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拜登新關稅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天機調茶局 2024-05-16 08:18:29

近日,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刊文討論了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及其他商品提高關稅的實際影響以及可能的後續發展。

觀察人士認爲,拜登這一舉措可能會導致歐洲跟進,加速中國國內産業的重組,並可能對中國新能源産業形成長期遏制策略;但是,考慮到不少歐洲國家的龍頭車企對拜登的關稅政策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歐洲能否跟美國“步調一致”,還有待觀望。

拜登的關稅增加舉措

近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EV)及其他商品提高關稅,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專家認爲,這一舉措可能促使歐洲采取類似行動,加速中國國內行業的重組。

拜登的決定正值美國大選年,很多人認爲這一舉措主要出于政治動機,意在爭取選民支持。然而,這種關稅增加不僅僅是針對中國的電動汽車,還涉及到太陽能電池、半導體、電池和鋁制品,關稅幅度從25%到100%不等。

中國國際關系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陳鳳英指出,雖然受到影響的出口量相對較小,但心理影響更大。其他國家可能會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中國的新能源出口進行限制。

與此同時,歐洲正在結束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反補貼調查。陳鳳英表示,中美兩國在阻止中國新能源出口方面幾乎是同步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教授王義偉也認爲,拜登的舉動除了贏得選民支持,還向歐洲傳遞了一個信息:跟隨我們,不要親近中國。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譴責這種行爲是“當今世界上最典型的霸淩”,並呼籲國際社會警告美國不要爲全球經濟複蘇制造新麻煩。

中國國內的觀察家指出,雖然新能源行業存在一定的産能過剩,但並不認爲這種過剩是全球需求的過度。中國方面也承認,一些行業的過剩産能是今年要解決的主要經濟挑戰之一。

陳鳳英預計,隨著西方壓力的增加,中國的新興能源行業將會有更多的並購活動,以選擇出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她建議,那些有能力走向海外的企業應當去非洲等地尋找機會。

拜登的新關稅政策不僅是針對中國的經濟攻擊,也是一種政治手段,意在展示其強硬的對華態度。這種政策可能會促使歐洲采取類似措施,從而對中國新能源行業産生更大的壓力。

盡管面對新的關稅壓力,中國需要通過行業重組和國際市場擴展來應對挑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全方位優勢不會因爲關稅的增加而被徹底抵消。

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新關稅

拜登的新關稅政策是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出台的,這場貿易戰自特朗普時期就已開始,並在拜登任內進一步升級。這次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及其他新能源産品的關稅,表面上是爲了保護美國國內産業,實際上卻是一種更廣泛的戰略手段,旨在遏制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

隨著關稅的增加,全球供應鏈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中國在全球新能源産業鏈中占據重要位置,其生産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和半導體等産品不僅在美國市場占有份額,更在全球市場具有競爭力。新的關稅政策可能迫使這些産業鏈進行重新調整,甚至可能導致全球新能源市場價格波動。

歐洲在面對中美貿易爭端時處于兩難境地。一方面,歐洲不希望看到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持續擴張,因爲這將威脅到歐洲自身的産業;另一方面,歐洲與中國在經濟上有著緊密的聯系,完全追隨美國的政策可能損害自身利益。王義偉教授提到,歐洲因爲烏克蘭沖突已經分裂,這種內部的不統一使得其在對華政策上顯得更加複雜和矛盾。

觀察人士認爲,面對美國的新關稅,中國可采取的對策有限。增加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可能反而傷及自身,尤其是對高科技商品的關稅,會影響中國的技術升級。相反,中國可能會加大對新能源産業的補貼力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關稅帶來的壓力。

同時,中國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來分散風險。例如,陳鳳英建議,具備條件的企業應積極開拓非洲市場,這不僅是對歐美市場的補充,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落實。

長期來看,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是一種遏制中國新能源産業的戰略步驟。通過從整車到上遊産品逐步加征關稅,美國試圖在中國新能源産業鏈的各個環節上設置障礙。這種長期戰略要求中國新能源企業必須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技術創新和産業整合來應對外部壓力。

産業重組是中國應對關稅壓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並購和重組,淘汰落後産能,選擇最具競爭力的企業出海發展,這是保持中國新能源産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陳鳳英指出,這不僅有助于解決産能過剩問題,也能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新的增長點。

稍作小結

拜登新關稅政策的出台,標志著中美貿易戰進入新的階段。雖然短期內中國新能源産業會受到一定沖擊,但長期來看,通過産業重組和國際市場擴展,中國有能力應對這種挑戰。

對于中國來說,保持産業優勢和技術領先是關鍵。無論是通過加大國內補貼力度,還是通過開拓新的國際市場,中國都有多種手段來應對外部壓力。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總的來說,美國的新關稅政策雖然會給中國帶來一定壓力,但這也是中國新能源産業提升自身競爭力,走向全球的重要契機。

面對挑戰,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迎難而上,實現新的突破。

6 阅读:3251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9:03

    啥感覺都沒有,沒有軍事霸權的美國,很適合中國人調教。[呲牙笑]

  • 2024-05-16 21:53

    說了一堆屁話一點問題都沒有解決,既然美國不讓我好過那也想辦法不讓他好過,搞亂全球讓美國的東西在世界上也沒出路,資本主義社會是要掙錢的,讓美國掙不到錢才是硬道理!

  • 2024-05-16 15:28

    一切向好,面對挑戰,信心滿滿,勝利在望。

天機調茶局

簡介:南航博士/不一樣的國際視角/基于事實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