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成家後,就不再是一家人了嗎?大姑姐何時成了罪惡之源?

伊印 2024-05-10 18:08:56

很多人在選擇生一個還是兩個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考慮到,孩子也應該有伴。所以生下第二個孩子,是爲了孩子們相互照顧。然而,一些特別奇怪的風氣,不知不覺在網絡上演化開來,讓人竟不知,到底何爲現實?

有網友說了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中,大姑姐是一切矛盾的源頭,據她講,自己家的大姑子不打招呼,就將她的孩子送了過來,女子覺得對方的做法讓自己委屈,誰知丈夫一家人卻覺得女子不講道理,女子的公公更是直接打來電話教育這位兒媳婦。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難道她做錯想錯了嗎?我想這位女子肯定是不覺得自己錯誤的,畢竟自己才是嫁給公公兒子的那個人,她才應該是這個小家的女主人,在她的認識中,大姑子可能不屬于她的家人吧!

但問題是,大姑子是她丈夫的姐姐,難道兄弟姐妹這樣親密的關系,都可以因爲雙方成了家,就變得不再是一家人了嗎?大姑姐又從何時起,成了罪惡之源呢?

網友對此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能夠感同身受,理解這位女子的想法,畢竟大姑子的孩子上初中了,這個時候來到女子家,誰知道未來幾年是不是都打算住在這個家裏。

但也有人說,大姑子雖然結了婚嫁了人,依然還是這個家庭的一員,她只是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娘家,爲何回娘家還要提前打報告呢?

其實從大姑子本人來看,她可能不會理解自己弟媳的憤怒,畢竟她又不是去別人家,只是回自己的家而已。

那麽,爲什麽弟媳不能接受大姑子的孩子來往?是因爲一些女孩比較小肚雞腸,不能忍受丈夫的家人嗎?

對一些年輕女孩來說,她們比較注重隱私,結了婚不想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是可以也應該被理解的,但是不和公婆一起住,不代表你沒有公公婆婆。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你不可能將對方的家庭置之身外完全不搭理,那樣對方也許也會不認同你的選擇。

男女結婚是因爲愛,因爲愛選擇在一起,相守余生,更應該考慮對方,替另一半著想。男子在自己妻子生氣的時候,如果能好好說話,也許女子不至于如此氣憤。

而作爲男子的妻子,女子之所以這樣的反應,也許潛意識是將公公婆婆付了首付的家,當成是他們自己的小家。

但公公婆婆也是女子小姑子的父母,既然如此,作爲人家的親生女兒,是有繼承財産的資格的,所以雖然女子公公打電話責罵女子,但我依然覺得,他或許不是一個多麽優秀的公公,但一定是一個負責任的父親。

因爲他能夠看得見自己的身份,才會在自己女兒被兒媳婦嫌棄的時候,主動爲自己的女兒和外孫主持正義。但也有網友提出建議,讓女子直接走人,甚至連小孩都不建議她繼續搭理。這樣的提議,能看出有多冷漠。

就像女子說的,她因爲大姑子帶著孩子前來沒有打招呼,感覺到自己沒有被尊重。她之所以抱怨,也許只是希望得到自己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重視,而非真的那麽討厭大姑子。

一段本來有可能修複的感情,真的沒必要那樣大動幹戈,非得用決絕的方式離開說結束,那樣對他們的孩子來說,也不公平。

一個成年人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但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更應該保持冷靜,畢竟,你要爲自己的一生負責,兄弟姐妹成了家各有各的家庭,但他們至少還是彼此的家人,這一個關系,也是毋庸置疑不應該被否定的。

0 阅读:25

伊印

簡介:去看這個世界,或讓世界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