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沙俄對我國的藏區多次觊觎,希望打通去印度洋的通道

六尺驿站 2024-05-01 16:31:44

沙俄對藏區的觊觎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1888 年,德爾智獲得了藏區的拉讓巴格西學位,這爲他後來成爲沙俄與藏區的聯絡員奠定了基礎。在德爾智的努力下,藏區當局不僅確立了聯俄抗英的計劃,還在 1898 年派遣德爾智使團前往沙俄,商量沙俄幫助藏區對付英國人的事情。

此後,雙方的交流更加頻繁。德爾智在此後的 10 多年裏,先後 8 次往返于拉薩與聖彼得堡,成爲了兩者至關重要的紐帶。沙俄甚至向藏區輸送了一批武裝物資,讓這些人與英國人交戰,向沙俄靠攏,無非就是在藏區培養代理人。不過,沙俄在 1903 年英國入藏、1905 年日俄戰爭後,基本就被英國人從藏區趕走了。

112 年,清朝垮台,藏區權貴立刻聯系上了老朋友德爾智。德爾智建議藏區和外蒙組建聯盟,而且他們還打算在沙俄的保護下,以藏傳佛教爲紐帶,建立一個以藏區權貴爲首的“蒙藏邦聯”。1913 年,德爾智還特地跑去外蒙庫倫,與當地領袖簽訂了一個《蒙藏協約》。結果這事兒英國人知道了,立馬表示強烈抗議。

1921 年到 1928 年,蘇聯曾 3 次派遣使團前往藏區。1921 年到 1922 年,蘇聯向藏區派出了第一批使團。這時候的蘇聯剛剛穩住俄國國內的局面,就迫不及待地和藏區當局這個老朋友取得了聯系。到了 1923 年到 1925 年,蘇聯向藏區派出了第二批使團。這個時候的蘇聯,已經大體上完成了俄國國內統一的重任,但還不足以快速恢複沙俄時期的“黃俄羅斯計劃”。所以這次蘇聯染指藏區,純粹是爲了給以後的工作打個基礎,應該沒有入侵藏區的意思,也不具備相應的條件。

1926 年到 1928 年,蘇聯第三次入藏,這次蘇聯入藏的情況,和前兩次又有不同。前兩次主要是爲了恢複沙俄時期,俄國同藏區之間的往來。畢竟沙俄在藏區投資了不少物資,而且還安插了自己人,恢複聯絡員的工作是有必要的。但是第三次入藏,蘇聯便打算與藏區構建所謂的“大使館”。這意味就不同的,藏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時的蘇聯俨然是想要把藏區作爲獨立體來看待,他們打算撇開當時的中國,單獨和藏區建立公開的外交關系。但是要辦成這件事,還得問問另外一個國家,那就是英國。畢竟英國在印度有極大的勢力,他們也一直想要染指藏區。蘇聯這回出訪藏區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將藏區當時的話事人請到莫斯科去。幹啥?當然是想讓他們倒向蘇聯,從而和英國對著幹。這麽一來,蘇聯不僅可以恢複沙俄在藏區的影響力,而且還有機會借道藏區,進入緬甸,從而抵達印度洋。繞了一圈,換了一批人,結果還是這個目的。

1949 年到 1960 年,是咱們和北方鄰居有史以來,唯一的一段蜜月期。但是 1960 年以後,人家中途撤走了所有援助和專家,雙方的關系就開始變化了。當然了,爲了集體利益,當時並未公開撕破臉。但蘇聯對印度立馬好了起來,這讓我們很爲難。尤其是在 1962 年,我們和印度爆發了一場戰爭以後,蘇聯作爲陣營大哥,居然保持中立!這事兒連印度都覺得不可思議。而且事後蘇聯還加大了對印度的援助。

那時候印度和咱們主要的矛盾就是在藏區的邊界問題上,過去英國人主宰印度,這事兒一直沒解決,1947 年印度自己單幹了,再次把邊界問題提上議程了。蘇聯之所以支持印度,倒不是饞藏區的地盤,主要是兩個目的。

第一,就是爲了惡心我們一下,認爲我們不聽話了,就該被教訓。第二,則是希望從印度這兒得到一個軍事港口。印度多滑頭啊,不僅吃蘇聯的,還吃老美的,兩邊通吃後,啥條件也不肯答應,白白讓蘇聯投資了他們 30 年之久。

1 阅读:60

六尺驿站

簡介: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興軍方可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