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阿波羅17號之後,人類就不再登月了?難道是宇航員看到了啥?

答案在這兒 2022-11-02 10:48:16

2021年9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方面的國際合作”的決議,然後宣布將每一年的7月20日定爲國際月球日。

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爲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時間就是7月20日。

聯合國將7.20日定爲國際月球日

在思考國際月球日存在的意義時,人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登月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了,在這期間我們再也沒進行過載人登月的嘗試。

那麽,人類爲什麽不再登月了呢?美國宇航員在月球到底看到了什麽?

阿波羅登月秘事

雖然有時我們討厭戰爭,但適度的“戰爭”卻可以刺激科學的發展。以上世紀的美蘇冷戰來說,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對壘,使得人類的航天科技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之間突飛猛進。

美蘇爭霸的不同階段雙方的戰力不同

在這場“戰事”的前半段,蘇聯獲得了極大的優勢,可是隨著美國順利將宇航員送上月球,雙方就高下立現了。因此,阿波羅載人登月的順利完成,不止是人類的驕傲,更是美國最驕傲的“戰績”之一。

首次完成載人登月的是阿波羅十一號,其上的宇航員在1969年的7月成功登陸月球,並且在那裏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還通過直播展示了月球的一些情況。

在這之後,美國又將不少宇航員送上了月球,讓他們在那裏完成了科學考察,帶回了大量的月球土壤。

阿波羅十一號順利將宇航員送上了月球

那時,美國政府無疑是非常風光的,爲了炫耀自己的“戰績”,他們與世界各國往來的時候,經常會送上一些月壤以表誠心。我國也曾收到過,雖然只有1克,但是在當時卻也因爲研究它獲得了不少理論成果。

不過,隨著蘇聯的後勁不足以及美國本身的經濟情況,美國政府還是宣布終止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在阿波羅十七號于1972年12月完成登月任務之後,人類就再未踏足月球。

阿波羅計劃最後一次發射之後被終止

後來,經濟的下滑以及部分媒體的“帶節奏”行爲,使得民間開始質疑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這個所謂的人類首次載人登月,可能本質上就是一個騙局,而美國宇航局和政府自始至終都未給出相關的回應。

或許他們認爲“謠言終會止于智者”,卻沒想到,美國這些年擱置月球,轉而探索火星的行爲,使得人們更加相信,當年的登月就是假的。

當然,此時也有另一派站出來爲他們辯解,認爲美國這些年沒有再度返回月球,都是因爲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在那裏看到了某些“東西”。

阿波羅11號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傳聞中的美國宇航員看到了什麽?

大家都知道,在尚未涉足月球之前,人們曾給月球安上了不少身份,有人認爲它就是外星人造出的“人工攝像頭”,是專門用來觀察人類的。

也有人認爲,月球是外星人飛船的臨時基地,上面停著大量的飛碟。

雖然在美國完成載人登月拍攝的照片中,並未有什麽異樣,但是部分人依舊堅信,月球上存在外星人或者某些未知的東西,說不定登陸的宇航員都被他們控制或者威脅了。

許多人認爲月球上藏著外星人

總之,根據《紐約時報》的調查數據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月球上有外星人,他們認爲就連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後信號意外中斷,也是外星人做的。

此外,部分宇航員在采訪中,對于月球所見的“模棱兩可”也是讓人們起疑心的原因之一。

不過,一般來說,在“科學”的視角下,美國宇航員在月球的所見都是符合人類預期的,他們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蕪的星球,那裏沒有水也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

月球土壤遭受各種射線侵蝕

此外,當美國宇航員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發現地球占據了視野當中的大部分。而若是久久凝望,還會感到十分的惆怅,這大抵是人們第一次體會到宇宙之大和人類之小之間的鮮明落差感。

當然,官方對于民間的各種猜測和傳說依舊保持了置之不理的態度,更沒有將宇航員在月球的意外所見,當成是不再登月的原因。

那麽,既然沒受到外星人的威脅,爲何人類在這些年間,再未嘗試登月呢?

人類爲何不再登月?

實際上,在這一問題上,主要被針對提問的對象就是美國。因爲他們有了多次登月的經驗,按理來說再進行登月,是非常容易的。

人們暢想中的月球基地

可是這樣容易卻又能博取關注的事情,他們卻再也沒有做過,這到底是爲什麽呢?

第一,我們需要了解美國登月計劃的提出背景。

那時美蘇太空爭霸的競賽當中,美國是處于下風的,這時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厲害的“成就”出現,來證明美國才是最牛的超級大國。

因此,阿波羅計劃的提出其實是由政治因素推動的。

阿波羅計劃的誕生有政治因素的推動

換句話說,若是當年沒有太空競賽,或者說蘇聯逼得不是那麽緊,美國是不會願意投入大量的資金瘋狂嘗試載人登月。畢竟,在多次嘗試之後,不僅犧牲了許多無辜的宇航員,美國的國庫也快被“掏空”了。

資料顯示在1966年,美國宇航局曾獲得有史以來最高的政府預算撥款,其金額甚至占到了當年美國政府預算開支總額的4.5%,總金額相當于今天的430億美元左右。

第二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國家經濟良好的時候,做些“燒錢”的活動實屬正常。

阿波羅計劃提出時美國的經濟狀況非常好

美國阿波羅計劃提出的時候,正是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當時美國的國民生産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助力之後,直接從5000多億美元,上升到了10000多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拿點閑錢去搞太空競賽、完成載人登月並不是難事。

但是在進入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美國的美元危機開始出現,政府的財政赤字也進入常態化階段。並且1974年之後,美國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已經不再如從前那樣“財大氣粗”了。

美元危機和經濟衰退使美國政府縮減開支

第三就是登月的付出和收獲不對等,從表面上來看美國雖然收獲了鮮花和掌聲,但是卻沒獲得太多實質性的東西。

當然,阿波羅計劃推動的科技發展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以普通民衆的視角來看,看不到這麽深層次的東西,大家只覺得花了納稅人這麽多的錢,就只搬回來了幾塊“爛石頭”,這無疑是賠錢的買賣。

阿波羅計劃帶回了大量的月球土壤

此外在多次的探索當中,人們對月球的基本情況已經有了了解,在沒有更新探索目標之前,月球就已經沒什麽登陸的價值了,除非人們可以在上面直接建立基地,保持長期駐紮。

由此可見,美國在這些年都沒有再次登月,是由各種因素共同造成的。

不過,許多人還是認爲,美國的“低調行事”其實是掩飾登月騙局,畢竟如今再想造假已經沒有那麽容易了。

新一輪的登月計劃將把月球當成中轉站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如今似乎已經蓄勢待發,估計只有讓新一代宇航員再登月球的“事迹”,才能證明他們的清白。

0 阅读:25

答案在這兒

簡介:深耕疑問,重在科普,盡量專業,解析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