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率了,這次連核潛艇都跳票了,美國海軍覺得老艇接著用用也行!

穿過大海來摸魚 2024-04-28 00:22:55

美國新一代潛艇推進系統進展飛快,連高超聲速導彈都追不上

一發啞火的魚雷如何立下驚世大功,鹦鹉螺號潛艇: 我TM謝謝你!

這次真是夠了,美國海軍核潛艇項目都能玩套路!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被視爲美國下一代海基核威懾的主力,其建造工作多年來被美國海軍稱爲“一號工程”,海軍甚至爲此挪用其他項目資金。然而,美軍計劃建造12艘,首艘建造進度就延後12個月至16個月,預定交付日期從2027年10月延至2028年底甚至2029年。

2016年7月,時任海軍部長雷∙馬布斯宣布首艇將命名爲“哥倫比亞”號,但根據《美國法典》相關條例規定,海軍在役艦艇名稱不可相同,爲避免與“哥倫比亞”號攻擊型核潛艇(SSN-771)名稱沖突,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將“哥倫比亞”級首艇正式命名爲“哥倫比亞特區”號。

開工儀式

作爲美國新一代國之重器,該級潛艇的籌備工作就耗時良多,2001年,美國即提出“俄亥俄”級下一代戰略核潛艇研制計劃;2007年,美海軍與通用動力電船公司開始需求論證概念設計;2016年,美海軍宣布通用動力電船公司作爲主承包商和牽頭設計單位,負責所有12艘潛艇的大部分工作,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作爲主要分包商參與設計建造。2017年11月,該項目通過裏程碑B審查,進入工程制造與研發階段。2019年5月,首艇完成首塊鋼板切割;12月,海軍作戰部將該艇列爲首要采購項目進行推進。2020年11月,美海軍與通用動力電船公司簽訂一份價值94.7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首艇並先期采購2號艇。

本來一切都很美好,首艇預計2027年交付,2031年開始首次威懾巡邏。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長約170.7米,型寬13.1米,水下排水量20810噸,艇員編制155人;水下航速超20節;配裝16具導彈發射筒,裝填16枚“三叉戟”Ⅱ D5LE型導彈,在美國,“三叉戟”II型潛射彈道導彈匹配的是W76和W88系列彈頭。美國“戰區”網站根據公開信息分析稱,目前有兩種版本的W76,一種是改進型的W76-1,使用改進後的Mk4A再入飛行器,爆炸當量約10萬噸TNT;另一種是W76-2,是特別設計的低當量型號,爆炸力約5000噸TNT。執行作戰任務時,現役的“三叉戟”II采用多彈頭分導再入模式,每枚導彈可以裝載多達14枚彈頭。

該艇另有2具魚雷發射管,裝備Mk48魚雷。還攜帶有起碼兩部線導式水下無人潛航器和無噪音釋放系統,既可以承擔潛艇水雷戰任務,當然也可以承擔水下戰誘餌和拓展自身態勢感知範圍的任務。采用最新的S1B壓水堆,堆芯壽命超40年,潛艇壽期內無需換料大修,最大限度提高在航率,各艇在役期間預計可進行124次威懾巡邏。關鍵是該艇通過電動機直接帶動推進器推動潛艇行進,核反應堆只提供熱量,加熱蒸汽驅動蒸汽輪機。使用電力推進後,可去掉齒輪箱、縮短推力軸,降低潛艇機械輻射噪聲,提升隱身性能。

到了今年,美軍發現不對勁了,毛子的北風之神都浪了好幾年,自家潛艇呢?然後就聽到了一個蛋疼的消息——供不上貨!五角大樓立馬派人下去走訪調查,查完了回來交了一個報告,供應商不給力!

夭壽啊!去年年底才答應按照AUKUS協議將兩艘弗吉尼亞級潛艇轉讓給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美國需要爲澳大利亞額外提供3艘“弗吉尼亞”級作爲過渡,直到澳大利亞具備自行建造核潛艇的能力。要知道在整個2022年,只有10%的美國潛艇赴外海執行了任務,平均每艘潛艇的單次任務值勤時間不超過30天,正是看到了新潛艇要來了才先甩出去兩艘舊貨出去救急,突然來這麽一手,玩人呢!根據美國戰略司令部的相關要求,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必須能夠在發生“核突發狀況”時部署10艘戰略導彈核潛艇。目前美國海軍艦隊現存14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根據2024財年遠期造船藍圖,如果不對“俄亥俄”級潛艇延壽使用,到2027年將下降到13艘,2029年降至12艘,2030-2032財年則進一步降至11艘。

美國海軍理論上應有66艘攻擊核潛艇,但現役數量只有49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計劃的進度余量相當緊張,因爲每艘潛艇都計劃對“俄亥俄”級進行一對一替換。爲提供一定緩沖期,美國海軍計劃對最多五艘“俄亥俄”級核潛艇進行“短期延壽”,這將使每艘潛艇使用壽命延長三年。從SSBN-732“阿拉斯加”號起,每艘艇將接受爲期18個月的維修,不過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和預算周期才能對延壽作出最終決定。

對于潛艇部隊的戰力保持美國國會下了大力氣,在未來十年,將耗資2000億美元之巨建造新的潛艇,這將占據五角大樓批准的軍用艦艇建造總預算的60%左右。

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報道哥倫比亞特區面臨的最大障礙是正在弗吉尼亞州亨廷頓-英格爾斯集團(HII)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的潛艇的船艏模塊。

