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死後,後世江湖湧現兩大魔頭,楊過、張三豐見了都要繞道走

金寶講故事 2024-04-17 08:58:29

如果只看電視不看原著的話,我們壓根不知道郭靖竟被金庸寫死了。

在《射雕三部曲》完結篇的《倚天屠龍記》裏,金庸用寥寥幾字將郭靖之死一筆帶過。原著是這麽寫的,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爲時不及。

郭靖死後,後世江湖又發生了什麽?通過金庸留在原文裏的暗示來看,後世江湖仍是暗流洶湧。

一、後世江湖

初讀《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是不是覺得這一部著作有些特殊?

的確,這一部武俠小說寫了一半,讀者們才知道書中主角並非張翠山,而是張翠山之子張無忌。

當張無忌邂逅諸多奇遇,將多門神功聚于一身之時,此時離神雕時代已過了百年的時間。金庸顯然不願過多提及往事,因此不僅郭靖之死被金庸一筆帶過,就連楊過小龍女,金庸也是只字未提。

盡管如此,身爲讀者的我們還是能從金庸的字裏行間裏窺見郭靖死後、張無忌崛起之前發生了哪些大事。

筆者認爲,郭靖死後,江湖湧現了兩位魔頭,就連楊過、張三豐也要繞道走。

二、第一位魔頭

第一位魔頭即是殺害郭靖的元凶,他就是蒙古人忽必烈。

原來據史書記載,蒙哥死後,蒙古四分五裂。在曆經多年的征戰,軍事天才忽必烈統一了蒙古。並且經過忽必烈的整頓,蒙古再次變得強大。數年後,忽必烈的十萬鐵騎踏破了襄陽城,繼而在中原建立了大元王朝。

金庸顯然是通曉這一段曆史的,他只能順勢而爲,沿用了這一段曆史,將郭靖塑造成一位爲國捐軀的悲劇英雄。而殺害郭靖的忽必烈自然就成了後世江湖的第一位魔頭。

那時的忽必烈有多飛揚跋扈?俠之大者郭靖被他所殺,神雕大俠楊過則是不知所蹤。否則若讓楊過露臉,以楊過那偏激的性格,他必然會挺身而出,和忽必烈鬥個魚死網破。

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雖然厲害,可他和郭靖一樣,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如何能擊殺忽必烈改變曆史?聰明的金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自然巧妙地借著楊過的退出江湖,讓楊過完美地避開了忽必烈。

至于張三豐,此時的他差不多30歲,甭說還沒有神功大成,就算練成了絕世神功,張三豐也無法斬殺忽必烈。于是金庸讓張三豐歸隱山林幾十年,有了餓摘野果、渴飲山泉的蟄伏期,也算是和楊過一樣,完美避開了忽必烈。

三、第二位魔頭

第二位魔頭是誰?此人正是玄冥神掌的創始人百損道人。

盡管百損道人沒有在倚天時代正式登場,但是通過張三豐的說法以及鶴筆翁、鹿杖客的舉動,我們依舊能窺見百損道人的高深莫測。

那時張無忌僅有10歲,卻中了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奄奄一息。張三豐爲了保住張翠山留下來的最後一絲血脈,他和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等弟子強強聯手,可耗費了幾天幾夜的時間也無法將玄冥寒毒驅除幹淨。

玄冥二老只是百損道人的弟子,他們的玄冥神掌就能讓張三豐疲于奔命,倘若由百損道人親自打出玄冥神掌,不是更非同小可?

從鹿杖客、鶴筆翁甘願淪爲蒙古人鷹犬的舉動來看,他們的師父百損道人極有可能早早地成了蒙古人的爪牙。

而且根據張三豐的說法來看,百損道人是死于30年前。此時的張三豐70歲,楊過若還活著,大概是90多歲。

看到這裏,能再次發現金庸的巧妙之處。等于說百損道人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楊過年老體衰(或已死)、張三豐開山立派(張三豐70歲創建武當)時死去。

金庸之所以讓楊過、張三豐繞著百損道人走還是有迹可循的。試想,若讓百損道人早早與楊過、張三豐爆發對決,縱使百損道人的玄冥神掌威力驚人,可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和張三豐的純陽無極功也不是吃素的。

加之金庸一向宣揚“邪不壓正”,如若楊過、張三豐沒有繞道走,百損道人過早魂歸西天,他哪來的廣收門徒?沒了後來的鶴筆翁、鹿杖客,就沒有打傷張無忌的玄冥神掌,這樣一來,不就徹底崩壞了整個倚天時代的劇情架構?

綜上,郭靖死後,後世湧現了忽必烈、百損道人兩大魔頭,因爲曆史的原因和劇情的需要,金庸刻意讓楊過、張三豐避開了這兩大魔頭。

2 阅读: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