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句“只要你生我就養”,她連生7子每月花60萬,如今還生嗎?

赫薰看事 2024-05-15 05:00:35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夏夜蘆葦蕩

編輯|夏夜蘆葦蕩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但爲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因爲丈夫的一句“只要你生我就養”,全子齋辭去工作,甘心成爲家庭主婦。

已經育有兩子的她又在13年內生下五個孩子,一家人每月的平均開銷高達60萬日元,在孩子們的環繞下,全子齋幾乎每天都在連軸轉。

然而即便如此,全子齋卻並不覺得自己勞累,反而十分享受這樣的忙碌,甚至曾直言還想再生。

全子齋爲何會對生子有著如此強烈的執念?如今孩子逐漸長大,矛盾也越來越多,她還要繼續生嗎?

移居日本

在全子齋二十歲時,在父母親友的安排下,嫁給了陳先生。

陳先生是江西人,一直從事著程序員工作,而全子齋則是一位翻譯員。因爲夫妻二人都是知識分子,所以薪資在當時也是比較可觀。

結婚不久後,全子齋便懷孕了,長子的降臨給這份婚姻增添了歡喜和樂趣。有了孩子之後,他們夫妻二人便盤算著給孩子最好的,于是便越發努力賺錢。

沒過多久,全子齋便發現,以家裏目前的資産狀況,再養育一個孩子並沒有什麽問題,于是她便開始著手備孕。

將身體徹底調理好之後,全子齋終于在漫長的等待中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孩子也一直茁壯成長,他們一家四口一直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然而從2008年開始,他們的家庭狀況開始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全子齋的丈夫陳先生由于工作原因須得住在日本,因爲不希望年幼的孩子和父親分離,于是,他們一家四口便全都搬去了日本。

起初,全子齋並不覺得住在日本之後的自己會有什麽變化,不過一段時間之後,她卻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繼續生。

在日本生活久了,全子齋十分羨慕那些有著很多子女的家庭,同時希望自己也能過上那樣的日子。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陳先生,陳先生沉思了一會後,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只要你願意生,我就願意養。”

有了陳先生的保證,全子齋便將備孕計劃提上日程,她辭去了自己原本薪資待遇都十分不錯的工作,專心在家裏備孕以及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徹底從“獨立女性”變成了“家庭主婦”。

在之後的十幾年內,全子齋陸續生下了5個孩子。在如今這個大多數女性都不大願意生子的年代,全子齋作爲7個孩子的母親,實在讓人感到吃驚。

大多數人不願生子的原因,是覺得自己並不具備養育孩子的財力。且不說孩子長大之後的教育開支,就連前期的奶粉錢和紙尿褲等等母嬰用品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而全子齋在來到日本之後已然辭去工作,一家子的開銷都壓在了陳先生一個人身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生活條件是否會大打折扣呢?

高昂支出

剛到日本時,全子齋和陳先生並沒有打算買房,而是打算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再將買房提上日程。

因此,他們一家便一直居住在租來的房子裏。那時的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將來會成爲7個孩子的父親母親。

隨著孩子越來越多,他們不得不搬去面積更大的房子裏,雖然只是勉強夠住,但每月的房租也要20萬日元(約爲人民幣9200),而他們一家人每月吃飯所花費的費用也要至少20萬日元。

僅僅是在日本生存就已經要花費40萬日元,再加上孩子們的學費補習班等等開銷,每個月60萬元的支出有時還不夠用。

經濟上的壓力像一雙無形的大手壓在陳先生的肩頭,若非日本的程序員薪資待遇不錯,陳先生恐怕要“累彎了腰”。

不過,在家擔任家庭主婦的全子齋也並不悠閑。

每天五點半一到,她便要准時起床爲家人做早餐。家人的年齡各不相同,喜好和需求也有著很大出入,而且並非同時出門,所以全子齋每次都要將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盡量讓每一位家庭成員拿到自己喜歡的便當。

在做早餐的過程中,她也並非是完美沉浸,專心致志。因爲,她的孩子們會分批次起床,也會向她提出各種問題。

諸如牛奶被灑了一地,找不到書包等問題,她都要在做早餐的同時即使解決和善後。哭鬧的孩子和種類繁多的早餐,以及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給全子齋的清晨譜寫了“忙碌的樂章”。

