖祖墳,揚言要將劉志丹的家屬全部抓住。被逼無奈,同桂榮只好帶著婆母、嬸娘等全家老小十多個人,進入深山避難。

深山中山崖陡峭,又有野獸出沒,一家老小戰戰兢兢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一次,同桂榮和女兒一不小心就從一處較高的山坡上滾了下來,母女倆全都受了不小的傷。

劉志丹夫人同桂榮與劉力貞母女在沈陽

劉志丹的父親見此說:“咱們還是分開行動吧,這樣目標或許能小些。”于是,同桂榮便帶著女兒單獨行動,母女倆在一處山洞中共度過了八個日夜。

後來,劉家大小陸陸續續被接到根據地,劫後余生的一家人拍下了一張照片,以作紀念。

“爲革命死了也是光榮的”

同桂榮與劉家其他親人被接到根據地後,與劉志丹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團聚的日子並沒有過多長時間,一場陰陽相隔的災難悄然而至。

同桂榮

1936年,紅一方面軍主力發起東征戰役。同桂榮記得,在出征前,丈夫與她徹夜相談。劉志丹說:“你要記住我腿上的傷疤,如果我犧牲了,敵人割下我的頭顱,你憑傷疤也能認出我的遺體。”

當聽到劉志丹說出這樣的悲傷的話,同桂榮淚流滿面。

4月13日,劉志丹命令紅二十八軍殲滅山西中陽縣三交鎮、辛關一帶的敵人。第二日,劉志丹又率領部隊向三交鎮進攻,當進攻不順利時,他便親自到距敵幾百米的前沿陣地觀察敵情。

由于太過危險,警衛員幾次提醒他退回後方,但劉志丹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全神貫注地觀察戰局進展。

忽然,一顆敵人射過來的子彈擊中了劉志丹的左胸,他瞬間倒在地上,鮮紅的血液染紅了身下的土地。警衛員連忙叫來醫護人員止血救急,然而由于擊中了要害,劉志丹留下一句“趕快請來宋政委指揮部隊,消滅敵人”的遺言,便停止了呼吸。

幾天後,劉志丹的遺體被護送到了瓦窯堡,中央領導人無不掩面痛哭,感歎命運不公,讓陝北人民失去了這樣一位好領導。

此時,同桂榮正病重住院,考慮到劉志丹的犧牲會對她造成打擊,周恩來決定等她病好一些後再開追悼會。

4月23日,陝甘甯邊區政府在延安舉行了近萬人參加的公祭大會,同桂榮才得知了丈夫壯烈犧牲的噩耗。

同桂榮傷心欲絕,考慮到她病重無法下床,人們用擔架把她擡到了劉志丹的靈柩前。當看到丈夫的靈柩,同桂榮再也無法忍住悲痛的情緒,立刻撲上了去。

劉志丹雕像

痛哭的聲音回蕩在整個現場,見者無不落淚。由于太過傷心,同桂榮一度昏厥過去,大家急忙把她放在擔架上爲她順氣。

不久,同桂榮清醒了過來,衆人沒有料到,她清醒後的第一句話便是:“我早有准備,爲革命死了也是光榮的。”

追悼會後,劉志丹的靈柩被送往瓦窯堡南門外的桃樹坪安葬,同桂榮堅持要去,大家又擡著擔架將她擡到了墓地。此時,棺蓋已經釘住,她抓住棺木再三要求開棺再看丈夫一眼,周恩來上前扶起她,勸道:“劉嫂子,你有病就別看了,見了會難受的。”

後來,黨中央駐地遷到了保安,同桂榮與女兒去墓地把立在劉志丹墳上的墓碑埋到坑裏,以防敵人刨墳掘墓。

劉志丹一生有三個兒女,但唯一存活下來的只有劉力貞一個女兒。同桂榮對女兒倍加疼愛,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女兒的教育上。

女兒結婚後,同桂榮又嚴格教育外孫兒女,要求他們不能因爲劉志丹的貢獻而搞特殊化,不能給先烈抹黑,不能忘本。

同桂榮一家

在幾十年的艱苦生活中,同桂榮再未結婚,因爲她對于既是丈夫,又是戰友的劉志丹愛得太深了。

全國解放後,同桂榮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擔任過托兒所、幼兒園的園長、顧問和全國政協委員。

1 阅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