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199)堪稱書法家的國軍中將——王廷柱

黃埔紅藍白 2024-02-25 17:30:41

黃埔一期(199)

堪稱書法大家的國軍中將——王廷柱

王廷柱(1902-1996),又名伯礎,陝西省洛南縣人。早年畢業于洛南縣私立華陽中學。1923年考入國立西北大學文部就讀。

1924年2月,王廷柱接到上海大學陝籍同學的來信,獲悉黃埔軍校第一期在滬招生,考場就設在上海大學。遂約了在省農職的同學陶進行、樊益友同赴上海,到滬時考試已經結束,又轉赴廣州。當時參加國民黨一大的陝籍代表于右任等人尚未離粵,王廷柱的堂伯父王永展與于右任早就相識,于是王廷柱約集了近百名情況相同的北方籍青年,推選代表谒見于右任,于右任爲此感動,遂與一些北方籍國民黨一大代表聯名上書孫中山,要求黃埔軍校錄取。不久,王廷柱這批北方籍青年參加了軍校補考,錄取六十人,王廷柱名列第五名被錄取,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四隊學習。

軍校畢業後,任軍校教導團排長,參加了第一次東征後,經校方同意返回陝西,時國民軍第三軍第三師師長楊虎城在陝西耀縣效仿黃埔軍校,創建了三民軍官學校,親任校長,委黃埔一期學生唐嗣桐、劉雲龍分任代校長兼教練部主任和學生隊隊長。王廷柱受邀擔任學生隊副隊長,後繼任隊長。

1926年4月,“鎮嵩軍”劉鎮華進攻西安,王廷柱率隊入城參戰,擔任楊虎城的警衛工作。西安城解圍後,三民軍官學校已不複存在,王廷柱擔任陝西第一混成旅(旅長馬克齋)團副。1927年隨軍征戰河南,部隊受挫後隨嶽維峻退入皖北。1928年,嶽維峻部被縮編爲新編第一師,王廷柱任第二旅(旅長紀元林)團長,此時有許多的陝籍黃埔一期生在該部任職,師級的如唐嗣桐(副師長)、魏炳文(師參謀長)、張坤生(師政訓處主任),旅級的田毅安(第一旅副旅長)、史仲魚(第二旅副旅長)等人。1929年9月,新編第一師番號撤銷,王廷柱入中央軍校任職。1930年軍校成立教導第二師,後改番號爲第四師,曆任第十二旅二十四團副團長,二十三團團長,參加了中原大戰和圍剿鄂豫皖蘇區。

1934年入中央軍校高教班第三期受訓。1935年畢業後任陸軍整理處上校參謀。1936年12月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軍官總隊第二大隊大隊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西遷,調任武漢警備團少將團長,武漢警備旅少將旅長,參加武漢會戰。戰後調任第五十五師一六五旅旅長,駐宜昌,擔任江防任務,後調四川奉節整訓。

1939年3月升任第五十五師(師長李及蘭)副師長,不久接冷欣任駐浙江諸暨第二十二補充兵訓練處少將處長。1941年調升第六十三師師長,未就職返回重慶。被任命爲西北點驗委員會主任,回到陝西。1943年赴重慶任軍政部監護第二總隊(一說是警衛總隊)總隊長。

抗戰勝利後,1946年入中央訓練團任少將團員。同年入陸大將官班乙級第二期學習。1947年畢業後曆任東北行轅少將高參、中央訓練團東北分團少將副主任、第十四兵團中將副司令、新編第八軍中將軍長等職。

1949年冬到台灣。1952年入台灣"革命實踐院"學習,後曾任金門馬祖城防司令。1988年起當選爲國民黨第十三、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國民大會"軍籍代表總召集人。

王廷柱一生精心研習書法,在書法上頗有造詣,據說是草篆隸楷樣樣精通,展出的作品頗受好評,爲人稱道。曾任台灣"國民大會"書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參加中日文化交流書法展覽會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1996年3月病故台北。

于右任送王廷柱的書法

王廷柱的書法作品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