按照項目分包計劃,通用動力電船(以下簡稱通用電船)負責在康涅狄格州格羅頓的造船廠和羅德島州昆塞特角的制造工廠制造潛艇的中段艇體,HII紐波特紐斯則負責建造艇艏和艇艉模塊,這些模塊通過駁船水運的方式運抵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哥倫比亞級總裝廠房進行總裝,去年艇艉就已經在11月份交付,結果艇艏把進度卡住了。

從目前公布的各種模型和圖片來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艇艏,似乎打算裝備LAB型聲呐陣列,同時還打算攜帶無人水下潛航器,用于提高在水下行動時的態勢感知能力,這和已經服役的弗吉尼亞級等于是套殼了,按道理應該不存在太大的難點,在計劃如此緊張的時候出現這種工期延誤令人咋舌。

除了艇艏不能交工整個計劃還面臨著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爲海軍建造的蒸汽輪機的額外延誤。

弗吉利亞

上個月美國海軍對正在進行的項目做了一次評估總結,發現哥倫比亞級的延誤還不算啥,計劃內的兩艘弗吉利亞級核潛艇,星座級護衛艦,還有福特級航母都要往後延兩三年!在2025財年預算簡報會上美國海軍部副部長埃裏克·雷文對USNI新聞承認:“我們看到整個工業基地都面臨著壓力,我再次認爲,將這些置于上述審查的背景下,將能夠爲這些挑戰提供更多的深度和背景(以供分析),預計這一工作將很快完成。”

幹過工程的小夥伴們估計能懂這是什麽意思了,項目工期延誤是因爲供應問題,需要對供應鏈進行升級,美國海軍和五角大樓領導層通常把供應鏈遭擾亂歸咎于新冠疫情,而疫情結束後,熟練工人還出現退休潮。這借口找得多好啊,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站一篇報道分析,滯後原因包括設計變更、供應鏈挑戰和熟練工人不足。HII公司與通用動力電船公司聲稱爲聯合建造“弗吉尼亞”級潛艇,培訓工人從2020年起已投入4.5億美元。

新潛艇延期,老艇也等著上手術台,美國海軍又一次面臨保大還是保小的局面!在2025財年的預算分配中,海軍明確提出了推遲包括SSN(X)在內的多個現代化項目支出的請求,旨在確保即時和近期行動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將備受矚目的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X))建造計劃由原定的2035年推遲至2040年代初。

海軍部副部長埃裏克·雷文在談及此次預算調整時表示,面對資源有限的現實,海軍必須做出艱難的選擇。他強調,爲了維護關鍵領域的投資,如提升戰備狀態、加強人員培訓以及確保水下作戰系統的完整性,海軍在部分項目的開發時間表上承擔了風險。這種風險管理策略體現了海軍在戰略規劃和財政管理上的成熟與穩健。這話說得多有水平,就差直接喊出得加錢了!

回頭國會那邊開牙的時候就可以說:老爺們,你們也不想看到我們海軍天天抗破槍吧,想要換新船就要進行産業升級,拿錢吧您嘞!

話說回來,玩笑歸玩笑,老美那造船業扶不起來已經是既成事實,官方的理由很實際,年輕人不願幹船舶制造業,美國造,頹了!

美國海軍2024財年的5年造艦計劃總共包括55艘艦艇,平均每年建造數量爲11艘。目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的平均服役壽命爲35年(假設所有海軍艦艇將一直在軍中服役到其預期服役壽命結束),如果其能夠在未來35年內維持這一艦艇服役壽命,並且每年建造11艘新艦艇,那麽美國海軍的總艦艇數量將在35年後達到385艘。

美國《防務新聞》稱,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在8日開幕的美國“海洋航空航天博覽會”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到,“盡管美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艦,但建造這些艦艇的美國造船廠已經落後于全球技術標准幾十年”。他承認,“在過去40年裏,美國的造船能力已經大幅萎縮。”紐波特紐斯船廠只有一條幹船塢可以造航母,能造大型驅逐艦的幹船塢,全美國也只有兩個。萬一真打起了世界大戰,美國海軍可能短期內補不了航母。就老美自己那拉垮的造船業這個方案基本沒戲,現在老美已經滿世界找人幫忙了,前不久老拜登與岸田文雄就利用日本船廠爲美軍修船達成意向。

此外,韓國新加坡也在美國的考察之列,如果盟友能夠分擔美國海軍艦艇的部分維修工作,不但可以緩解美軍艦艇的“維修難”問題,而且還能讓美國造船廠集中精力建造新船。要我說啊,老美完全不用扭捏,還什麽自己造新船,幹脆都讓盟友去幹得了,自己當個包工頭,最後總拼一下得了,搞那麽複雜幹嘛。

印度給俄羅斯造船?三年造24艘,毛子的一帶一路靠譜不

最炸裂的還有三哥,沒錯,三哥的造船廠也被美國盯上了,與美國海軍簽訂了艦船維修協議,獲得爲美國海軍維修艦艇的資格認證,將爲美國海軍在印度洋地區的艦艇提供停靠和維修服務。我就尋思著,這好事咋都讓三哥撈到手了呢,前有毛子的商船訂單,後有美帝艦隊光顧,兩個大國上趕著讓他伺候,這是國運來了?

2 阅读:2607
评论列表
  • COD 2
    2024-04-28 14:41

    讓日韓來造船肯定比美國自己造船便宜,速度還要快,美國只提供核心部件就行

    用戶11xxx20 回覆:
    老黴現在連核心部件都頭疼。
  • 2024-04-28 19:37

    得了,就是爲了騙軍費,美國現在那麽多潛艇絕對夠用

  • 2024-04-28 22:35

    實在不行啊中國造船廠承包艦艇外殼就行,內部發動機,燃氣輪機,推進器我們不參與

穿過大海來摸魚

簡介:分享有趣的東西,開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