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7大戰”持續升級,小米SU7憑什麽殺出重圍?

玩車人小倩 2024-03-25 09:12:20

作爲小米汽車首款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小米SU7,不僅是小米品牌進軍高端市場的開山之作,也是小米塑造新時代智能電車汽車形象的第一步,而小米SU7從定位來看就非同一般,尤其是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裏,“7”是一個特殊的數字,在BBA的命名規則裏,名字裏面帶有7的車型意味著更高端,比如寶馬最高端的7系,現在不少新勢力電動車命名裏都帶“7”,比如問界M7、智己L7、智界S7、極氪007、理想L7到小米SU7,新能源市場正在上演一場“搶7大戰”,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一下小米SU7能否符合消費者的期待。

高顔值的背後是“借鑒”還是“創新”?

據說小米CEO雷軍在對小米SU7的外觀設計之初,就提出一個要求,必須要打造成一輛“顔值可以媲美保時捷的Dream Car”,從它簡潔個性的流線型車身設計來看,側面靈動而不失穩重,又有幾分帕拉梅拉的姿態,前臉部分充滿了未來感,LED矩陣大燈設計犀利霸氣,智能交互式格柵科技動感,初顯“保時米”的端倪,但處處都是其他車型的影子,如何讓人一眼認出這是小米SU7呢?

智能駕駛是否值得信賴?

最讓人期待的智能駕駛部分,小米SU7實現全棧自研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雙英偉達Orin智駕芯片,綜合算力爲508TOPS,數據表現無功無過,但感知硬件一步到位: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全部搭載,高階智駕輔助也將涵蓋高速/城市/泊車三大領域,號稱即使面對複雜路況,駕駛員也可“零接管”,但相較于經受住市場考驗的華爲ADS2.0智駕系統,小米的智駕水平在實際用車中是否值得信賴,還需驗證。

後排空間備受爭議,它的家用性究竟如何?

小米SU7作爲一輛中大型轎車,它的空間表現在中級車之中的優勢並不明顯,小米集團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在小米SU7 MAX的後排空間乘坐時,因爲腿部空間顯得異常局促而遭到網友們的質疑:“空間太小,實用性低”,隨後盧總發視頻親自解釋車內空間的誤解,然而視頻暴露出後排腿部只剩一拳頭左右的空間,頭頂空間尤爲擁擠,與小米SU7宣傳的“105mm後排膝部空間”不盡相同,讓人對座椅的坐墊長度和乘坐舒適性産生了懷疑。

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SU7的後排空間仍有不少實用設計,後排雙平板增強了乘坐的娛樂性,環型拉手可作置物架,後排乘客連接充電線能方便放置手機,但是否適合家用還尚未可知。

0 阅读:31

玩車人小倩

簡介:在線致力于爲車主提供全方面用車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