可以獨自外出的家庭成員全都出門之後,全子齋才能將兩個最小的孩子送去保育院。

家裏沒有孩子了,終于可以休息一陣兒了吧。不,早晨的忙碌只是一個開始,孩子們走後的全子齋才是真的繁忙。

心甘情願

因爲家庭成員實在太多,所以家裏總是十分混亂,而在大家走後,全子齋便要全心全意的“收拾”。

她需要將地上所有淩亂不已的被子收好,需要清理餐桌上所有的髒盤子,還需要清洗大家換下來的髒衣服。

因爲人數衆多,所以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家人每天換下來的衣服堆起來像是一座小山,而沒有任何規律被錯落放置的髒盤子也容易讓人莫名火大,但全子齋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現狀。

她有條不紊的收拾,很快,房間便從原本的髒亂被歸置的幹淨整潔,前後對比下來,心情也好了很多。

此時已經是中午11點了,她換上自己的運動服,出門運動鍛煉身體,十二點時她又回到家中拿起購物袋前去買菜,爲丈夫的午餐做准備。

幾乎每一天,她都需要從早上五點半忙碌到淩晨一點多。

因爲出生不久的老七夜晚如果餓了就會哭鬧,所以每兩三個小時全子齋就要從床上爬起來餵奶。

然而即便每天都生活的如此忙碌,全子齋也毫無怨言,她甚至還享受其中。

“生孩子是我自己願意生的,我心甘情願,並不會覺得累。”全子齋說。

在令無數家長頭疼的教育問題上,全子齋卻好似毫無壓力。

孩子們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家中次子每次考試都位列第一,三子每次都會主動早起學習,對他來說,學習並不是必要的任務,而是他獲得快樂的重要途徑。

全子齋說,她從來不會要求孩子們學習,而是讓他們自己提起學習的興趣。因爲不過度關心孩子們的學業問題,全子齋的生活中也少了很多煩惱,而孩子們也過的十分舒心。

不過俗話說的好,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因此,全子齋一家也並非全無煩惱。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2008年,他們一家四口剛剛抵達日本,那時的他們,對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還不是特別熟悉,從小在中國長大的兩個孩子也要在此學習新的語言。

已經六歲的長子在上學之後被同學們孤立,只因他是一名中國人。久而久之,他變得越來越沉默,他十分希望有人能夠傾聽自己的煩惱,但他的感受卻並不被人理解,母親也幫不上什麽忙,于是他喜歡上了漫畫。

他一直夢想著成爲一名漫畫家,所以長大之後的他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裏畫漫畫。

比長子小兩歲的次子,則從未在外透漏過自己的國籍,甚至于除了家裏人,沒有人知道他會說中文。

而自小在日本長大的其他孩子,對中國的真實狀況卻並不熟悉。四女兒直言自己不喜歡中國,覺得十分落後。

但當她看到中國的各種科技發展和北上廣深的繁華時,卻一臉的不可置信。原來,中國的大多數地區她都沒有去過,在她的認知中,中國遍地都是如媽媽家鄉一般的鄉下。

孩子們刻意隱瞞自己的中國人身份,甚至直言不喜歡中國,這樣來自中國的全子齋有些傷心。除此之外,孩子們在聊天的過程中也全程使用日語,這讓對日語不是特別熟練的全子齋難以融入其中。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越長越大,起初在教育方面遊刃有余的全子齋也開始有些力不從心。

今年三月,全子齋的四女兒突然表示自己不願再去上學,起初問及原因她一言不發,大家都以爲她在學校被人欺負,所以不肯上學。

最後才得知,原來是一直和自己玩的好的朋友在修學旅行時産生了誤會,回來之後便接連有好幾位同學都對自己很冷漠,所以她覺得去學校太難受了。

在家人的幫助下,她終于決定重新到學校去上學。卻沒想到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她因爲罵了同學而被老師教導了,回家後便表示自己不想上學了,想去美國。

四女兒反複的狀態變化讓全子齋很是苦惱,但這並不是這個家裏唯一的問題,因爲孩子衆多,全子齋很多時候無法做到全都顧及。

長子日益沉默寡言,次子理智到有些“冷漠”,這些事情無一不在困擾著全子齋。

結語

有網友認爲,全子齋在接連産子時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因此才會有這樣多的問題出現。

不過,在全子齋夫婦看來,自己既然選擇了生下孩子,便一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他們最好的教育,讓他們從成爲更好的大人。

他們不奢求孩子長大以後孝敬自己,但求自己問心無愧。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0 阅读:0

赫薰看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