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雪梨花,紅綠相襯!這兩套驚豔加長剪紙漢服,出自她的剪刀下

半島都市報 2024-04-07 06:10:27

半島全媒體記者劉雪蓮

4月6日,青島崂山沙子口登瀛梨雪公園,上百株百年以上樹齡的梨樹燦爛綻放。當天,崂山花朝節暨小河東“登瀛梨雪”正式啓幕。一片雪白梨花中,有兩套紅綠漢服特別驚豔,這兩套衣服是來自崂山著名剪紙藝人蘇霞之手。

一紅一綠兩件加長剪紙漢服特別驚豔。(崂山風景區供圖)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是漢族傳統節日。花朝節正值初春,古代每至此時,貴族士人紛紛相約郊外。春光燦爛,花香襲人,人們暢談古今,遊春野步,走累了,就坐在亭中,賞花品茶、遊春撲蝶、飲酒賦詩,傳花令、抽花簽、感受美好春光。

花朝節主要有兩種佩飾習俗,一爲簪花,宋《洛陽牡丹記》中寫道:“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二爲花勝並相贈,明馬中錫《宣府志》載:“花朝節,城中婦女剪彩爲花,插之鬓髻,以爲應節。”並且以此紙花互相贈送或以真花贈友。

當天的崂山花朝節上,雖沒有婦女剪彩爲花,插之鬓髻,但卻有兩套令人驚豔的剪紙漢服,一紅一綠,在一片片雪白的梨花中,非常令人驚豔。此外,還有一些披肩、馬甲、花傘等剪紙作品。

這些作品出自崂山著名剪紙藝人蘇霞之手。蘇霞告訴記者,節前小河東村邀請自己爲花朝節剪些作品,烘托節日氣氛。思量一番後,她決定剪些可穿戴作品。

蘇霞和學生模特合影。

“這些剪紙都是我的原創,主要是將一些傳統吉祥圖案運用到了剪紙衣服、裙子、披肩、馬甲花傘和頭飾上,如牡丹、鳳凰、蝴蝶等。”蘇霞說,除此之外,作品中還有一些崂山元素,如梨花、桃花、櫻桃花、茶葉。還有各種海洋生物,如鲅魚、海蜇、章魚等,象征春暖花開、萬物生長、人民幸福等美好寓意。

這些剪紙作品用了蘇霞4天時間。蘇霞說,這些衣服在剪技上用的是粗犷抽象誇張的方法,不然半月也剪不完。

一紅一綠兩件加長剪紙漢服的模特都是蘇霞的學生,其中穿紅色漢服的姑娘是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新疆學生,這次也是圓了她的漢服夢。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