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白花,臉丟盡!歐洲自然科學院在華院士井噴,知情人:有錢就行

古今點評 2024-05-09 18:28:24

一張假文憑,錢白花了,臉也丟盡了!學術界這幫人讓6個歐洲騙子玩得團團轉,讓他們埋頭搞科技不行,玩虛的倒是當仁不讓!

在2024年上半年,中國學術界熱鬧非凡,各大名校院長和教授的一封封喜報“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似迎來了榮譽的井噴。

一時間,40多人高調宣稱自己當選了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

直到有一個來自西安的90後小夥田某,也被歐洲自然科學院授予院士稱號後,引起了國內輿論的嘩然!

事出反常必有妖!世界級院士是那麽好當的嗎?爲何在國內籍籍無名的學者,能在歐洲得到這麽高的榮譽?

有知情人士曝料,歐洲自然科學院的院士頭銜不是用成就來衡量,而是花錢買來的。至于誰能當選,就看這幫傻子出錢多寡來衡量。

隨著這個話題的熱度不斷升高,歐洲自然科學院的底細被扒得精光。

6個俄羅斯人抓住中國學者的痛點在德國注冊的一家民營公司,他們以院士的頭銜騙錢,半年時間守株待兔斂財近億元。

騙子的高明之處是善于包裝,他們請來諾貝爾獎獲得者蘇德霍夫教授當授獎嘉賓,這讓國內的教授們得到了心理暗示,這個院士還是有含金量的。

看到在冊的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名單,可謂觸目驚心!

複旦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教授、武漢大學教授、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教授、海洋大學教授……

以上這些人只要付出40-100萬就能買到“皇帝的新衣”,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爲何俄羅斯的騙子騙不到美歐知名大學的教授,而國內有這麽多人甘願上鈎呢?

事實上,還是崇洋媚外的心態在作祟!職稱評比、職務晉升……國內院校太看重美歐那些“高大上”的頭銜了。

教書育人應該有底線,破除頭銜虛名,回歸學術初心,要不真沒救了!

3 阅读:189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9:23

    舉目盡是方鴻漸

    用戶10xxx45 回覆:
    好像比方鴻漸臉皮厚,還拿著炫耀呢
  • 2024-05-10 11:16

    丟人現眼。

古今點評

簡介:透過表面看本質,深入了解不一樣的事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