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了?美國重返月球受挫,目光瞄向我國長征十號,太空早餐揭秘

侑口皆碑 2024-03-08 11:04:07

告別月球?

時隔半個世紀,人類第一個成功落月的商業月球探測器“奧德修斯”,在著陸僅一星期便關機進入休眠狀態。

據了解,這次由美國直覺機器研制的“奧德修斯”號,是自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以來第一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航天器。

在其著陸前24小時進入了繞月軌道,著陸點距離月球正面的南極約爲185英裏(約297.7千米),那裏地勢相對平坦,更容易著陸。

本來以爲這次探月計劃能夠順利進行,但是在“奧德修斯”號于當地時間22日著陸時側翻。

那麽這次美國探月計劃是否成功了呢?

“奧德修斯”號

爲了重返月球,美國制定了商業月球載荷計劃,就是與私營航天公司合作設計制作航天器,爲重返月球鋪路。

隨著2024年的到來,美國1月份發射了“遊隼號”,但是這個航天器僅僅在發射不久後就耗盡燃料,最後重返地球在大氣層燃燒墜毀。

之後就是這次的“奧德修斯”號了,這是美國此次計劃的第二個探測器,雖然最終順利到達了月球表面,但是其在著陸時卻出現故障。

其一條腿被卡住無法正常展開,最終也導致探測器側翻在月球表面,這一看,其實就是躺平了。

而由于側翻,“奧德修斯”號本來預計運行7至10天的規劃縮短。

之後,美國私營企業“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號的電池壽命還剩大約10到20小時。

說到這裏,大家是不是也想到了前段時間,日本側翻的探測器SLIM?其實“奧德修斯”號的情況與日本SLIM還有些差別。

在日本SLIM側翻後,起初是太陽能電池板無法正常發電,探測器進入了休眠狀態,但是由于太陽入射角度的變化,其太陽能電池板已經可以正常發電,不久前竟然奇迹蘇醒。

但是“奧德修斯”號就不一樣了,在落月一周後其進入休眠狀態,但是因爲其著陸點附近也進入了長達14天的極寒月夜,那蘇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奧德修斯”號在斷電關機前,還拍攝了最後一張照片傳回地球。

而對于此次探測任務,NASA後續也開了發布會,認爲:盡管該航天器最終以傾倒狀態著陸,但是這次任務無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直覺機器公司也認爲奧德修斯號成功的條件有兩個:一是輕輕的月面軟著陸;二便是向客戶返回數據!

NASA六個有效科學載荷其中五個已經傳回了科學數據,還有一個激光後向反射器將會在未來幾個月進行測試,大概率也是成功的。

而除了這次“奧德修斯”號,直覺機器公司後續還有IM-2和IM-3任務,並且都是在2024年進行,那我們就拭目以待。

隨著探月熱潮的開始,我們也在加緊腳步對月球發起“進攻”。

探月

說起探月,爲了瞄准2030年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的目標,我們的相關任務已經開始推進。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全面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隨著我國探月計劃穩步進行,美媒也開始對此特別關注。

近日,據美媒表示:中國正在開發的兩種類型的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將計劃在2025年與2026年第一次飛行,或者爲今後的載人登月任務做准備。同中國以往使用的大部分火箭不同,這兩種火箭將被重複使用。這表明它們不但更可持續性,而且更具成本效益。

雖然這火箭名稱我國還未公布,但是這兩種火箭包含四米級火箭與五米級火箭。

美媒預估:大的火箭應該是長征10號運載火箭的衍生型號。長征10號是一種長達92米的運載火箭,奔月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7噸。

中國長征10號火箭還將負責在今後將新命名的“夢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送到月球上。在最新發布的可重複使用火箭開發時間表裏,中國長征10號最早可能在2025年進行測試發射,將新1代太空艙帶入地球軌道。

雖然美媒對我國探月計劃非常關注,但是又有什麽用呢?隨著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載人登月那也是遲早的事,我們只需要穩步進行就可以。

而現在,隨著2024年開始,我們載人航天也備受關注。

4月底,我們的神舟十七號就要返回地球了,爲了我們神舟十七號乘組能安全返回地球,我們的神舟十八號也已經做好准備。

畢竟飛船在返回時,過程非常凶險,一定要做好准備。

當然除了飛船,還有我們必備的航天員能量餐,在緊急時刻,它不僅能爲我們的航天員提供營養供給,還能給人體提供長達6小時的能量支撐。

而隨著我國航天不斷發展,各方面不斷完善,我們也從地球走向太空,建立了我們的太空家園,相信在未來,我們也一定會走向更遠的深空。

0 阅读:109

侑口皆碑

簡介:歡愉要懂得分享,才會加倍的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